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百喻经卷下》:56、索无物喻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9 16:5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百喻经卷下》:56、索无物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百喻经卷下》:56、索无物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卷下》:56、索无物喻

  《

佛教故事吝啬

百喻经卷下》56、索无物喻

  译文:

  从前有两个人同行。见有人拉著一车胡麻在高坡中上不去。这时拉车者对那两人说:「帮我推推车。走出这个高坡。」这两人说道:「给我们什么物呢?」拉车者道:「无物给你们。」这两人就帮他推车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短篇

。到了平地上。对拉车者说:「拿物来给我。」他说:「无物。』那人又要求道:「就给我无物。」另一个人含笑说道:「他不肯给。何必相逼呢?」那人说道:「无物给我们。那必定应有无物的。」另一个人说道:「无物么。这是两个词合起来表示意思。就叫做假名。假借名称来表示而已。并非要有个实物来相应。」

  世俗凡夫执著于无物这个假名。以为必有一个相应的实物。于是就追求进入无所有的境界。反而执著于这个无所有。另一个说无物之意的人。则以为它就是无相。因为种种现象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和合。都是空的。明瞭了这一点。在世界上对一切事物就无所愿求。若是无所愿求了。也就不造作生死之业。也就是无相、无愿、无作。

佛教古老因果故事

但并不是实际存在著一个无相、无愿、无作的实境可以去求取。一旦去求取的话。就如那人要求给他无物一样的荒谬。这就是另一个人说无物的意思。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

藏传佛教度母与蛇的故事

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56、索无物喻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①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险路。”②二人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车人言:“与我物来。”答言:“无物。”又复语言:“与我‘无物’。”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与。何足为愁?”其人答言:“与我无物。必应有‘无物’。”其一人言:“‘无物’者。二字共合。是为假名③。”

  世俗凡夫。著无物者。使生无所有处④。第二人言“无物”者⑤。即是无相⑥、无愿⑦、无作⑧。

  注释:

  ①将:渐近;带领。

  ②佐:辅佐;辅佐的人。

  ③假名:意指假他而得之名。略称为假。无实体之

佛教故事龟救商人

意。

  ④无所有处:又称无所有天。

  ⑤第:他本作“其”。

  ⑥无相:为“有相”之对称。

  ⑦无愿:谓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则不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⑧无作:指无因缘造作。又指心无造作之念。如无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3/52699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百喻经卷下》:56、索无物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百喻经卷下》:56、索无物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9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