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佛门皇帝”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4 08:5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佛门皇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佛门皇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佛门皇帝”

汉明帝刘庄:最早引入佛教

从中国历史上看。有记载的最早的信佛帝王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

刘庄的佛缘源于一梦。

据说在派员去印度取经的前一年。即公元64年。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中神为“佛”。遂有《资治通鉴》上所记载的派遣使臣去天竺求佛的事情。

当时派去的使臣一个叫蔡音。另一个叫秦景。蔡、秦二人到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时。正好遇到了在大月氏国传教的天竺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邀二僧到汉讲佛。还用白马驮载来一批佛经、佛像。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一行四人抵都城洛阳。刘庄为此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遂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刘庄这段求佛故事。史称“永平求法”。

梁武帝萧衍:四度出家为僧

开创汉地素食先河

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以佛法治国、整理内政、文教。是南朝政治、文化及佛教最兴盛的时期。

梁武帝四次舍身同泰寺出家。大臣将他赎回。

梁武帝撰述的《断酒肉文》中坚誓素食。并下诏宗庙不得用荤食祭祀。中国僧众素食之风从此建立。

梁武帝受菩萨戒。有“皇帝菩萨”之称。梁武帝常行普同供养。曾多次开设大规模的斋会。如无遮大会、平等大会、盂兰盆会等。

梁武帝也热心于佛教教理的研究。著作有《涅槃经》、《大品经》、《净名经》、《三慧经》等义疏百卷。其佛学造诣深厚。有以见之。

隋文帝杨坚:由僧师抚养长大

喜欢寺院里的钟声

隋文帝在冯翊(陕西大荔县)出生。由般若寺智仙尼师抚养长大。七岁时。尼师告诉他:“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十三岁时。隋文帝才回到父母家。

隋文帝性喜简朴。喜欢寺院里的钟声。偏好豆类制品。曾自言:“可能前世为一修道人。”

文帝登位后。尼师已圆寂。不仅在群臣前屡次提及尼师的德行。并且亲自作传纪念。对尼师孺慕之情油然可见。

文帝在位期间建造寺院共三千七百九十二所。抄经46藏132086卷。整理经典3853部。造石像大小106580尊。修复旧像1508940尊。对佛教事业的护持不遗余力。

隋炀帝杨广:智顗大师授菩萨戒

广建佛教道场

隋炀帝是文帝的次子。笃信佛教。为扬州晋王时。曾延请天台智顗大师到扬州。智顗大师为他授菩萨戒。法号“总持菩萨”。他也敬赠“智者大师”名号。相惜之情。传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隋炀帝即位前。对佛教护持已相当热心。他曾创建二所道观及慧日、法云二佛寺。其中。慧日道场会集了当时江南佛教界高僧。并且迎请三论宗嘉祥寺的吉藏大师入寺住持。是为江南一大盛事。

另外。他也在长安建日严寺。高僧彦琮、智脱、法澄、法论、智炬等。皆曾住此大振法雷。讲学之盛。冠于当世。

大业三年(西元607年

佛教歌曲因果故事

)。以佛法治国的日本圣德太子派遣学者、僧侣来隋留学。隋炀帝特别启用洛阳鸿胪寺四方馆。聘请高僧负责留学僧的教育工作。举办讲座、法会。从事经典的校勘等。

唐太宗李世民:深入经藏

与玄奘大师相见恨晚

唐太宗护持佛教。崇敬三宝。历代罕见。

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回国后。太宗对他的精神敬佩不已。几次劝请大师还俗辅政。但都为其所婉拒。后来。太宗为玄奘大师建弘法寺。寺内设置翻经院。一切的经费由国家供给。成就玄奘大师的译经事业。

唐太宗本身也深入经藏。曾研读《菩萨藏经》。致力于菩萨道的实践;并亲赐《瑜伽师地论》序。刻于石碑。即闻名至今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

太宗于驾崩前。专注于佛法研讨。不仅感动于佛法的妙理。甚至表示与玄奘大师相见恨晚。未能好好弘传佛法。

大周女皇武则天:曾亲自跪迎

高僧义净大师。建造龙门石窟

武则天信仰佛教。精通义理。承继太宗、高宗时的护佛事业。使得唐朝尊崇佛教的热潮如日中天。功德难量。她自己也曾被安排到感业寺出家。

武则天是个虔诚的佛弟子。武则天即位后。即下令奉佛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她以五戒教育世人。并以佛法治国。

义净从天竺返国时。带回近四百部的梵本经、律、论及佛舍利三百粒。武后亲自到东门外跪迎。

武后深具才华。文笔流畅。

50个经典佛教故事

尤其她所写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千百年来。为佛子所赞颂不绝。

武后曾“助脂粉钱二万贯”。开凿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并主持开光仪式。

唐宣宗李忱:一度出家为僧

曾与黄檗禅师机锋

在位虽仅十三年。但他精勤治道。惠民爱物。堪称明君。尤其从谏如流的精神。足以媲美唐太宗。所以赢得“小太宗”的美名。

为了逃避唐武宗的杀害

佛教故事真假美猴王

。曾经一度出家多年。他与禅门高僧黄檗希运禅师有过一段论道广为流传。

当他还是沙弥时。有一回。见到黄檗希运禅师在拜佛。于是对禅师说:“禅师!你常开示大众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请问禅师。你现在拜佛。到底在求什么?”

黄檗禅师听了。赏他一个耳光。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当作如是求。”

“你直接说当如何求。又何必动手打人?太粗气了!”李忱申辩说。

“这是什么地方。容你在此说粗说细!”

李忱言下大悟。这一则宣宗与黄檗禅师之间的论道。流传很广。成为禅宗著名的公案。

宋太祖赵匡胤:利用最新印刷术雕刻中国第一部佛经总集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下诏诸路保护寺院;敕令用金字、银字书写佛教经文。在宋太祖保护佛教的政策下。建隆元年这一年便剃度僧尼8000人。

接着。宋太祖又派行勒等157人前往印度。求取佛法。大力弘扬佛教。

宋太祖利用最新技术。派内官张从信在益州主持雕刻大藏经。这次刻经。前后费时12年。最初刻制佛经5000多卷。后来又增刻1000多卷。共达13万块雕板。

这部佛经因刻于宋开宝年间。所以被称为“开宝藏”。又因刻于四川。故又称“蜀版大藏”。这是我国第一部佛教总集。也是当时最全的一部佛教丛书。

忽必烈:把佛教定为国教

大力兴建寺庙

忽必烈汗执政时期。极力扶持佛教。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忽必烈汗抛弃了成吉思汗关于“对各类宗教不得偏向”的遗嘱。

二是信仰上接受佛教。

三是政治上给佛教各种荣誉、地位和特权。使佛教成为一个享有很高地位、很大权力的特权阶层。

四是经济上对佛教实行特殊优待。支付大量资金兴建寺庙。进行佛事。大力扶持发展佛教。

五是制定各种法律。保护佛教的特权地位、特殊地位和利益。

六是把西藏地区的政教两权。交给佛教萨迦法王管理。使这一地区的佛教成为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

明太祖朱元璋:当和尚最无奈的皇帝

在中国帝王中。唯一的。也是最正宗的和尚出身的皇帝。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像刘庄、萧衍、杨坚他们实际上都不曾出过家。

朱元璋能从当年的一个小和尚。成长为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这实是一个奇迹。

朱元璋与佛结缘。是因为穷。是最无奈的选择。出家时朱元璋只有17岁。当和尚不多久。因为灾荒没吃的。寺内也呆不下去了。只好出去化缘。

在化缘的路上。朱元璋得了一场大病。险些死了。幸好得到仙人的指点帮助。才免去灾难。

从《明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对自己出家当和尚的历史。朱元璋并不觉得丢人。但他神化了这段历史。虚构出

佛教故事降妖僧雷音寺

“二紫衣人”出来。

明恭闵帝朱允炆:遁入空门

最尴尬的皇帝

因为有了朱元璋出家的一段经历。大明王朝的帝王多与佛有缘。如明神宗朱翊钧就是一位十分相信佛法的皇帝。其死后尸体侧卧状葬式。有学者分析就是缘于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所取姿势。

在明帝中。最后以僧人身份了结一生的。应该是第二任皇帝——恭闵帝朱允炆。这事也是中国盛世帝王中的惟一。其出家当和尚。迷信的说法是因朱元璋的佛缘未尽。注定要由后代遁入空门续结。是朱家前世因缘使然。

对于朱允炆出家一说。《明史》中并未下定论。

民间传说。当朱棣的大军攻入内城时。朱允炆派人取出藏在奉先殿的铁匣子。这是朱元璋生前给他准备的。让孙子在危急时刻打开。

朱允炆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嘱让他从位于太平门的鬼门出城。其他人则从水关御沟走。朱允炆出了鬼门后。见早有一和尚在等他。

朱允炆出逃时是公元1402年。他只有26岁。是明帝中惟一没有陵寑的皇帝。其出家迫不得已。最最尴尬。

顺治皇帝福临:个人精进参禅

数度想出家未成

顺治皇帝坚信自己前世是僧。是金轮王转世。号痴和尚。

顺治亲政后。对佛学十分感兴趣。先后邀请一些著名僧人到皇宫讲经。与玉琳国师的往来。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他曾说自己的前身一定是僧人。因此“每次来到寺中。徘徊久久不愿离去”。顺治一生笃信佛法。死后也依据佛家仪式火化。

个人精进参禅。数度想出家未成。著名的《赞僧诗》。表达了他对出世修道的欣羡。

康熙皇帝玄烨:迎请高僧

出版藏经重振佛教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将隐于山林的高僧一一延请至京师。使明末以来衰微的佛教。重现生机。

他振兴佛教。出版藏经(于康熙五年。即西元一六六六年。开版《续藏》237部、《又续藏》189部。至康熙十五年。全藏始完成)。并拨款重修普陀山普济寺、金山寺、天竺碑文等。

佛教故事在线阅读71

他曾说:“能仁之量。等于好生;佛道之成。关乎民隐。将使般若之门。随方而启;仁寿之域。举世咸登。”自谦弱冠之时。研诵经史。未暇读览金经贝叶。尊崇佛教之风。油然可见。

雍正皇帝胤禛:直透三关大禅师

编制禅宗语录集

雍正自幼喜读佛典。广交僧衲。深通佛理。于康熙五十年(1711)在章嘉国师指导下连续禅坐。最后大彻大悟。雍正历来被公认为中国帝王之中唯一真正亲参实悟、直透三关的大禅师。

雍正继位登基以后。于政务之暇。不惜以九五之尊。躬自升堂讲经传法。自号圆明居士。刊行了最权威的禅宗语录集——《雍正御选语录》。

乾隆皇帝弘历:刻印我国部帙最大的钦定大藏经《龙藏》

乾隆皇帝对佛教最大的贡献是刻经及翻译事业的发展。

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完成了我国历代各版钦定大藏经中部帙最大的《龙藏》。共1600余部7千余卷。工程的浩瀚。古今少见。

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57年)作《如来大藏经总目录》;二十四年。编纂汉、满、蒙、藏四译对照的大藏全咒;其后。又以十八年的时间。即自乾隆三十八年至五十五年。将汉文大藏经译成满州语。对于藏经的刻印有卓著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与帝王护持佛教。以佛法治国有关。而中国佛教也在帝王的鼎力护持下。遍撒菩提种子。开出灿烂的花朵。不仅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思想、文学、艺术、文化、社会等。更影响了现在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地佛教。形成北传大乘佛教系统。

原文出处:http://fo.china.com/fostory/20001207/20181024/25408447_all.html#page_(*)

以上是关于「佛教」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佛门皇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佛门皇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59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