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回顾大师的一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宗」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回顾大师的一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回顾大师的一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并不十分起眼的舍利塔。这里。即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灵骨所在地。
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住世四十九载的省庵大师留下一偈。云:
身在华中佛现前。
佛光来照紫金莲。
心随诸佛往生去。
无去来中事宛然。
其后。便于当年四月十四日巳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合掌称佛名示寂。
纵观大师一生自行化他的德业。备受后世净业行人尊仰:
言孝养父母。面对母亲的亡故。他于佛前跪诵四十九日《报恩经》。并每年设像修供;言报佛深恩。他连续十一年举行佛涅槃法会。并深悲福薄。在瞻仰佛舍利以后五次燃指供佛;言发愿。他效仿阿弥陀佛。发出四十八弘愿;言严净毗尼。他衣钵不离身。日中一食。并且胁不贴席。率以为常;言自利。他通晓世俗经典。能诗、善书法。并于《法华》《唯识》《楞严》《止观》诸部。昼夜研穷。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之学。无不通贯;言利他。他于江浙地区大开法化。法筵之盛。罕有其匹。并有《劝发菩提心文》《劝修净土诗》《西方发愿文注》等诸多著作行世。激励学人。不疲不厌;言求生西方。他开悟之后即矢志往生。曾连续两次闭关。共计六年专修净业。并在人生的最后一年再一次掩关。日课佛名十万……
如此行履。即使三百多年后。依然能感发无数学人效法精进。乾隆年间的彭际清居士。在为《省庵大师遗书》作序时由衷赞叹:真末法之精进幢也!
今天。适逢大师往生日。就让我们透过简短的文字。再次了解这位净土宗祖师波澜壮阔的一生。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省庵大师生于江苏常熟一户姓时的书香家庭。甫一出生即不食荤腥。幼年时就有出尘离俗的愿望。母亲知道他宿世具有善根。于是。七岁那年。将大师送到清凉庵。礼拜容选法师为师。没想到。大师竟然阅读经典过目不忘。足见其聪慧异常。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大师剃度出家。当时大师15岁。法名实贤。字思齐。号省庵。一日。他到普仁寺。亲眼目睹一位僧人倒地而死。由此猛然感悟到人世无常。更加精勤策励自己。二十四岁时受比丘戒。先后依止渠成法师、绍昙法师研习经教。深受绍昙法师器重。并为大师授记莂。传灵峰四世天台正宗。
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大师到崇福寺参“念佛是谁”的话头。禅修精进。功夫绵密。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即恍然契悟。说:“我梦醒了。”自此以后。应机对答辩才无碍。横说竖说。头头是道。当时的灵鹫和尚想要传予法嗣。但大师并未接受。开悟后的省庵大师随即在真寂寺闭关三年。白天阅藏。夜则专持阿弥陀佛圣号。
闭关期间。大师作了三十首《劝修净土诗》。交付工匠刻板流通。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省庵大师至杭州隆兴寺。绍昙法师命师代讲解经律。每击节称善。同年。将原来的净土诗和新作重新修订。删繁补缺。成为108首的《劝修净土诗》。
《劝修净土诗》的增订完成。是省庵大师净土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其后如启建涅槃法会期间所作的《劝发菩提心文》《涅槃会发愿文》《回向偈》等。均以西方净土为指归。而《西方发愿文注》《东海若解》等净土专著中。关于禅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春天。大师从西泠渡江到四明阿育王山瞻礼舍利塔。随后留住于阿育王寺。
待安居结束后。大师燃一指供佛。但心犹未足。他想起幼年出家。常在僧众中询问佛涅槃的日期。却无人能够回答。后来读《涅槃经》才知道佛入灭的日期为二月十五日。心中感慨无限。随即发愿在来年佛涅槃日举行供佛法会。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大师在阿育王山率领大众。正式启建为期七天的涅槃法会。所备供品和熟食力求精洁。不干不湿。非生非冷。在此期间。大师写下了著名的《劝发菩提心文》。勉励四众同发菩提心。珍惜旷劫难逢的净土因缘。
发坚固愿。求生西方。言辞恳切。可谓一片血诚。闻者无不感动。彭际清居士更直言。读大师此文“未尝不汗浃背。涕沾衣也”。足见大
此后。直至雍正七年(公元1729)。大师一直住在阿育王山。连续十年举行佛涅槃法会。大师除自己纯提净土、专修净业外。日常为大众讲解《法华经》《楞严经》《佛遗教经》《阿弥陀经》等。开示是心是佛之旨。三根普摄。法化洋溢。江浙一带的缁素弟子倾心归向。法筵盛况超过诸方。
同时。大师还应永福寺、普庆寺、海云寺之请。前往主持寺院。每至一处。即订立规约。如大师曾作《净业堂规约》《净业堂铭》《斋堂铭》《浴室铭》《厕铭》《卧室铭》等勉励大众。如《卧室铭》言:
昔人报怨。卧薪尝胆。廿载辛勤。大事斯办。
生死为冤。受害已深。如何睡眠。纵恣身心?
三界无安。不宜久住。勤修正观。早求出世。
莲华佛国。其乐洋洋。归去来兮。无忘故乡!
因为大师的德行感召。所到之处的寺院总是模范一新。清规肃穆。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永明大师再来。
雍正八年(公元1730)。大师在梵天寺西院禁足。闭关三年。并题其室为“寸香斋”。意为在寸香的时间内会客。其余时间念佛。其《寸香斋铭》云:“尊客相逢。勿谈世谛。寸香为期。唯道是语。不近人情。不拘俗礼。知我罪我。听之而已。”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大师在梵天寺西院的寸香斋闭关三年期满。时年四十八岁。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大师对弟子说:“我于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这是省庵大师住世的最后一年。当年四月二日。大师出关。十二日
四月十三日。大师断除饮食。十四日五更时沐浴更衣。面向西方端坐。至巳时。远近而来的缁素弟子齐集大师身
当年的腊月初八日。虞山无住法师将大师的灵骨收集起来。在琴川拂水岩之西建塔供奉。
乾隆七年(公元1742)。鄮山诸缁素仰怀大师高超的德行。于阿育王寺的右边重新建塔。迎请大师的灵骨入内供奉。旧塔则用来藏衣钵。
清道光间。悟开法师增推省庵大师为净土宗十祖。民国年间。印光大师又改推截流大师为十祖。则省庵大师递降为十一祖。
省庵大师虽住世仅四十九年。但对净土宗所做的贡献却深广无比。大师的思想概括如下(详见大安法师集述《莲宗十三祖师传》):
1、发菩提心。圆成净业;
2、痛斥狂禅。指归净土;
3、欣厌心切。拔除爱桩;
4、精进修持。先求自度。
赞曰:
四十八愿。仰效弥陀。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娑婆。
振起蹉跎。证波罗蜜多。
深入经藏难亲证。
彻悟心源力弘净。
欲使世人知所以。
作文作诗示佛令。
发菩提心为前导。
真信愿行为后劲。
若能具此殊胜法。
即生超凡而入圣。
值此省庵大师往生二百八十七周年之纪念日。谨以此文感恩省祖为念佛人建立楷模。令吾辈净业行人效法有地。吾人当目击道存。步武省祖。精勤念佛。厌舍娑婆。径登安养。同证无量光寿。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fo.china.com/fostory/20001207/20210525/25415812_all.html#page_(*)
以上是关于「净土宗」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回顾大师的一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宗」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回顾大师的一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