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云居禅师“爬山”的公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云居禅师“爬山”的公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云居禅师“爬山”的公案
洞山良价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里用功。跑到哪里去了?”
“我去爬山。”
“你去爬哪一座山?”
“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追问:“你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
云居禅师回答:“并非如此。”
“那么你总得找一个出路啊!”
云居禅师答:“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再问:“假如没有出路。你又怎能和我相见呢?”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而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问云居禅师:“你去哪里?”
云居禅师仍答:“我去爬山。”
“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至诚地回答:“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
“没有!”
洞山禅师用嘲笑的口吻说道:“可见你根
云居禅师反问:“如果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
云居禅师道:“并非我不愿住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我很早就怀疑。你早就到过那山上了。”
这是一段有名的公案。不过。虽然有名。却不好理解。两位禅师所谈的“山”。并不是某座具体的“山”。而是指“五蕴山”。即色、受、想、行、识五种。
云居禅师的意思是自己在参悟人世“五蕴”。且已经勘破这“五蕴”了。洞山禅师为了确定他是否真的已经参悟。因
云居禅师先说山顶没有人。又说那里有人不让他居住。这一无人。一有人。说的是“五蕴”虽是人类的日常情感。但都是外在的。并不直指内心。因此。“五蕴”虽时时在。但其中并无真我。
一个真正悟道的禅者。定然是勘破了“五蕴”的欲望关的。过了这一关。自然有空明的内心。不再为外物所困了。普通人也
而想看破“五蕴”。就要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不被那些感官刺激所左右。要明白。欲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也会带来烦恼。如果被欲望所累。那么就成了欲望的奴隶了。所以。要想快乐。就要懂得放下欲望。更要懂得把握各种度。
(图文来源广州大佛寺综合互联网)
原文出处:https://fo.china.com/fostory/20001207/20220815/25655781_all.html#page_(*)
以上是关于「佛教」云居禅师“爬山”的公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云居禅师“爬山”的公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