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喻经故事——说人喜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百喻经故事——说人喜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故事——说人喜嗔
经文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惟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卒。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便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愚恶之人。以手打扑。旁人问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嗔喜仓卒?而此人道我喜嗔恚
释义
从前有一个人。和许多人在一起赞叹某人的道德品质非常好。只是还有两个缺点:一是喜欢发怒。二是做事冒失。刚好被本人路过听见。他立即闯进室内。抓住那个说他短处的人。动手便打。旁边的人阻拦并问道:“你为什么要打他?”他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怒。做事冒失?然而他却这样说我。所以我要打他。”旁边的人对他说:“你喜欢发怒。做事冒失的样子。现在就已经验证了。为何避讳而不承认呢?”
寓意
莫怕承认过错。改过必生智慧
见短宜求修正。护短心内非贤
原文出处
以上是关于「佛教」百喻经故事——说人喜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百喻经故事——说人喜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