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纪念圆瑛大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纪念圆瑛大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纪念圆瑛大师
▲圆瑛大师
在中国近现代
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
除了被大家所熟知的
太虚大师、虚云大师
巨赞法师、弘一法师
还有一位大德值得被纪念
他就是
圆瑛大师
虽然他的头衔很多
身上也有很多个“第一”
但我们可以用四句话记住他:
爱国爱教的楷模
佛教中国化的推动者
救苦济贫的慈悲者
传灯弘法的人天师表
世上有几人。堪为“大师”?
在被算命大师、流浪大师、非遗大师所垄断的“伪大师”文化暗流下。人们乐于自诩为“大师”。也乐于被某网络活动推选为“大师”。
而那些德才兼备、享有盛誉。却又舍名弃誉的科学家、慈善者、学者、劳模。却从不被流量宠爱。除非他们突然辞世。
佛教自古出大师。因佛陀有十种名号。其一为“天人师”。所以后世也用大师来尊称佛教出家人。佛陀悲智圆满。福慧具足。堪为一切众生的导师。而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也有无数爱国爱教、才高行厚的高僧大德。他们同样堪为人天师表。
圆瑛法师。就是其中一位。
圆瑛。大师
圆瑛法师。俗名吴亨春。法名宏悟。别号韬光。1878年生于古田县平湖乡端上村农家。19岁时。法师至福州鼓山涌泉寺拜增西上人为师。经过数年的禅学研修后。1909年。他接任浙江鄞县接待寺住持。返涌泉寺开讲《护法论》。在禅林中崭露头角。1914年后。法师精研永明、莲池大师的大量著述。接受净土宗思想。自此禅、净兼修。
此后。他辗转各大名山。演教弘法。足迹遍及海内外。他提倡的“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精神。对东南亚和台港澳的佛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8年。他被推为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力倡佛教界“自食、自养、兼利社会”。开办各种慈善福利事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通过中国佛教会通告全国佛教徒启建“护国道场”。同时致书日本佛教界。共同制止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
1934年秋。他在南京开讲《仁王护国般若经》。主张用佛教教义救人。救国。救世界。同时。他在上海修建圆明讲堂。作为从事讲学和著述的主要地点。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主持召开中国佛教会理监事紧急会议。号召全国佛教徒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并成立佛教战时救护团且亲任团长。他还奔走于东南亚各地。在华侨中集巨款汇回国内支援抗日。
1939年9月初。他被日本宪兵逮捕。关押其间。法师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绝食以示抗议。出狱后。法师返回圆明讲堂闭门谢客。专心著述。写下《发菩提心讲义》《劝修念佛法门》《弥陀经要解讲义》《楞严经讲义》等大量论著。他将这些经论与前期所写的《一吼堂诗集》《一吼堂文集》等著作。一并汇编成《圆瑛法汇》一书并刊行。
1945年。他创办圆明楞严专宗学院。培养了大批高级佛学人才。1953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是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十三)去世。
赵朴初曾在追悼圆瑛法师时。总结说:“圆瑛老法师一生功行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爱国精神。”
今年正值圆瑛法师诞辰144周年。在6月举行的圆瑛法师与佛教中国化研讨交流纪念活动上。中国佛教协会曾发贺信。评赞圆瑛法师为“毕生致力于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事业。是近现代佛教中国化的奠基者与实践者。是近现代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旗帜与楷模”。
佛教之精神
初看圆瑛法师法相。就被他的坚定眼神和浩然正气所震慑。这在今天。叫做“气场强大。走路带风”。这样的人物。往往有着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以及安身立命的精神宝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师曾到南洋新加坡工商学校。为大众宣说《佛教之精神》。那个时期。法师一边向大众讲授佛教济世入世的精神。一边为兴建佛教慈善机构而募集资金。所到之处。“人怀踊跃之心。慨解仁囊”。
短短两千余字的开示。至今读来。仍有令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
1、佛陀出家
牺牲自己。利益群众
他首先讲了悉达多太子初发心。舍宫乐。弃王位的故事。告诉大家太子的离经叛道。并非为己。太子所发下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完全是积极的、救世的。不可以其出家。遂谓为消极厌世”。
他认为太子的出家与修行。“在于牺牲个人。利益群众。待学成之后。将其所得学术。贡献世界。利乐众生。佛亦如是。岂可谓为消极厌世者乎?”
2、“佛”为觉悟者
欲正人心。惟弘佛法
梵语“佛陀”。华译“觉者”。是大觉悟之人。能觉悟一切诸法。无所不知。无所不识。
佛陀觉悟到什么呢?“茫茫世间。芸芸众生。无非业感。世界。乃众生同业所感。共同依止。同得受用。而众生。即个人别业所感。苦乐果报。各别不同。”
接着法师铿锵发问:“而今世界。是何世界?是不是人欲横流之世界。是不是争斗之世界?此种世界。皆由众生贪瞋痴慢嫉姤种种恶行造成。这种恶现象。人心日积日漓。世道愈趋愈下。我爱群爱国之同胞。无一不抱救世之思想。”
他认为一般人“以杀伐因。求和平果。断不能的。……果欲救正人心。惟有弘扬佛教。”如果人人都能修习“无我观”。人人都将“我执”打得破。贪等诸恶浊心。自然就能息灭。恶浊心灭。清净心生。将五浊恶世转变成清净世界。不是难事。
最后他再次反问:“世界众生。祛除心病。经历五时。循循善诱。自觉觉他。历久不倦。岂可谓非积极者乎?”
3、佛教宗旨。为慈悲利生
圆瑛法师讲到这里。把三界的真相——苦。以及佛菩萨“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的精神娓娓道来。“如来慈悲。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子。冤亲平等。一视同仁。不生分别……如
甚至于“不独法施救护。倘若应以身命布施。而得救护者。亦欣然布施而救护之;又不独对同类之人如是。乃至异类之众生。无不如是”。可见。佛教的慈悲精神。并不局限在对熟人、好人、自己人或地球人这样的范畴。而是遍一切处。恒一切时。
他更以《大智度论》中鹿王救群鹿的故事。告诉听者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道时。为劝诫国王减少杀生。宁舍一己身命。也要救护无量众生之命。
他最后反问:“消弭无量众生之杀业。佛教救护众生。乃至舍头目脑髓而不吝惜。岂可谓非积极救世者乎?”
法师期望的世道人心。应该是“汝也存慈悲之心。我也存慈悲之心。个个皆存慈悲之心”。如果大家都能存慈悲之心。那么“世界全无苦境。尽成乐观。岂不是不求和平而自得和平耶?”
说得容易。做到难!圆瑛法师又是如何践行慈悲的呢?
他最早在宁波倡办佛教孤儿院。后又重兴泉州开元寺并创办开元慈儿院。抗战期间。他还召集江浙沪佛教青年。成立僧侣救护队。被选为中国佛教灾区救护团团长。由于经费不足。他曾两次前往新加坡募集救国资金。从1937年11月到1939年6月。除一次短暂回国视察外。已逾花甲之年的圆瑛法师一直在南洋各地奔走。号召炎黄子孙共赴国难。引起极大反响。
原来。促成法师此次的新加坡之行。以及四处的巡讲开示。是为了创办开元慈儿院。是为了“代为孤儿请愿。筹集基金”。他竟还自愧不能与一切众生之乐。拔一切众生之苦。但愿能“对此少数至穷苦而无告之孤儿。应尽佛子之天职
佛教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已无需多言。圆瑛法师的千里奔行。为众生请愿。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
圆瑛法师的“寄语”
在成都文殊院千佛和平塔外侧的“碑廊”里。就陈列着圆瑛法师的一副字。
上联:棒喝声中明祖意
下联:根尘队里见禅机
1935年。文殊院第十五代方丈禅安和尚。前往南京、上海参加中国佛教会全国代表大会。与会期间。他拜见了时任理事长的圆瑛法师。法师赞扬文殊院丛林宗风。以及禅安和尚护教利生的精神。因此为文殊院常住题写了此联。
整副字运笔有力。气韵生动
这两块拓印石碑。在文殊院碑廊已存放近40年。木质外框与防护玻璃。看起来虽有世远年陈之感。但这正是一代佛教高僧——圆瑛法师——爱国爱教、慈悲利民、毕生弘法的精神在文殊空林长久传承的印记。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刚过
很快又要迎来国庆节
我们生活在和平盛世
依然要忆苦思甜
明日农历八月十三
是圆瑛大师圆寂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随学法师
爱国爱教的精神
追忆法师
为践行佛教利他精神而走过的
万千心路
原文出处:https://fo.china.com/fostory/20001207/20220908/25664876_all.html#page_(*)
以上是关于「佛教」纪念圆瑛大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纪念圆瑛大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