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如此庄严的僧众居然之前都是乞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如此庄严的僧众居然之前都是乞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此庄严的僧众居然之前都是乞丐?
诗曰:
祇陀斋供说明先。不请贫儿众半千;
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
世尊示昔因缘事。五百厨头奉圣贤;
日久咸生诸厌恶。发心忏悔福遭愆。
释迦世尊在印度祇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每日都要出去行化托钵。佛陀的教法最为平等。无论富贵贫贱。都一样行乞。平等受施。使大家都能够得到平等种福田的机会。
每当佛陀率领众弟子入城乞食的时候。就有数百名乞丐。跟随在佛陀的后面。那些乞丐。仰仗佛陀的福荫。都不会有饥饿的痛苦。因此。舍卫城中的贫儿乞丐。遂增多至五百人。
有一天。乞丐群的领袖心生惭愧。他向乞丐大众说:「我们大家都是罪苦的人。现在虽然依仗佛陀和圣僧们的福德。得到施主们的发心救济。延续贫贱的生命。可是。我们将来的困苦会更加严重。因为圣僧们托钵受供养。他们有修持佛法的福德。回向给众施主消灾增福慧。至于我们。每天只是白吃人家救济的饭。实在惭愧!惭愧!」。
众乞丐听到头目的话。都有同样的醒悟。生起惭愧之心。当时有几个乞丐提议说:「如果这样。我们应该到佛陀的座前去。恳求佛陀慈悲摄受。允许我们出家当比丘。以便如法修行。这样不是很好吗?」大家一致赞同这个提议。于是一同来到佛陀的座前。请求出家
佛陀告诉众乞丐说:「我的教法是平等的。无分贤愚贵贱;我的教法是清净的。好像净水能够洗除垢秽。弃污成净。回复本真。无一废弃。」众乞丐聆听佛陀的开示。皆大欢喜。信心坚固。力求跟随佛陀出家修行。
佛陀允许说:「你们志愿出家修行。善缘很好。不管罪恶如何深重的人。只要能够至心忏悔。改过自新。遵守戒律。我都会允许他们出家当比丘的。」。
于是。众乞丐就在佛陀的座前。剃除须发。身披如来法衣。出家为比丘。佛陀更为他们说法。使其精进用功。从此熄灭贪瞋痴等根本烦恼。而证得阿罗汉道。成为五百阿罗汉。
众乞丐出家当比丘之后。在印度社会上造成轰动。很多豪贵长者以及一般民众。都起了我慢之心。他们纷纷议论说:「佛陀为何连这些下贱的乞丐。也允许他们进入僧团中做比丘呢?我们今后修福业、恭敬供养佛陀和圣僧时。怎么可以让这些下贱之辈的乞丐比丘。坐在我家的床席上。受我们的礼拜供养呢?真是岂有此理!」。
有一天。祇陀太子广设大斋。要供养佛陀和僧众。太子特别向佛陀声明说:「惟愿世尊!明天受我供养。敬请佛陀带领大比丘僧们一齐到我家接受供养。但佛陀最近所度的那些乞丐比丘。我没有准备他们的座位。请佛陀不要随便让他们来我家。」。
第二天。佛陀准备前往时。对乞丐出家的五百位比丘说:「我今天及诸比丘。应祇陀太子的邀请。要到他家去接受供养。因为太子曾表示。没有准备你们的席位。你们可去北俱卢洲。拿自然成熟的粳米饭。然后回到太子家里。随意坐下来。吃自己所带来的粳米饭。」。
五百位乞丐比丘。依照佛陀的指示。各自运用自己的神通力。一刹那间就到了北俱卢洲。大家都把钵装满了自然成熟的福食。托钵回来。颇具威仪。他们在虚空中。排成一字形的队伍。乘空而来。好像雁鸟般地飞行。降落在祇陀太子家。他们依照顺序而坐。各自开钵具。吃自己带来的北方福食。远胜于太子供养的佳馔。
祇陀太子见到这批威仪庄严。神通自在的圣众。心里非常欢喜。恭敬地请问佛陀说:「世尊!这么多的圣众大德。威神巍巍。众相具足。是从何方而来?惟愿如来。为我说明他们的来历好吗?」。
佛陀说:「祇陀太子!你仔细听着。这众多比丘就是你昨天拒绝请供的半千乞丐比丘。因为太子没有邀请。他们就到北俱卢洲。取自然成熟的粳米福食。来这里自己吃。」。
祇陀太子听到佛陀这样说。他心里感到十分惭愧。知道自己起了分别心。执着太重。于是懊恼地自责说:「我为什么愚痴到这种程度?竟然认不出圣凡。真是罪过无量!」。
接着又称赞佛陀说:「佛陀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连这些下贱之辈乞丐。也能得度。成就大阿罗汉道。获得永世无为的安乐。一般苦难的众生。如能竭诚皈依佛、法、僧三宝。精修佛法。其功德之成就。更是广大无边。」。
祇陀太子又请问佛陀道:「世尊!这五百阿罗汉的过去世。到底种什么福因。能够遇见如来。一律拔度?他们又造了什么罪业。生下来就当乞丐。过着困苦的生活?惟愿世尊慈愍。为我们开示。」。
佛陀告诉祇陀太子说:「过去无量劫中。有二千多位出家人。住在山中修行。他们都是证得缘觉果位的圣众。因为此时大旱。很久没有下雨。无法耕种。生活困难。
有一位大富的散檀宁长者。家财及米谷无量。他发心供养这二千多位出家人的日常生活。于是派遣五百个工人。每天施设大斋。供养诸比丘。侍奉他们的起居饮食。
长者每天都至心竭诚。恭敬供养这二千多位的出家人。可是。那五百个工人。每天都在忙着施设斋供。十分辛苦。日子久了。工人渐渐地生起厌烦的心。于是造口业说:『我
有一天。诸比丘告诉长者说:『很快就会下雨。可以种植了。请准备农具。派工人耕种。』长者依照诸比丘的指示去做。派工人种了很多米谷等农作物。果
五百工人又向诸比丘发愿说:『愿我诸人。于未来世。值遇圣贤。受慈济恩。同得解脱。』。
那时奉侍二千多位出家圣众的五百个工人。因为造口业。骂出家人是乞丐。因此五百世生为乞丐。遭受饥饿
祇陀太子!你知道吗?当时的大富散檀宁长者。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那时的五百个工人。就是现在这五百个乞丐比丘―五百阿罗汉。」。
诗曰:
「布施三轮俱体空。发心供养佛僧同。
凡夫未识诸贤圣。分执痴迷罪福丰。」。
一:佛经告诉我们说:供养布施。必须要三轮体空。就布施言。施者、受者与所施之物。叫做三轮。布施供养之后。这三轮相都不应存在心里。没有执着。就是施空、受空、施物空。名为「三轮体空」。
二:愚痴的凡夫。通常都失败于分别心。更执迷于着相布施。有执着、分别心的人。不但会损福。而且会因此造诸罪业。
三:本篇故事指示我们「造口业」的可怕!骂出家人一句话。从此五百世生为乞丐。遭受饥饿等困苦。幸好当时良心发现。向彼出家人哀求忏悔以及发愿。因而获得福报。遇到世尊救拔。否则。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够得到解脱呢!
原文出处: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11197.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如此庄严的僧众居然之前都是乞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如此庄严的僧众居然之前都是乞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