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8 00: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译文:

  曾有一人到丈母娘家去。见她在家捣米。就去那儿偷了一把米含在嘴里。妻子来见丈夫。想跟他说话。而他满口含着米。唔唔地不应答。因为在妻子面前怕难为情。不肯吐弃

佛教的无常观故事

出来。也就不说话了。妻子见他不说话。奇怪了。抬手摸看。以为他口肿了。便对父亲说:「我丈夫刚来。忽然患了口肿。都不能说话了。」她父亲随即叫来医生替他治疗。医生说:「这病极重。开了刀。方可治好。」就用刀决破了他的口。米从中泻了出来。事情败露了。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做了种种恶行。毁犯了清净的戒律。就把过错覆藏起来。不肯发露。堕入于地狱、

佛教故事爱情姻缘

畜生、饿鬼这类恶道中。就好比那个愚人。出于小小的难为情。不肯吐出米来。以

佛教教主的故事

刀决口。方显露出他的过失来。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72、唵米决口喻

  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①。便往其所。偷米唵之②。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得口肿。都不能语。”其父即便唤医治之。时医言曰:“此病最重。以刀决之③。可得差耳④!”即便以刀决破其口。米从中出。其事彰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作诸恶行。犯于净戒⑤。覆藏其过。不肯发露。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以

佛教智慧小故事枷锁自脱

小羞故。不肯吐米。以刀决口。乃显

佛教故事动画片卡通

其过。

  注释

  ①捣米:舂米。

  ②唵:含在口里。

  ③决之:割开。

  ④差:通“瘥”。病愈。

  ⑤净戒:指清净之戒行。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53587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94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