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译文:
从前有位国王。设立了一条教法:凡是婆罗门等教徒居住在我国内必须将身体洗净。若不洗净。则驱使他做种种苦役。有位婆罗门空提着澡罐。谎说洗净了。别人替他注了水。他随即就泻弃掉。说:「我不洗净。国王自己洗身去吧!」迫于国王的命令。为了避开苦役。就妄说洗净了。其实并没有洗。
出家的凡夫也是如此。剃了头。穿了缁衣。内心其实毁了禁戒:装出持戒的样子来。企望得到利养。又避去国王的劳役。外形虽似沙门。内心其实充满了虚假和欺骗。就如提着空瓶一样。只有外相而已。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
原典:
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昔有国王。设于教法①: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有婆罗门。空捉澡罐。诈言洗净。人为著水。即便泻弃。便作是言:“我不洗净。王自洗之。”为王意故②
出家凡夫。亦复如是。剃头染衣。内实毁禁③。诈现持戒。望求利养④。复避王役。外似沙门。内实虚欺。如捉空瓶。但有外相。
注释
①设于教法:设置教化民众之说法。
②王:元、明本作“正”。
③内实毁禁:禁。禁止之律仪。内实
④求:他本作“人”。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53676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