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
清丁繁桂
丁繁桂。字小山。是金山的秀才。自幼学习科举业。不谈佛法。也不毁谤。只是父母要为他娶妻。坚决不同意。说:“我有我的志向啊。”亲友暗中观察他。才知道他秘密修行净业已经很久了。先前只是不露罢了。道光十二年夏天。突然发生血液病。到了八月十六日夜。忽然微笑。对父母说:“这一生果报的缘已尽。我要去西方了。”朗诵佛号一千声就往生了。享年二十二岁。(《染香续集》)
清李勤(杏姑)
李勤。字香台。是仁和人。生性醇厚。与人无争。颖悟好学。经史等书。没有不博览。淡薄名利。无意进取。想出离世间牢笼。跟玄学家来往。志意清洁。不受世间污染。中年后。信向佛乘。受在家五戒。法名妙净。从此进修绵密。对禅门中的事。很有领悟。而特别把净土作为归宿。曾经说:“一知半解。终归没用。我宁愿守稳当法。不敢说大话骗自己啊。”李家本来不丰厚。而布施没有吝惜。并且能不骄不躁。对于三宝中的事。尤其极意尊崇。曾经镌刻栴檀佛像。以及《金刚经》塔。刻碑二座。立在海潮寺中。工费不够。就典当东西凑钱。接着又镌刻极乐世界全图一碑。表达坚志信愿。有一天。因为供僧斋饭住宿寺中。有贼人乘机翻墙。进入他的房间。天亮才发觉。门户洞开。竟然没有丢失物品。相信是有鬼神呵护。国清寺的鉴堂和尚。是丛林寺院的杰出人物。早在杭州去世。有遗稿一卷。李收拾并刊印流传。先前并不认识鉴公啊。道光十二年夏天。他的侄女杏姑。病将危重。李每天早晚照顾。提醒她的正念。使她最终能念佛往生。不久。李也病了。医生说:“是长期劳累伤气导致的。应当好好静养。不然。恐怕加重。”医生走了。李说:“是要我取小失大啊。怎么可以?”更加精勤念佛。并亲自了结一切功德事。到了十月。病情加重了。十一日半夜。盘坐持念佛名。平静往生。先是三天前。向家人要僧帽一顶。家人就急忙制作给他。拿来赶紧戴头上。欢喜说:“缦衣我本来有。就少这个了。现在能戴上。去见弥陀。我的愿望达到了。希望把这帽子入殓。遂了我的志向。”第二天。放进棺木时。他的亲友试着揭开帽子看。暖气腾腾。如揭开锅上冒着的云雾。亨年四十七岁。(《染香续集》)
清张惇五(少女)
张惇五。一名爻泰。字叙堂。是长洲的秀才。晚年特别信净业。跟善庆庵德公学习。时间久了。净业更纯熟。吃长素。后来因为年岁已高减食。长女劝他开斋吃荤。小女儿说:“小孝无益。用这事作往生的凭据。可以了。”不久。小女儿生病。在病中。绝不念佛。张惊讶说:“病重力弱。真是可怕啊。我可以不反省自己吗?”就每天课诵佛号十万声。有一天。忽然对德公说:“现在缓急不定。不知什么时候相请。希望一定帮我。”过了几天。夜里敲德公的门。要请净土同修数人。德公以为张并没有病。必定是他女儿
评说:保全父亲的斋戒。激励父亲的勇猛。成就父亲的往生。孝到至极了。小女儿固然是
清曹谐和(母女)
曹谐和。法名广智。字声五。是江南上元人。在苏州做染绛的业务。并且安家。道光七年秋天。请夏文荣看他妻子的病。夏教他净土法门。就信从了。后来有怀疑。对夏说:“别人说先生是念佛诳骗人。为什么?”夏说:“迷惑颠倒的事诱导别人。然后受苦果。轮回三途恶道。是流落他乡啊。说是诳骗可以。劝人修戒定慧。往生极乐世界。达到究竟菩提。是劝人回家啊。哪有诳骗呢?”曹听了有省悟。问如何可以回家。答:“持戒为基本。作福为助行。执持名号。达到一心不乱。是回家的消息啊。”曹欣喜离去。就归依了杯渡海公。第二年春天。在灵鹫义公那里受五戒。一天晚上。忽然梦见黑山在面前。想上去。而有溪水隔开。有红日西沉的景象。遂后醒来。悟到尘缘将尽。功行更精进。家资三千两银子。不几年就布施完了。十四年四月。因为资金没了停业回来。先是曹劝母亲修净业。母亲因为他没有儿子。要他纳妾。曹对母亲说:“愿母亲同生净土就满足了。五浊恶世多造业障。后嗣的事可以不考虑啊。”送母亲回乡后。不久。他母亲念佛往生了。当年六月。曹示现病态。过了六天。也念佛安坐往了了。他女儿见了。发深信心。念佛四十九天。吉祥坐往生了。(《西归见闻录》)
评说:一百天内。亡故三人。在世俗难道没有非议。而一门眷属。都托生莲胎。实在可以庆幸。这确实可以对知情的人说。
清潘遵懋
潘遵懋。字意兰。是吴县人。少年经商。成年后。就归心佛乘。修净土法门。努力实行。每天有课程。仁慈好施舍。抚恤孤苦穷人。护惜生命。供僧斋饭修造寺院等功德。没有不随喜的。平时自己的生活。很淡泊啊。三十岁时。得了咯血病。就发心刺舌血。书写《法华经》。写完后病好了。从此断绝尘世俗事。专心禅诵。一间房子里。只有炉香瓶水。单薄寒衣。天天与家人辈说无生法。每当风和日丽。出游到名蓝萧寺。与一二修禅人。结交往来。和善庆寺的德公尤其是莫逆。曾经随德公到鄮山。在阿育王塔前。设涅槃供。看见舍利瑞相。燃臂恭敬。求生安养国。道光十五年春天。旧病复发。自知不会好了。对德公说:“病重了。考虑回归西方。愿各位同修。每天来我家。为我助念。我因为持名真切。能两三时不
清宋莱
宋莱。字望山。是苏州人。六十多岁。听到净土法门。每天持念佛号数万。说:“我凭借六字佛号。了结一生了。”后来在万里桥江氏教书。主人因为他持斋念佛。禁止不可。宋于是告辞。然后迁移别处。师生融洽。宋对学生说:“学堂很好。我如果在这里终老。可以吗?”有一天。学生来上学。见宋正在合掌念佛。过一会儿再进去。还是合掌。近前看。已经往生了。砚台下有一张纸。大概是三天前写的了。室内有异香。经过一夜不散。事情发生在道光十五年。(宋梅浦述)
清周庆孙
周庆孙。字云田。是苏州国学生。事奉母亲孝顺。娶了曲阜的孔氏。后来孔氏招他。依惯例要做官。周率领妻儿前往。过河船翻。妻儿都死了。只有周幸免。于是断绝了进取功名的想法。在家事奉母亲。虔修净业。自己号称夷白居士。为人谨慎。恐怕破戒。不敢去受。恐怕开斋。不敢持素。恐怕经论太深。不敢阅读。当时铁君定公。与周有来往。对他说:“佛门修持。应当不知足。先生这样自我气馁。哪辈子能了脱生死呢?”周默然无语。有一天。忽然到定公那里。投地顶礼说:“今天才知道您的善啊。近来阅读藏经。获得无量的妙益。决定吃长素了。持名也很得力。不是您的指点就不会到这种地步。”精进数年。道光十五年八月十五日。早上喝粥一盆。筷子忽然落地。无病往生了。僧人觉阿在朱泾的即是庵。当月下旬。忽然梦见张惇五。以及周庆孙。周不说话。张对觉阿说:“我竭尽全力只能到西方净土罢了。不如他的品位高啊。”醒来奇怪。九月。他弟弟到庵里。觉阿说起他的
清陈居士
陈居士。不知他的名字。是常熟人。世英茂才的从父。平日早起。默默上香。诵经念佛。家人都不知道。因为是密行啊。风雨寒暑不间断。有多年了。道光十五年七月。自己说九月二十三日回归西方。家人因为他没有病。不相信。到了往生的前三天。示现微病。而起居如常。到期往生。家人围绕呼唤。他就睁眼略说几句话。又说:“我走了。”于是合眼。异香发自毛孔。入殓时。室内三天还有香啊。(《往生近验录》)
评说:修密行的。蕴酿必定很深。身体散发异香。所以显现啊。
清余邦贤(妻)
余邦贤。是绍兴人。少年经商。六十多岁时。退休了。与妻子同修净土。除了念佛以外。曾经各自礼拜《华严经》八部。道光十八年。八十六岁了。妻子先示现病态。余也病了。有一天。妻子对儿媳说:“为我告辞你公公。我要走了。”儿媳惊讶。去告知公公。余说:“暂缓三天。可与你同行。”妻子听了说:“好吧。”果然三天后。同时往生了。当时是六月二十三日。(朱寅堂述)
清吴宗魏
吴宗魏。字秋亭。是元和人。父亲吴濂。修净业往生了。事迹在本传有记载。母亲周氏。本来有肝病。吴侍奉极孝。母亲病重。割大腿肉进献。病很快好了。后来母亲去世。吴在七七四十九天中。刺血书写《地藏本愿经》。于是归心佛乘。宗门教下都通透。各方长老极为称赞。后来专修净土。自己号称一如居士。吃长素受五戒。在寄叶庵结莲社。对于放生、布施衣物、施舍棺木等善事。都尽力助行。有一天示现病态。自知不能好了。遗书给道友。一律用净土相劝。自认为“平日功夫。在病中只存一半。有退无进。很难很难。各位君子千万不要以为我平日暂且先作世事。等到病时用功。后悔就来不及了。自误不小”。他的沉痛如此。往生前一天。他的朋友钱文灿来问候。问念佛吗。这时吴说话已经艰难。要笔书写说:“死苦如此。往生愿力更坚定。”第二天就往生了。遗言不焚衣。不接煞。不画遗像。当时是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吴吟帆述)
清张齿延
张齿延。是常熟的国学生。素来能喝酒。自命不凡。听别人谈到佛典。就声色俱厉抵制。有一天。偶然阅读因果轮回的文字。忽然明白了生死大事。于是戒杀戒酒。每天持念《金刚经》、大悲咒、佛号。回向往生西方净土。忏悔旧业。后来断荤肉。这时正患风病。右体偏瘫。有人劝他吃肉调养。他笑着谢绝而已。道光十九年春天。亲自书写《观音普门品》数册。刊印布施。对别人说:“苦海慈航。不要当面错过啊。”当年秋天。梦见吞莲华。从此更精进。告诉他弟弟尔旦说:“我念诵《普门品》。必须满一万二千数。才如我的愿。”尔旦问何故。齿延叹息说:“世间四苦。生老病死。我经历了三苦。不可预料的。就是死而已。但也快了。能不早点准备资粮吗?”二十年正月十一日夜。尔旦睡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4634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