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达多」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提婆达多」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
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心中贪求恋慕。也想服用与佛相同的药方。便敕令祇域: 「当为我调配与佛相同的药方!」于是祇域只好为他调配药酥。
祇域将药酥交给提婆达多。并告诉他:「每日服用四两。」提婆达多好奇地问:「佛每日服用几两?」
祇域回答:「三十二两。」提婆达多随即说:「我也要服用三十二两。」
祇域劝告:「如来之身与你不同。你若服用过多。反而会引起身体更多的病痛。」
提婆达多不服气地说:「我身与佛身有何差别?我若服用。一定能消化受用。你尽管把药酥交给我。」
祇域无奈地将药酥交给他。提婆达多效仿佛陀日日服用三十二两药酥。强大的药物在提婆达多体内流窜。然而他的体质虚弱无法吸收药效。全身肢节极为疼痛。呻吟哀嚎。令他愦恼不已。
世尊在定中观见提婆达多身受痛楚。心生怜愍。以神通力从耆阇崛山上遥伸其手挲摩提婆达多的头。提婆达多全身的痛患即时消除。舒畅无比。
提婆达多获得痊愈。知道是佛伸手为他解除病患。却傲慢地说:「悉达多所弘扬的法门。不为世人采用;所以悉达多又学习医道。使人认识他、跟随他。」
佛的侍者阿难尊者听到提婆达多这一番话。心中既气愤又难过。长跪合掌向佛请教:「世尊!提婆达多不知感恩您教导他修习佛法。而您又慈愍为他解除病患。他却说此不善之言;是什么因缘。让他对世尊恒生嫉妒?」
佛告诉阿难:「提婆达多不是今日才心怀不善中伤我;过去世时他也常恶心杀害。」
阿难问:「不知提婆达多屡次伤害您的因缘为何?」
佛就对阿难说:「善听!我当为你说
阿难恭敬地回答:「是的。世尊!我必当专注一心聆听。 」
佛告阿难:过去久远无数劫前。在此南阎浮提的波罗㮈大城。当时的国王。名叫梵摩达。个性非常残暴无慈悯心。好乐种种奢侈淫欲。常心怀恶忌。喜爱伤害他人。
有一天。梵摩达王忽于梦中。看见一头野兽。全身长着金色毛发。每一毛端都放射出金色光芒。照耀左右都成了一片金色。
梵摩达王从梦中醒来。心想:「世上必有如我梦中所见的野兽。我要命令全国的猎师。帮我狩猎得到它那金色的毛皮!」
梵摩达王立即下令召见全国猎师。并告诉他们:「我梦见一头从未见过的野兽。全身金色。每一根毛端都放出光明。殊妙晃朗;
我想国内一定有这样的奇珍异兽。你们要广行搜索。若能捕猎得到它的毛皮者。能获得重赏。而且七世的后代子孙。享用爵禄不虞匮乏;但是若你们不用心寻觅。未能捕猎到它的毛皮的话。我将把你们及你们的族人诛杀灭尽!」
诸猎师听到梵摩达王的命令后。个个忧愁愦恼不已。却又苦于无计可施。便聚会一处。共同商议:「国王所梦见的野兽。从未亲眼目睹。到底要从何处寻觅呢?若不能觅得。王法难违。我们恐难逃死路啊!」
谈到这里。众人更增闷恼。又有人说:「国内山泽中。毒虫猛兽众多;若为寻觅那头奇兽而远行。恐怕尚未找到就已丧身于毒蛇猛兽。困死于山林荒野中。不如我们私下劝募一人。让他代替大家远行寻找那头野兽。」
众人一听。纷纷表示赞成。就互相协寻合适的人选。终于选出一位年轻的猎师。大众合力劝他:「你可以尽力到处寻找。若你能觅得野兽并且安全归来。我们会合力把我们的财物送给你;假使你不幸在高山巨泽中遇害。无法生还。我们也会把财物送给你的妻子。以养活家计。」
这位年轻猎师听到大家的劝说。看着大家坐困愁城的模样。虽然明知此行的危险性。心中却生起大慈悲心。念言:「我当为这些焦急如焚的众人解忧除恼。即使舍身弃命也在所不惜;我已下定决心。事不宜迟。应立即出发。」
年轻猎师答应了众人的请求。随即准备好行囊。涉险而去。经过一段时日。急着寻找野兽却一无所获的他。已经疲累到身体羸弱、力气衰竭;偏偏又遇到盛暑。而且还走到烫热的大沙漠里。炎热的太阳令他汗水淋漓、口干舌燥。身体因溽热而昏昏欲死。
体力不支而倒在地上的他。一时感到无限的苦楚心酸。悲切地大喊:「有谁慈悲哀愍我。能拯济、救拔我的身命?」
这时山泽中。全身金色发毛、每一毛端均大放光明的野兽锯陀。遥闻猎师的求救声。心生怜愍。立即纵身跳入冷泉中。并寻着声音跑到猎师面前。以自己湿冷的身体裹抱住猎人。让猎师降低酷热的体温。它用
数日后。年轻猎师在锯陀的悉心照顾下。终于恢复体力。他心里想:「这只野兽毛色光明。正是我大王所要捕猎的对象;然而我垂死之际。全赖它才救回性命。我受到它的恩德。未能酬报。又怎能忍心伤害它呢?但是。我若不捕获这只野兽。诸猎师们及他们的族人及党徒。都将被杀戮殆尽。」
一想到这件事情。年轻猎师不知如何是好。一时悲从中来。忍不住嚎哭了起来。
野兽锯陀就问他:「你为何不乐呢?」猎师垂着眼泪。哭泣着说出心中所挂记的事。
野兽锯陀听完猎师的话。一点也不担心自己会被捕杀。反而软言劝慰猎师:「你不用为此事忧恼。我的皮很容易取得;无始劫来。我舍身无以计数。从未想过为自己谋得福报与安乐。所以能舍身济拔众生。
我今能以我身上的皮。换取诸猎师们的性命。我心欢喜踊跃。如同我自己有所获得一般;但剥取我的皮。莫断绝我的性命。我将身上的皮布施给你。终无悔恨。」
猎师听闻野兽锯陀这一番话。才放下心中的忧恼。以他高超的技术。徐徐地剥下奇兽锯陀的皮。这时野兽锯陀发下大愿:「今我以皮布施此人。救拔彼诸众人所爱之命。以此功德施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证无上正等正觉。远离一切生死之苦。永住涅槃寂静安乐之处。」
作此愿已。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六反震动。诸天宫殿动摇不宁。天人们都相当惊讶。共相推寻真相;当他们遥见菩萨剥皮布施。即从天下来到锯陀面前。散花供养。涕泪如雨。
锯陀剥去身皮之后。全身赤裸。处处血肉模糊。难可看覩。又有八万苍蝇蚂蚁。聚集其身上唼食。这些蝇蚁还在锯陀身上凿穴寄居。慈悲的锯陀唯恐伤及这些小众生。强忍住身上的痛楚。身不动摇。身行布施。最终死于彼中。
这些蝇蚁。缘于唼食菩萨身之故。因菩萨所发愿力所感。命终之后。皆得生于天上。年轻的猎师担着锯陀的皮。安然回到国家。奉给梵摩达王。梵摩达王见了非常欢喜。赞叹此毛皮的奇特乃世之未有。又因喜爱此毛皮细软无比。常用以敷床睡卧。得安隐快乐。
阿难!野兽锯陀者。是我前世;梵摩达王。就是现今的提婆达多;八万诸虫。则是在我成佛。于鹿野苑初转法轮。八万名诸天人闻法得道者。提婆达多于彼时伤害于我。乃至今日。生生世世犹无善心。日以继夜常思相加谋害、中伤我。
阿难尊者及诸与会者。听闻佛所说。都悲伤惆怅。各有所感触。更勤求法要。精进办道。众人当中或证得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或证得阿罗汉者。也有种下成就辟支佛因缘者。更有发成就无上佛道者。或有住不退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三.锯陀身施品第十五》
省思:
修行学佛就是从「断恶修善」入手;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直至善念成片。进而修善不执着善。时时返照自心。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向佛学习。必能成就佛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48817.html
以上是关于「提婆达多」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提婆达多」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