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抓贼”的故事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1 09: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抓贼”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抓贼”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抓贼”的故事

  英语词组“Stop thief”是抓贼的意思。很有意思的是, 这两个单词分开来则是“停下来”与“贼”。中国人抓贼是发现贼以后。把贼抓起来打一顿。好听点叫教育一顿。自己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不知道他们抓贼的确切过程。只是从字面上来了解。好像是停下来别偷就可以了。

  我们做功夫也是“抓贼”。因为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比喻为“六贼”。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做功夫中的“抓贼”更接近于国外的“停下来贼”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做功夫的时候。发现贼后只是“看”。不去理它。既不用让它“停下来”。更不能去“抓”它。“看”一会儿。“贼”自己就“停下来”或者说是过去了。

  记得梁山缘观禅师

佛教中水的故事

座下。有个园头是个开悟的人。有人要他露个消息。找梁山缘观禅师印证一下。园头找到梁山缘观禅师, 便有了如下惊人的对话:

  园头问:“家贼难防时如何?”

  梁山说:“识得不为冤。”

  园头说:“识得后如何?”

  梁山说:“贬向无生国里!”

  …………

  这部分公案写下了这两位已经开悟的人的“抓贼”过程。他们对“贼”的处理方式。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家贼难防时如何?”(看公案的时候不要被祖师表面化的字眼迷惑。家贼就是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贼。)这句话实际上是园头问梁山缘观禅师。六根妄念纷飞、不可收拾的时候

边境佛教的故事

。怎么对付?

  梁山缘观禅师说:“识得不为冤。”意思是。你既已知道(贼)妄念纷飞。不必睬它。任它自生自灭。不跟它跑。 跟它跑是流浪;压制它是“搬石头压草”。都不行。跟它跑、压制它。都是用的冤枉功夫。认识清楚。不跟它跑。就不冤枉了。所以我们常常说用功就要——他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任

佛教胡佛故事

何的对治都是添加一个妄想。

  园头说:“识得后如何?”认识清楚了。怎么处理这妄念啊?

  梁山缘观禅师说:“贬向无生国里!”本来无生。有就是没有。不睬它就是了。久久妄念(贼)自然不起。这就是贬向无生国里。

  这里两位禅师处理“贼”的方式就很明确。发现了“贼”后。既不让它“停下来”。更不去“抓”

佛教关于长生不老的故事

它。“看”一会儿。“贼”自己就“停下来”。或者说是过去了。我感觉好玩的是。这个处理方式更接近“停下来贼”的意思。难道西方人更会用功?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朋友。身处扰扰红尘中的你。当不堪重压、心生烦恼、意志消沉时。不妨放慢脚步。歇下尘劳。携一本《愿力的奇迹》。和佛陀一起赏这枝心灵之花!

  本文摘自《禅》刊

 

讲述佛教故事并解释死一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553726.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抓贼”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抓贼”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39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