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16 06: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佛教真实生命故事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定“不残食戒”也就是当天的食物一定要当天吃完。过了中午就不能吃了。

  其中和舍利弗同住一间的一位年轻比丘还没回来。可是时间已快要过午了。有人向舍利弗建议说:“长老。眼看时间就要过午了。您为年轻比丘留的这一份。留着也是浪费掉。不如您把它用了。”舍利弗想想也是有道理啊!因为过了正午。这食物就不能吃了。丢掉又很可惜。于是舍利弗就把那一份必须咀嚼的食物也吃了。

  正当他吃完时。那位年轻的比丘回来了。舍利弗就告诉他:“哎呀!你回来晚了。某某长者送来美食。本来也帮你留了一份。可是你太晚回来了。所以我就吃了。”年轻的比丘听了心里很不欢喜就回他一句:“好吃的东西。大家当然都想吃。”

  舍利弗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只因为吃了他那份就被说得这么难听。好像说他很馋嘴一样;舍利弗就回应他:“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吃需要咀嚼的食物!”

  从那时候起。不管是早上或中午。他真的都不再吃须经过咀嚼的食物。时间久了。大家都很为他的身体担心。心想:长老为了这件事而拒绝食物。要如何是好呢?大家就议论纷纷。佛陀看到三三两两的比丘在那儿交头接耳。即问道:“你们在讨论些什么呢?”其中一位弟子就如实向佛陀报告。

  佛陀说:“这是舍利弗的余习未尽啊。在久远劫前。有一个人不小心踩到一条蛇的尾巴。蛇回过头咬了他一口!没多久。那个人的脚就肿起来了。家人很着急。赶紧请医生来。医生看了之后说:“这是被毒蛇咬伤的。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那条蛇抓回来。让它把毒液吸回去。他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另外则须以药物治疗。不过时间上可能要

一个尼姑讲佛教故事

比较长。这两种方法让你们选吧!”

  家属觉得让蛇再把毒液吸回去。这方法最快了。于是就把那条蛇抓了回来。医生想尽办

少女礼佛教故事

法要使蛇舔回毒液。但是那条蛇不肯就是不肯。大家又想了一个办法:生起一堆火要逼它就范。但是。蛇宁可爬入火坑也不愿意把毒舔回去。医生看到这种情形。赶紧把蛇拨开。不得已才用药物为伤者治疗。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又向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当时那条蛇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位医生就是我。当时那条蛇宁死也不肯吞下一口闷气。现在的舍利弗和当时毒蛇的习性不是一样吗?年轻比丘轻轻的一句:‘好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想吃!’他听了就不愿再吞食必须咀嚼的食物。这种习气不是很像吗?”

  舍利弗经过累世的修行。他的智慧那么高。平常说的话哪一句没有道理?平常哪一种是非看不开呢?但也仍有余习存在。凡人也是这样。人我是非在别人身上时。我们都看得很清楚。但是。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却往往解不开。这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习气。这些无明习气若能去除。那么距离成佛的目标就不远了。

  由此可知。我们要常常警惕自己——当是非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可以排解。可是要记得反问自己。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我们是否能够突破?修行就是要修到既能排解他人的烦恼。也能扫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真学佛者。也才是真正超凡的人!

佛教故事怎么来的

  所以。我常说离开人群没有什么法可修。在人群中才会有很多烦恼让我们磨练;学佛。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修行就是要去除烦恼、净化自己的心

佛教故事老虎打死小猴

思。烦恼习气尽除才是真正的“证果”。真正开智慧的人。(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6/56130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18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