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
世尊又说:“如果有比丘希望衣被、饮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等四事供养皆能随心满愿。应当成就清净戒德。在空闲处独自精进修行。得与止观法门相应。如果有比丘希望少欲知足。应具足戒德。于闲静处独自精进修行。得与止观法
“假使比丘希望证得四禅定。在修习过程中希望不生退悔、志向坚定。也应当念兹在兹。成就清净戒德。假使比丘希望证得四神足、成就八解脱门而无有挂碍、成就天耳通彻听天界与人间的音声。或是希望证得他心通。知道他人心中的想法。此比丘也应当对于自己能否具足戒德。念兹在兹。”
“假如有比丘想
“若有比丘希望成就无量神足通。分一身作无数身。又从无数身合而为一身。能随时、随处、随意现身或隐身。乃至随意化身往梵天。这位比丘应当要具足清净戒德。如果有比丘希望证得宿命通。忆知宿世、无数劫之事。或一生、二生。乃至千生、百千亿生。成劫、坏劫、成坏之劫。不可计算之劫量。自己舍报于此处、生于彼处。或从彼处命终。来生此间。名字为何。能自忆
“若有比丘想证得天眼通。如实了知众生是在善道、恶道。是好的或是不好的色身。外相是好、是丑;或知道众生身、口、意行恶。诽谤贤圣。此类众生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受报;或知道众生身、口、意行善。不诽谤贤圣。具足正念、正见。此类众生身坏命终。投生于天道。若有比丘希望如此观察无碍。这位比丘应当具足清净戒德。”
“如有比丘希望漏尽一切
“诸位比丘!应当念兹在兹。使自己戒德清净。而无其他杂念。行住坐卧具足威仪。对于微细的过失皆戒慎恐惧。何况是大的过错!若有比丘希望能够与如来共论。应常念兹在兹。使自己具足戒德;若已达到戒德具足。应当广学多闻。使自己闻法具足;不但是闻法具足。更应当念念常行布施;不仅是闻法、布施具足。还要让自己智慧、解脱知见都能够具足。若比丘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皆已具足。便能为天、龙、鬼神所供养。可敬、可贵。为天人所供奉。”
“所以。诸比丘们!应当念兹在兹。使自己成为具足五分法身的比丘。堪能作世间之福田。一切功德皆无法超过于此。诸位比丘!应当如是学习。”比丘们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六重品第三十七(五)》
省思: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修行想更上层楼。离苦得乐。圆满如意。就要以严持净戒为根基。《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又经云:“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之基也。良以五分由戒而成。”受戒之后。更应学戒、持戒、护戒。圆明戒定慧三学。方能断惑证真。成就圣果。以此殊胜之德。为世福田。(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6/562925.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