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琉璃王与释迦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琉璃王与释迦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自立为王。
有一恶臣名为耶利。告诉琉璃王说:‘大王。当初您身为皇子。到迦毗罗卫国学习。曾受到释迦族人的辱骂。那时。大王曾发誓说:“若当上国王。必报此仇!”现在我们兵强马壮。正是报仇的时候。’于是琉璃王在恶臣的佞言鼓励下。便带兵攻伐迦毗罗卫国。
佛陀听到消息后。虽然知道这是迦毗罗卫国人民共业的果报成熟。但为了祖国人民。他还是想要克尽心力。于是佛陀独自来到琉璃王军队必经的路上等待。并且刻意在路边一棵枯树下静坐。琉璃王远远地就看见佛陀。心中虽然百般不愿。还是勉强下车顶礼佛陀。琉璃王问道:‘佛陀!这前方不远处就有枝叶繁茂的大树可以为您遮阳蔽日。为何您要选择在这棵枯树下打坐呢?’佛陀回答:‘你说的没错。但是亲族之荫。更胜余荫。’琉璃王听出佛陀的弦外之音。深受感动。心想:‘以前国与国争。只要遇到沙门就会退兵。何况今日是遇到佛陀。’琉璃王因而带兵回国。
就这样连续三次。只要琉璃王准备带兵攻打迦毗罗卫国时。途中一定会遇到佛陀端坐在枯树底下。所以琉璃王都只好下令回兵。但是到了第四度出兵时。佛陀知道释迦族共业的果报是无可避免。所以也就不再阻止。他对迦毗罗卫国的人因不懂得忏悔觉悟而招感今日的劫难。深表惋惜与怜悯。
目犍连尊者听到琉璃王又集兵要去攻打迦毗罗卫国。怜悯那些即将受害的人。于是向佛陀禀白说:‘现在琉璃王要去攻打迦毗罗卫国。我希望以四种方便来救护迦毗罗卫国的人:一是将人民安置于虚空中。二是安置在大海中。三是移
佛陀告诉
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开示后。还是不忍迦毗罗卫国的子民受到迫害。于是运用神通力将一些精英放至钵内。举至虚空当中。希望能帮助他们躲过此难。后来琉璃王攻伐迦毗罗卫国。残杀了三亿人民。
战争结束后。目犍连尊者前往精舍。告诉佛陀:‘当琉璃王攻打迦毗罗卫国时。弟子承佛威神力。将迦毗罗卫国精英安置于虚空当中。解救了他们。’佛陀问
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将钵取下。看到里面的人全已死亡。不胜悲泣地告诉世尊:‘钵中之人均已殆尽。我虽欲以神通力救护他们。仍无法免除他们的宿世罪业。’佛陀慈悲地告诉目犍连尊者:‘久远以前。有一个村落。村中有个大池塘。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鱼。一天。村里人决定将池中的鱼捞尽吃掉。所以全村不分男女老幼都聚集于池边捕捉。有一个小孩。本性善良。虽不吃肉。但见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便顽皮地拿着棒子朝最大的那条鱼头上敲了三下。当时的大鱼就是现在的琉璃王。他所带领的军队就是当
世尊说完此偈。座上无数听众。因听闻佛所说之无常法要。深感悲戚。个个专心思惟佛陀的开示。不久即证得须陀洹果。
省思
《地藏经》云:‘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从无始劫来。众生因一念不觉。起欲爱染着之心。所造罪业多如恒沙。故于六道之中轮回不已。无法超脱。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今日我们有幸听闻佛法。即应深信因果之理。除了忏悔无始劫来的罪业。亦应从因上积极落实。觉察、觉照每个起心动念。如此才能随缘了旧业。更不造新殃。再者。我们更须体悟无常之理。生命稍纵即逝。转息即是来生。所以我们应当把握‘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之殊胜因缘。发菩提心、发长远心。尽未来际永不退转。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8/580059.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琉璃王与释迦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琉璃王与释迦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