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9-27 01: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

花开花落佛教故事

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然出现。他们一到精舍。便恭敬地向佛陀问讯顶礼。

  婆罗门长老禀告佛陀:‘世尊。我们虽处远地。却一直想要前来接受您的教导。但因诸多阻碍而未能如愿。直至今日。我们终于来到这里。见到景仰已久的圣者。恳请佛陀收我们为徒。教导我们了生脱死的圣法。’佛陀听了之后慈悲应允。并且为其剃度。婆罗门长老终于得偿所愿。跟随佛陀出家修行。

  七位老比丘出家后。同住一间寮房。不但不用心思惟世间无常之理。反而经常在寮房闲聊出家前的种种俗事。逐渐忘记当初舍俗求法的决心。低语谈论时。还不时发出大笑的声音。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佛陀以甚深的智慧观照。得知这七位老比丘的寿命将尽。但他们却丝毫不知无常即将来临。仍迷失于世俗往事、共相嬉笑之中。佛陀心生怜悯。来到这七位老比丘面前。慈悲地对他们开示:‘出家应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们为什么要大声

佛教真实故事电影

嬉笑呢?一般众生皆认为自己有五种事物

佛教小故事100字

能够依靠:第一、仗恃自

佛教经典电影十二因缘故事

己年纪尚轻。第二、认为自己形貌端正。第三、以为自己身强体健。第四、依靠世间金银财宝。第五、凭藉社会地位名望。你们七个人在这里谈论俗事、大声嬉笑。又是凭仗着什么呢?’此时。佛陀为他们说了一首偈语:

  ‘何喜何笑。念常炽然。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见身形范。倚以为安。多想致病。岂知不真。

  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

  身死神从。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

  佛陀说完偈语后。七位老比丘体悟佛陀的教诲。心开意解。真诚忏悔。当下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三》

  省思

  《佛遗教经》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故事中的七位老比丘。当初因渴慕佛法。突破种种障碍。才得以出家

古代线刻佛教故事图

修行。后因一时迷失。沉溺于俗事戏笑。忘却无常逼迫。所幸在佛陀的教诫下。提起精进求法的道心。终能证悟道果。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广度众生。若能不忘初心。珍惜种种善缘。舍离乱心戏论。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不仅在菩提道上能有所契悟。更能利乐一切有情众生。因此。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提起道心。精进用功。方不负此生得人身、闻佛法之无上福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9/58629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57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