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
须达多长者。是位乐善好施的大慈善家。他喜欢救济贫穷的人。常常布施他们衣食物品。在舍卫城的全境内。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困苦的、没依靠的。一旦去求他。他都很乐意地帮助他们。因此。大家都称他叫做「给孤独长者」。
有一次。须达长者为他最小的儿子。到王舍城首罗长者的家中议亲。在无意间。拜见到佛陀并聆听到佛陀的法音。须达长者心中非常高兴。当时就发心要建筑精舍。想请佛陀及比丘们到舍卫城去施行教化。
佛陀很喜欢须达长者的发心。就答应他。等精舍完成后。一定前去。
须达长者返抵舍卫城。马上开始四处探访合适的地点。在探访许多地方之中。他看中了只陀太子
须达长者心里想:「如果能用这地方来建筑精舍。供养佛陀讲经说法以及比丘大众们的安住。那真是再
可是须达长者又想到这座园林据说是只陀太子最喜爱的。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太子肯得把这座园林让下来呢?
「虽然觉得困难。但是还是要去见只陀太子。要求太子把园林卖给自己。好建设供养佛陀及僧众的精舍。」须达长者在心中下定决心。
于是。须达长者前往拜访只陀太子并表明来意。果然。只陀太子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看到须达长者再三地请求。只陀太子觉得不好过份拒绝人家。因为须达长者是国中很负有声望的人。这真不知如何是好!
只
因此。只陀太子对须达长者说:「本来我是不愿让的。既然您这样的需要。好吧!只要您能用黄金把园地都铺满。以那铺满的黄金为代价。我就可以让给您。」
须达长者一听。立刻答应只陀太子。深怕太子反悔。因为好不容易。太子才说出了这个数目。这样建造精舍总算有希望了。
须达长者内心高兴万分。立刻回家凑足铺地所需的黄金。并叫家人用车辆把黄金一车车地拉到园中来铺地。
只陀太子原先本想难倒须达长者。开出这样的天价叫他买不起。现在目睹此状也很受感动。就对
须达长者听太子如此一说。就把佛陀如何伟大详说了一遍。他俩都深受感动。万分欣慰。
精舍建成。须达长者马上迎请佛陀及僧众们到来。因为是给孤独长者布施的园。只陀太子布施的树。所以佛陀就
此事为须达长者生平布施金钱最多的一次。也是促成他家产赤贫的原因。
建设完精舍。须达长者已经到了库空如洗。手无一钱的地步。三餐更是有一餐没一餐的。
有一天。须达长者在垃圾堆中检得一个木斗。木斗的质料是无价之宝的栴檀木。但因为不洁净。市上很少有人愿意向他收买。
最后。须达长者勉勉强强换到白米四升回来。
须达长者的太太。拿了长者换回来的米。先量了一升米。才炊熟。门口站着舍利弗来托钵乞食。她很欢喜地把一升米煮成的熟饭。都供养给舍利弗。
她又再拿了一升米去炊。正当炊熟的时候。目犍连又立在门口。
于是。她又把饭供养给目犍连。
第三次的熟饭又供养给大迦叶。现在只剩下最后的一升米了。
正当这最后的一升米将炊熟时。佛陀到了。
她心里想:「刚剩下这升米。才煮熟。佛陀就到了。莫非是应受的苦报已毕。福报将要现前?」
于是她把锅里所仅余的饭。悉数供养佛陀。
佛陀亲口为他们一家人祝愿:
「罪灭福生。从今日起。永恒富饶。更无困乏。」
这在这个时候。家人来报喜讯道:「家里的金银钱财。珍珠宝贝。仓库中的米谷布帛。未知何因。堆得满如山丘。比以前富有的时候还要多。」
须达长者心中明白。这是佛陀怜念所致。于是大设斋供。供佛及僧。虔诚地请求佛陀说法。大家都受到很大的法乐。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9/59259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