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安隐九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舍利弗」安隐九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安隐九法
安隐九法
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被誉为“佛门双贤”。佛陀时常在比丘大众中赞叹他们说:“舍利弗和目犍连比丘。堪称我的左膀左臂!”
有一年雨季。两位尊者率领五百名比丘在外地游行弘化。并在那里结夏安居。安居期过后。两人便带领诸比丘赶往释迦族的庵婆梨果园。前去觐见佛陀。一回到果园。比丘们久别重逢。显得分外亲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高声致意问候、嘘长问短。远足的比丘急切地将此行的奇闻轶事与园内的比丘们分享。场面好不热闹!
此时正值午后。佛陀在静室中禅思冥想。他在禅定中隐约听到园内有嘈杂之声。便唤来侍者阿难问道:“阿难。外面有破木碎石之声传来。你去看个究竟!”
阿难受教后。三步并作两步前往查看。并疾步返回向佛禀报:“世尊!原来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远行归来。正与园中诸比丘相互问候呢!”
佛陀听后有些生气:“阿难!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不要呆在这里。速速离开!”
阿难不敢多嘴。于是来到园中面见二位尊者。传佛口喻:“世尊有教。请你们速离此地。不须住此!”
大家一听都惊呆了: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果园。不就是想觐见佛陀亲受教诲吗?怎么面都没见上。就让我们离开呢?然而两位尊者深明佛意。便对阿难尊者说:“请您回复佛陀。我们遵佛教诲。立即离开。”于是他们带着五百比丘。即刻离开庵婆梨果园。
走出没半里地。舍利弗一行迎面遇到释迦族的一些居士。他们正在赶往果园拜见佛陀。看到诸比丘神情有些沮丧。居士便问舍利弗:“尊者!你们前脚才到。后脚怎么又要离开呢?”
舍利弗满脸歉
“原来是这样”。居士不无惋惜地说:“各位师父大老远前来亲近佛陀。没曾想连面没见着。就要匆匆离去。实在遗憾。这样吧。你们稍等片刻。我去替你们向佛陀求情。”说完。居士们便快步前去拜谒佛陀。
居士们拜过佛陀后。跪地白佛说:“世尊!请您原谅这些比丘们的冒失。这些比丘大多出家未久。未睹世尊慈容。恐生变悔之心。就好像茁壮成长的幼苗急需法雨的润泽。还是您老人家法外开恩吧!”
佛陀想了想说:“好吧。看在你们的面子上。就宽恕他
佛陀问舍利弗:“我刚才让你们离开。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舍利弗答道:“世尊!如来游于闲静。独处无为。不喜欢别人打扰杂闹。我们在园内高谈阔论。触挠您了。”
佛陀又问:“舍利弗!后来你又动了什么念头?”舍利弗说:“世尊!后来我又想。应该向您学习。比丘们应该闲静独处。不应该身处闹市之中。”
佛陀听后。批评舍利弗道:“谁说不让比丘到闹市中去?这些比丘之所以不守规矩。高声喧闹。主要咎错。难道不在你们两个身上吗?”
佛陀继问目犍连:“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目犍连答道:“世尊!我当时想:如来喜欢独处无为。不想被人打扰。”
佛陀接着问目犍连:“你后来有没有动什么念头啊?”目犍连回答:“世尊!当时我在想:佛陀虽然让我们离开。但并没有让我们解散。所以我就想: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不能让僧团四散分裂了。”
佛陀听后。对目犍连大加赞赏:“目犍连。你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五百位比丘是依你们二人而住。你们堪称大众标杆。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到年青的比丘。你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他们永处安隐。不要令他们中途退转。舍戒还俗。切记!切记!”
后来。佛陀为了防止比丘舍戒还俗。乃至防范僧众分裂。特制定比丘行为规范的“安隐九法”。具体内容是:
1、结交善友。远离恶人;
2、修习正法。远离邪业;
3、恒游独处。不乐人间;
4、强身健体。少病无患;
5、不畜财宝。看淡物欲;
6、三衣一钵。身似闲云;
7、精勤修习。无有乱心;
8、深入经藏。博闻强识;
9、是随时闻法。无有厌足。
佛陀最后对大家开示说:“时光短促。人生苦短。诸比丘若安隐于九法。必趋涅槃妙城。”
——界定根据《增一阿含经·402经》改编
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0/602634.html
以上是关于「舍利弗」安隐九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舍利弗」安隐九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