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丧子未必是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丧子未必是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丧子未必是凶
陈海量居士 【丧子未必是凶】 (一)《华严五祖纪》:唐朝杜顺和尚。有一你俩到外面去化缘的时候。有一个斋主抱著他的儿子。求和尚给他消灾延寿。和尚定睛对著孩子看了许久。说:“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现在应该给他忏悔。”吃完了斋以后。和尚叫斋主把小孩抱到河边。到了那里。他说把小孩子抛入水中。这时斋主夫妇不禁捶胸顿足。嚎哭起来。和尚说到:“请不要闹!你们的儿子还在那里呢!”说著。就用手一指。果然。他们就看见他们的儿子。化作六尺丈夫身。立在水波之上。怒目地斥责斋主说:“你前生拿了我的金帛。还杀了我推入水中。若不是菩萨同我解怨。我是决不饶赦你的!”于是夫妇俩默默然信服和尚的神力了。 (二)梁敬叔笔记:姚伯昂先生说:“传说人世间的夫妇儿女。有还账的。有讨账的。我于是想起。从前我的一个妹子。当她五岁的时候。出天花很是危急。呻吟床褥。非常哀苦。一连几日夜。叫号声不止。我的母亲说:‘这样地受痛苦。为什么不早些去呢?’她听见
佛教故事三个师兄弟
了。大声地反抗说:‘你们还欠我八千文钱。尚未还清。等你们还了我。我就去了!’我的父亲就差我去关照她说:‘我们一定把这笔钱做你的棺殓费。再加千文烧些锡箔给你。这样你可以快些去了。何必等待著活活受苦呢!’我对她说了以后。她就在这一夜里死了。这样看来。还账讨账的传说。是确有其事的。” (三)梁敬叔先生说:“常州有个甘学究。是以教小学生为生活的。当他的儿子才只三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忽然死了
佛教因缘故事真实
。他只得带著他的儿子。到他教书的馆舍里去养育。到四五岁的时候。就教他识字读书。这个孩子倒很聪敏。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四书五经都读得烂熟。也可以做教书先生了。每年父子二人教书的收。凑合起来有四五十金。除去生活费用之外。还可以稍稍积蓄一些。后来甘学究就预备为他的儿子娶个媳妇。当他们正要行订婚礼的时候。他的儿子忽然生起大病来。病势很是危急。 在病中。他狂喊著他父亲的名字。甘学究惊惶失措答应说:‘我在这里!你有什么事吗?’他的儿子说道:‘你前生和我合伙做生意。欠我二百余金。某事除去若干。某事除去若干以后。现在应还我五千三百文。快快还我!还了我。我就去了!’说完了话。就气绝而死了。这真是世俗所谓讨债的了。大凡年幼夭折的儿女。多因讨债而来的;不过像甘学究的儿子般。分明说出来的。十个之中没有一二个罢了!世间一般做父母的不明因果。反为这种讨债的子女悲伤哭泣。不是很可笑吗? (四)纪晓岚笔记:朱元亭有个儿子。生肺病将死的时候。有气无力地自言
佛教故事目莲犍
自语道:“现在还欠我十九金。”这时医生正在开药方。预备给他吃一服人参。可是人参还没有煎好。他就死了。后来算算那人参的价值。刚好是十九金。这是最近的事实。 (五)天台有位袁相钦先生。是我的远亲。他有一次在梦中。看见洒坛里现出一个人来。指著他说道:“三百千!三百千!”他就醒了。这时他的妻刚巧生个儿子。相钦本来没有儿子的。所以很钟爱他。这个孩子。四岁生病很厉害的时候。在病中。他忽然叫喊著说:“拿算盘来算帐!拿算盘来算帐!”相钦突然想起从前的梦。就责骂他说:“讨债鬼!你到我家里四年。我为你花费的。已经不止三百千了!”他的儿子听了这话。就死去了。 印光大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生儿子。大概有四种原因:一种是报恩。一种是报怨。一种是还债。还有一种是讨债。” 报恩是:因为父母对于儿子过去世有恩惠。为著报恩。就来做他们的儿子。所以服劳奉养。生事死葬。都称父母的心意。世上的孝子贤孙。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报怨是:因为父母对于儿子过去世有亏负的地方。为著报怨。
佛教经典故事动画片第二集
就来做他们的儿子。所以怨恨小的。就忤父母;大的。甚至为非做歹。闯下大祸。害及父母。做父母的。活著的时候。不能得到儿子的奉养;
贪便宜吃大亏佛教故事
等到死了。还因为儿子的不争气。带著羞耻到九泉去。这是报怨的一种。 还债是:因为儿子在过去世欠父母的资财。为著偿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倘若债欠得多的。父母就终身由他奉养;若是欠得少的。就不免半路死去。像读书才得了些功名而丧命的。做生意才得了些财利而身死的。 讨债是:因为父母在过去世欠儿子的资财。为著讨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小的债。不过损失些学费聘金;等到债还清了。父母虽想望他成事立业。而他忽然夭亡。再也不留片刻。若是大的债。那做父母的损失。可就不止此数。必定要废业荡产。家破人亡才罢! 这种报恩报怨的因果关系。不独子女是这样。就是夫妻也是这样的。总之。眷属聚会。无非恩仇报复。假使能够互相感化。大家念佛修行。同归极乐净土;那么恩仇眷属化为菩提眷属。就完美到极点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0/362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丧子未必是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丧子未必是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