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25 00:2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

  距今五十二年前的日据时代。由基隆至金包里此一路程。均藉航运交通。有日轮“大福丸”驶到野柳龟头海面触礁沉没。乘客百余人。被海吞没者九十余人。报纸均以大标题刊载这件极骇人听闻之事。当时正值农历四月初六日奉迎天上圣母游境。善

哈佛教授家训的故事

男信

佛教地狱的故事TXT

女来此参拜因此颇为热闹。参观人众一部份由淡水方面陆路环山步行而至。基隆则由海线航运方得到达此地。盖当时缺公共汽车搭乘。亦无其他交通工具

众生的佛教经典故事

。在海难事件中。有林清祺者。年甫十六。乃当地慈善家林查某之次子。林老于金包里街上经营杂货及布庄。店号“益源”。平素交易公平。童叟无欺。心存仁爱。慈悲为怀。对于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当地滨海居民。多以渔业为生。某日网获一巨龟。重近五百斤。其肉实堪佐餐。渔人拟宰之求售其肉。当日林老偶见人群中尚未宰杀之巨龟。昂颈叩首。双泪交流。似求救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不惜以巨资承购此龟。雇工运至海滨。在甲背上雕刻“益源号放生”。五大字。以防止后人再捕获者。生妄杀之念。遂即放之入海。观众云集。龟竟载沉载浮。昂头向林老再三叩首。旋即转身随波逸去。围睹之渔人皆受林老之仁心。及巨龟之灵性感动。众口同音。誓约此后见此巨龟不捕不宰不食。三不口号。至今在渔村民众之中。尚流传不息。祥瑞气氛洋溢于乡里。事隔十六年之后。林老次子考上台北商业学校。寄宿北市某友处。妈祖赛会之日。适逢星期放假日。清祺一为回乡省亲。二为参拜圣母。三亦自可大快朵颐。凑巧亦乘该轮回乡。讵知险葬鱼腹。在沉船之初。满船乘客惨呼救命之声。耳为之聋。继即纷纷堕海变成鱼鳖腹食。随波而逝。清祺落水之后。胆战心惊。自知末日将临。虽略谙游泳。然在惊凛之余。旋亦被

佛教点蜡烛送友人开悟故事

巨浪卷沉。片刻间复浮起水面。顿感身受巨物负载。注目一视。觉此身仰卧在龟背上。龟身大似圆桌。口大如盆。头大如斗。骇极而号。自思不葬身鱼腹。亦必受此巨龟吞噬。然人急智生。为念君子不受眼前亏。急翻身入水。至此意识已近昏迷。又感无力挣扎。只好付之天命而已。少顷复略感清醒。恢复神志。张眼四顾。可望青天。口鼻亦

自省佛教故事

得呼吸。始觉此身又浮水面。似仍有物负载。如乘浮然。急视究竟。身仍仰卧龟背。即起而翻身伏抱。瞥见龟背雕刻“益源号放生”等字迹。方悟幼时曾闻及乃父放生龟之故事。顿时由悲惧转为而喜慰。自信龟来救己。断不噬我。精神为之一振。双手紧抱甲背。任其所之。口中诵念佛号。祈求天地神祇保佑。当时。灵龟悠然鼓动四足。如荡桨然。与狂风骇浪斗。未几近岸。清祺一跃上浅滩。三五步即到无水之处。回顾灵龟尚浮于水面。乃急合掌拜谢其救命之恩。而灵龟似解人意。竟昂颈叩首似答礼然。口开足摆。喁喁有声。似表示喜极之意。然后转逝碧波深处。而不见其形影。岸上居民闻风来集。有向清祺道贺者。有划渔船捞起十余人未沉没者。查诸生还之人。俱属孝子贤妇。及行善布德之好人。可见天佑善人。并裕仁者之后。益可信也。从此林家一族行善益力。乡党多受感化俱皆为善。先是林老有星相家卜其寿可届杖乡。竟然直至八八米寿无病善终。子孙繁衍。现为当地巨族。有到其地者。请访之。自可证实其事。当地父老至今犹津津乐道。至于海龟本来是水族蠢物。竟能知恩图报。此亦天地神祇使之也。人为万物之灵。若有人不知行善。不晓报恩。不及蠢物多矣!多愿世人知恩报本。去恶行善。必受庇佑而得善报也明矣。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5500.html

以上是关于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父救龟命 子免海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133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