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读书」李士谦乐善好施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24 00:3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读书」李士谦乐善好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读书」李士谦乐善好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士谦乐善好施

隋朝时代。有一位虔诚的佛教居士。姓李。名士谦。天性很孝顺。自幼丧父。在

佛教育故事app

他母亲去世以后。三年丧服期满。就捐舍自己的私

佛教故事经典集

宅为寺院。并且从此立志不再做官。李先生终生没有饮过一滴酒。没有吃过一块肉。行为是如此的端正。口业也十分清净。从来不说有关杀害的言论。他继承了祖上巨大的遗产。所以家中很富裕。可是他的私生活。比较穷人还要节俭。穿的是布衣旧衫。吃的是粗茶淡饭。终日以救济无衣无食的穷人为急务。邻里中有因丧事无法殓葬的。他施以棺木。有兄弟分财不均而争讼的。他就出钱补助不足的一方。以致感动他们兄弟惭愧而互相推让。也都成为善人。有一天。看见贼在他的田中偷割稻谷。他不但不喊捉贼。反而不声不响的避开。人家觉得很奇怪。他解释说:‘俗语有言:树树要皮。人人要脸。人谁不要脸皮呢?人谁自愿作贼呢?都是因为天灾人祸。迫得没有办法。应该宽恕他呀!’后来贼知道李先生这样的仁慈。也被感动得革面洗心。从此不再做贼。成为善人。有一年荒岁。很多乡人无法生活。李先生拿出家中的存谷数千石。统统借给行将断炊的穷人。到了第二年。因为还是歉收。以致上年借谷的人。都无法偿还。到李先生的家中去表示歉意。但李先生并不向他们要求偿还欠谷。还招待他们在家中吃饭。当众把乡人们借谷的债券。完全烧为灰烬。对他们说:‘我家中的存谷。本来是预备救济人家患难之用的。并不是想囤积图利。现在你们的债务已经了结。希望你们不要再放在心上。’过了几年。又遇到了大饥荒。李先生出尽了大量的家产。办理大规模的施粥。嗷嗷待哺的饥民。赖以救活性命的。不下一万多人。第二年的春天。李先生又施出大批的粮种。分赠给贫乏的农民。有人对他说:‘李先生。你救活了很多人。阴德实在太大了。’他回答道:‘阴德的意义。好比耳鸣一样。只能自己知道。别人是听不到的。现在我做的事。已经给你知道。哪里还谈得上阴德呢!’后来李先生的子孙很发达。人们都认为是积德的果报。可是当时也有人不信佛教因果轮回的道理。认为普通书籍上都没有因果轮回的记载。李先生对他晓喻说:‘孔子赞易。也在文言中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见儒书上也有因果的道理。至于轮回的事。史册古籍上记载的也很多。例如鲧为黄熊。杜宇为鶗【鶗ti:即杜鹃鸟。】鳺【鳺gui:即子规。俗称杜鹃鸟。】。褒君为龙。牛哀为兽。彭生为豕。如意为狗。黄母为鼋。宣武为龟。邓哀为牛。徐伯为鱼。铃下为鸟。书生为蛇。羊祜的前身为李家子。这不都是轮回的证明吗?’那人又反驳道:‘如果说人的后身。可能堕落为禽兽。那么松柏的后身。为什么不会变成樗栎呢?’李先生解答道:‘轮回的升沈。是由于心而作。松柏等植物。是没有心的。岂可与人等动物。混为一谈。’那人又请问三教的优劣。李先生说:‘佛教好比太阳。道教好比月亮。儒教好比天空中的星星。’那人听了这番高论。觉得很有道理。不禁心悦诚服。李先生在六十六岁的时候去世。地方上人听了噩

佛教爱情故事的小说

耗。都痛哭流涕的说:‘为什么我们不死。而李先生这样的大善人。竟去世了呢!’当时参加送葬的。有数万人之多。我们看李先生的一生。因为深明佛理。所以在家能孝亲。在社会上能力行善事。他把大部分的家产用以布施穷人。毫无求名邀功之心。像这样实行六度万行第一的‘布施波罗蜜’。真已达到了‘三轮体空’的地步。其程度已至菩萨的境界。决非普通凡夫所能及。尤可贵的。他还博引历史上轮回报应的事实。破除世俗‘断’‘常’

佛教经典因果故事大全真实

的邪见。足以警醒千古的痴迷。难怪他去世的时候。地方上的人都要同声痛哭。真可说是生荣死哀。(取材自隋史

寻找佛教佛陀传奇故事

李士谦传译语改作)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7148.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李士谦乐善好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122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