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孔子」体恤父母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22 00: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孔子」体恤父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孔子」体恤父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体恤父母

「孔子」体恤父母
「孔子」体恤父母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

佛教故事牛和爷孙

33">至圣先师孔子。他有个学生名叫曾参。在当时很有名气并且受人尊敬。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的人。 有一次。曾参在田里工作。可是他一不小心。把一个瓜的

佛教故事不管他让他去吧

根给挖断了。正好他的父亲看见了。就很生气地说「这个瓜的根被你挖断了。这么一来。就不能再生长了。」他的父亲是个性情急躁的人。一气之下就拿起一根棒子。拼命地打着曾参。口中还骂「打死你。看你以后会不会小心点!」父亲的棒子一次次地落下。痛得曾参无法忍受。而几乎昏了过去。可是曾参仍然故意表现出一点都不疼不痛的样子。他心里想「我做错了事。本来就该接受处罚。如果我不支撑一下。父亲看见我倒下了。以为我被他打伤。心中一定会哀伤。所以我还是支撑一下。以免父亲难过。」而他的父亲看见曾参脸上还表现出愉快的样子。气也消了不少。心里想「还好刚才我没有太用力。否则真的打伤了他。我可就要难过、伤心了!」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并没有称赞曾参的忍耐和孝顺。而说「当儿女的人。一定要有智慧。当父亲用小棒子打你。只是轻轻地打。他是在提醒你、教训你犯错。当儿女的应当接受这种处罚。可是。如果父亲拿了一根千斤重的棒子来打你的时候。就不应该接受了。」学生们听完孔子说的话。都很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呢?」孔子

佛教国画故事图

就告诉他们有两个理由「你们想想看。天下哪有不爱子女的父亲。如果父亲生气了。处罚儿女。这是一时的忿怒。他们并不是有心要打伤孩子。如果孩子被打伤了。他们就会很难过。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儿女也应该为父母的名声着想。如果一个孩子。在父亲的生气下被打伤或打死了。在别人眼中就会责怪这个当父亲的人。」所以。孔子认为曾参的这种做法。并不算是真正

佛教故事如何长得美

的孝顺。 后来。孔子的教训。传到曾参的耳中。曾参知道自己的做法并不正确。就到孔子的面前说「老师,以后我都会以你的话来当作原则。这样才不会再做错事。」 曾参不但体谅他父亲的处罚。对于老师的教训。他也牢牢地记在心里。后来他果然知道怎么去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在当时。就被很多人称赞。 其实。小朋友一定也常有不小心做错事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处罚。我们也应该接受。但是。如何像孔子说的。要有智慧去接受处罚。这就是小朋友要听从学校里老师教我们的。每个小朋友。都必须知道一件事「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这个意思就是像孔子教训学生所说的第一个理由一样。 所以。为了不让父母伤心、难过。我们应该好好地做个听话、少做错事的人。不要让父母有处罚的时候! (摘自《孝悌百喻故

老挝佛教的故事

事》)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9745.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体恤父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孔子」体恤父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102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