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第十一回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十一回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
话说妙庄王与妙善公主。毕竟是情关骨肉。所以忍心将他发往灶下受苦。原想使她受此磨折。回心转意。顺从自己的主张。不料这位公主。立志坚决。情愿身体上受尽苦恼。却始终不改变修道的信念。她自从发往灶下之后。清晨起身之后。便去井中汲水。虽然力量不够。还是勉强做去。直到一七石缸水汲满。日已停午。便去淘米烧火。午饭之后。再拿了刀去劈柴。到规定的柴劈完。早是日暮时分。又要去淘米烧夜饭。一日之间。却没有一点的闲暇。照这么繁重的工作。就是年青的壮汉。也必然感到痛苦。何况她是个骄弱的公主呢?不消说要腰瘫背折。力尽筋疲了。这么一来。她果然不似灌园时可以按时做她的清课。但她坚决的信心。又怎会因此磨灭。于是她熬忍著身体上的痛苦。在晚饭之后。燃起一炷清香。一方面取过麻皮编织草履。一方面却一念诚心的念佛。到夜深了才就草榻上安眠。第一天如此。在灶下执役的下人们。还以为她是一鼓作气。勉强忍受。不足为
孝文化与佛教的故事
奇。以后却见她每日都是如此。不荒不怠。大家不觉都敬佩起来。很可怜她的处境。就是妙庄王派来监察她的宫
佛教故事生音目连救母
女永莲。也向她表十二分的同情。大家既然一致同情于她。自然不再冷看。你去帮她汲水。我去替她劈柴。争著帮她去做事。不料那位妙善公主。却又生就的古怪脾气。一一将她们谢绝。她只说我因为得罪了父王。端的论罪时。就死犹轻。幸父王开格外之恩。贬我到此间罚作苦力。已属万分从轻。若还不肯自己去做。要借重他人。莫说对不起父王。也
佛教中关于诚心诚意故事
对不起天地。更对不起自己良心。此事断断乎使不得。我应做的事。还得我自己做的好。你们众位的厚爱。我只有感激于心罢了。永莲等劝道:‘公主的话也自有理。但公主一心礼佛。平日朝夕都做清课。如今一天到晚。只忙了汲水劈柴等事。再没有余暇及此。修也有修的时间。我们因此愿替公主分担这些杂务。等公主好腾出功夫来礼佛修道。早成正果。那时我等也要叨公主的化度。公主可以不必坚执了。’妙善公主闻言喜形于色道:‘善哉善哉!看不出你们倒也具有夙根。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礼佛修道只在一颗心上。心上若是虔诚向佛。就是不诵经不礼忏。也终会得到感应。要是心不向佛。虽然做尽许多诵经礼忏的形式。也决不会见功德的。我如今虽然没有空闲做形式上的课诵。但一颗心却无时
佛教故事活在当下
无刻不在佛祖左右。故那些杂务。尽管由我自做。不劳你们费心。至于你们真心向佛的话。大家可依我刚才的话做去。自然迟早会有感应的。’永莲等见她如此坚执不从。当下也不好再去相强。只得由她。暗中却商议了一个方法出来。等妙善
佛教故事 一切都空
公主睡觉之后。大家瞒著她。将缸中汲得满满。木柴也替她劈碎捆好。只剩淘米烧火等轻淡的事让她自已去做。妙善公主第二天起身。正就井中汲了一桶水想去倾入缸中。不料那七石缸中清水已满。心中很觉奇怪。再到柴场上一看。应劈的柴。也完全劈端整了。她便向灶下执役的男女问道:‘缸中的水是谁汲的?场上的柴是谁劈的?快快说来。切不可增我罪过。’那班人却一个个都说我们恰才起身。谁也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就算要做的话。也没有这般的飞毛快手。在片刻之间。就能了当这许多的事。此事端的有些奇怪。难道御厨中出了甚么神灵不成?众人七张八嘴的说著。那位宫女永莲。却乘机进言道:‘公主啊!婢子倒有个见解。这些事并不是谁替公主做的。也不是甚么精灵。只是公主诚心礼佛。佛祖鉴于公主一片丹忱。故特施法力。暗中帮助公主也未可知。我等只要静观以后。倘然每天都是如此。那么一准就是佛力护佑无疑。’妙善公主一听此话。也点头称是。不免口宣佛号。表示申谢的意思。她现在水不消汲。柴不消劈。日常做惯的事。倒有两桩吃重的放开了。时间的闲暇。也就多了。但她却并不将这闲暇的时间去诵经礼佛。还依准了妙庄王吩附。有了闲暇。便编织草履力行不辍。那许多执役的人。因此益发尊重她的能够守信义。端的当如来佛一般的看她。自此以后。每日背地里替她将汲水劈柴的苦工做去。在妙善公主每日见是如此。也只当真的是佛祖法力。故除了诚心礼佛。报答护佑之外。其余的事。一概不去问她。你道她是聪明伶俐的人物。对于这一点小小机关。如何竟猜不透呢?这都是心只在佛。并不旁骛。一听了永莲之言。不再疑心到别处。故没有察破她们的设计。妙善公主有了这么的闲暇。对于灶下的一切。自然更是十分注意。凡是富贵人家的灶下。暴殄的天物。自然不免。何况是王家的御厨呢?她见了杀鸡宰鸭的那种惨状。恻然心悯。必替念上百十来遍的往生宝咒。又见她们对于米粟不知宝贵。一方面用善言劝化大众。使以后注意惜谷。一方面又将他们所抛弃的败粟冷饭。收拾起来。霉腐的淘漉干净。放在日光下晒干。然后用布袋盛好。稻草上的剩谷也一般的加以收藏。这也算了她日常的功课。光阴易过。转眼之间。她执炊灶下。忽忽已是一年。妙庄王也时常召监察她的宫女永莲问话。无奈那永莲已受了公主的同化。两人已心心相印。自然一味庇护著她。那里肯说她半句坏话。妙庄王听了。心上虽不以为然。但见她能耐得恁般劳苦。没有怨忿之心。倒也不免有些佩服她的毅力。惟有付之一叹。他已明知前次的希望。是永不会成为事实的了。但终究还有些看不破。趁著元宵佳节。宫中闹花灯。长次两位公主入宫庆贺的时候。叫他们再去善言劝导她一番。看是如何。这也不过是尽人事罢了!二位公主奉命之下。便到妙善公主的卧室中去。姊妹相见之下。自有一番契阔。然后渐渐的谈到正文。妙善公主不等两个姊姊开言。便先说道:‘两位姊姊的好意。小妹一概都知道的。只是小妹立志已决。自不能中途改变。如其两位姊姊端的见爱。看在同胞分上。只求在父王面前添句好话。求父亲如了小妹修行的夙愿。拨个寺观给小妹做梵修之地。那就感激不尽。这场功德胜造七级浮屠。还望两位姊姊成全。’妙音、妙元两人见她如此说法。明知劝不醒她。多说也是没用。便略略敷衍了几句。告别出来。见过了妙庄王。将前事告诉一番。临了妙音公主反劝妙庄王道:‘依孩儿看来。三妹妹是不会回心转意的了。她到底也是父王亲生之女。如其使她在灶下杂作受苦。倒不如成全了她的志愿。竟让她去祝发空门。或许她生有宿根。将来竟会得成正果。万一果能得道。与父王也多少有点好处的。’二公主妙元也是一般的从旁相劝。不由妙庄王不回心转意。当下摇了摇头。接著说出一番话来。正是 精诚能感格 金石亦为开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2496.html
以上是关于第十一回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第十一回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