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
话说妙善公主将园中整理清洁。时届停午。耳边厢一阵悠悠细乐之声。随风送到。接看又是一片融和笑语之声。知道他们来了。本来就想迎上去接驾。后来心中一动。想起刚才妙庄王说过。有两位驸马同来。男女有别。昧然出去相见。倒觉不妥。且看两位驸马是否同来。再作计较。于是就在僻静之处站定。暗中观瞧。只见一队宫女奏著细乐前导。妙庄王居中。大公主妙音。二公主妙元各携著驸马的手。依次随在后面。再后面便是一班从人。看他们一个个都是满面春风。喜形于色。妙善公主不觉微微吁了一口气。暗想人生上寿不趟百年。这种荣华欢乐。能够享得多时?到头来都是
佛教故事甘露
一场空梦。又何苦呢?当下她见两位驸马果然同来。便一转身回到佛堂中去。再也不肯出去相见。我且按下不表。再说妙庄王带了一班人。一路向逍遥阁而来。却不见妙善的影子。起初以为她总在阁上相候。不料到了阁上依然不见。只有保姆一人接驾。妙庄王在阁上坐定。两位公主驸马也赐了坐。才开言向保姆问道:‘妙善往那里去了。缘何不来见我?’保姆与妙善公主相处既久。知道她的脾气。便答道:‘三公主本则早在园门候驾。后来因见两位驸马同来。因避男女之嫌。这才躲开去的。’妙庄王道:‘胡说。这分明是伊目无尊长。故意规避。两位驸马是自己姊夫。相见也该的。难道就能够永远避面么?快与我去将她传呼到此。若再如此装模作样。我就著人来抓。’保姆听了。如何敢道个不字。连连答应。连跌带撞的奔下逍遥阁去。直到佛堂。将前话向妙善公主学说了一番。起初妙善还坚执著不肯去。经保姆再三苦劝。情知也躲不过。只得硬硬头皮。跟著同走。到了逍遥阁上。参见过父王和两个姊姊。妙庄王又叫她过去和两个姊夫见礼。这一来真把妙善公主窘得无处藏身。勉勉强强的各下了一礼。就退在一旁。她又将阁上四下一瞧。只见共排著四席。居中一席自然是妙庄王。下回上首一席是大驸马兴大公主并肩坐看。下首一席是二驸马与二公主并肩坐著。最下一席却一般设著两个位置。却是空著没人坐。她心中免不得狐疑万种。正在独自猜详。忽见那妙音公主扯了妙元公主。一同走到自己面前。开言说道:‘好妹妹。我们自从分手之后。时常记惦著你。又闻你忤了父王的意旨。被贬谪在这园中受苦。今天相见。果然清瘦到如此地步。这虽说是父王的加罪。算来到底也是你自取的啊!你想人生在世。为著些什么?荣华富贵人家求还求不到。你有了却不要享。岂不是愚蒙透了么?况且男婚女嫁。这是礼上应得的。如何可以违背?你看我和你二姊姊。现在不是享尽闺房之福么?别的不说。就是同来同去。同息同游也就够人艳羡。这不仅作了一个人应当如此。你不看那梁间的燕子。岂非也是双飞双宿的么?’说到这里。妙元公主也接口道:‘是啊!大姊姊的话。说得一些也不错。我们且将眼前的快乐丢过不讲。传宗接代也是必然要的。倘使世间女人都和三妹妹一般见识。人类不就要因而灭绝。那时还成什么世界?父王的希望也就在于这一点上。故今天也替三妹妹设下了一个双坐的席儿。你就去坐了末席。虚左以待乘龙客罢!
大象驮猴佛教故事
好妹妹。你看在我们两个姊姊面上。也不能再使性执拗了。’说完。妙音、妙元各牵著她一条臂膊。想送她入坐。不料妙善一听了两位姊姊如此一番说话。不觉心头乱跳。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现在又见她们动手来拉扯。急得她双手一阵乱摇。连吁带喘的说道:‘二位姊姊且休动手。听小妹一言。两位姊姊的话固然是不错。但是对寻常人说的。也就是世俗的见解。却决不是对于修真学道之人说的。世俗之人看不破的荣华富贵。因为看不破。就人人都想享受这荣华富贵。于是倾轧争夺。甚至狡谋暗算。不屑拼死的去争求。争夺得到的。又是百无一二。就算争到了。又能有几时的享受。转眼都成为泡影。又何苦损德败行的争夺?那些争不到的呢?就寡廉鲜耻无所不为。一切劫夺盗杀的事。都从这里边产生出来。造下弥天的罪恶。可见荣华富贵这四个字。实是迷人灵台的毒雾。闭人聪明的魔障。也就是沉人的苦海。一堕其中。永不能自拔。惟有佛门广大。佛法清静。打破一切魔障。使人澄心绝虑。一念归真。可以修成正觉。六根清净。无人无我。无相无空。永远得大自在。然后发慈悲愿。为众生说法。救度世间一切苦厄。使同归极乐。惟我佛祖能够与天地并寿。这就是不慕荣华富贵的善果。小妹因看破了这些机关。故而才立志皈依我佛。决不再堕尘世的魔障业缘。却并非敢故违父王的意旨。两位姊姊一片真心好意。小妹只有铭诸心版。多替两位姊姊祈福罢了。至于那一席委实不敢僭坐。一则不成体统。二来小妹生来即茹素。向未开戒。席上都是荤腥滋腻之品。断断不敢下箸。请二位姊姊坐了用酒。待我来侍候父王就是了。’妙音、妙元二人听了她一篇玄妙的解释。似乎含著讽刺。心上都有些不悦。即便各各回坐。那位妙庄王本来已带著几分怒气。却未发作。如今听了如此说法。不由将案一拍。骂声‘我把你这不识抬举的贱骨头。你情愿做下作货。倒也罢了。不合造出这一派胡言乱语来惑人。还敢当面冷嘲热讽的。连自己生身的父亲和两位同胞的姊姊。也一同骂在里边。好一个真学佛的公主。你几曾看见无父无君的人。到得极乐国成得活佛来!’妙善公主道:‘父王息怒。孩儿斗胆也不敢犯上。刚才的话委实从至诚中所发出来的。不料触怒了父王。该死之极。还望
佛教故事寓意
恕罪。待孩儿侍候父王饮酒。替父王上寿。妙庄王怒冲冲的瞪了一眼道:‘谁要你这不识抬举的贱骨头假殷勤。不把我气死就够了。提得到上寿吗?’便命左右取了百结鹑衣。褫了随身便服。使她换上。连鞋袜也不准穿。从今日起。发往灶下去充执炊婢女的工作。每日
佛教故事心开路就开
要汲满一七石缸清水。劈两担硬树木柴。一切淘米烧火的事情。都要一身担当。不准他人帮忙。另派一名宫女随时监察。如有差池。或有偷懒情事。即用皮鞭责打。中间如有闲暇。还
老梁说佛教真实故事
得编织细草芒鞋。不得有丝毫偷闲。当时妙庄王打发过了妙善之后。方才与两位公主两位驸马。开樽饮酒。你道这位妙庄王如何这般忍心。用此惨酷手段去对付亲生女儿?这是他一则在气恼头上。不免责罚的过分些儿。二来也有他的用意。他以为妙善充灌园的职司。痛苦尚轻。故还能安之若素。并且空闲时间也多。一有空闲就不免诵经念佛。所以才如此发放。一方面使他受到极度的痛苦。易生悔悟之心。一方面使她一天到晚。不得须臾空闲。白日里做劳苦的工作。到晚神疲力倦。睡眠休息。再没有诵经礼佛的机会。使与佛逐渐脱离。自然不再会执迷不悟了。可是妙庄王这一番的心计依然是归于失败。正是立志如金石 宁为挫折渝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2748.html
以上是关于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第十回 祝寿筵前畅言旨妙 再贬厨下杂作苦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