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维摩诘居士的布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虔诚。有一天。他正好去听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奋勇去探病。因为他既年轻又有智慧。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维摩诘居士言词犀利严正。所以我对他很敬畏。有一次我家设宴供养沙门、婆罗门及外道行者。又布施给贫穷残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时间展开布施会。当时。维摩诘居士从我家门前经过。告诉我:‘这样不是真正的布施。’”善慧问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维摩诘居士说:“应该要法施。只有财施还不够。”善慧又问:“如何才能达到法施?”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摄智慧起舍心。”“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们要发心于道。以道心起慈心。慈就是与乐。常常给人快乐。不起分别的付出。使众生快乐也就是发菩提心。其次。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既发菩提心。就会想如何才能救度众生。这一念就是大悲心。只要众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设法去救助;看到众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众生快乐。不只是要给予物质或使其心安稳。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这才是永远的布施。不只我们应发大悲心。令众生快乐。还要启发众生。保持这分大悲心。让他们知道投入、布施。才能得大欢喜。 有句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更快乐。”如果能引导大家以正确清净的心念去付出。就会得到永远的快乐。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知足快乐。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不是没钱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财产多就会快乐。苦乐是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定。若能安贫乐道。则时时知足也很快乐。这就是正法。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确的观念。内心常常充满喜悦。不只自己快乐。还能影响别人。让别人也欢喜付出。同享快乐。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143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维摩诘居士的布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维摩诘居士的布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