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拜自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拜自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拜自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
藏式佛教的故事
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感悟: 进入佛寺礼拜佛菩萨。一般都是有所祈求。求升官。求发财。求升学。求寿命。求健康。求平安。求婚姻。求子女。求智慧。等等等等。大家烧高香、上功德
剑雨里的佛教故事
、行大礼。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均诚敬而为。无有差别。有的不远千里万里。有的
佛教中的一个故事
甚至五体投地等身而拜。叩名山、礼诸佛。令人感佩! 善男信女所求是否遂愿。个人自知。如愿者。兴高采烈。叩谢佛恩;差强人意者。意趣寥然。默而不语;未
西游记佛教故事简介
遂愿者。后悔失落。多有怨言。甚至信口谤佛之言。 其实。遂愿与否。与佛无关。不劳谢之。不用悔之。不可怨之。尤不得谤之。 佛也是人。不过是觉悟了的人。如祈求者。以诸佛为神祇。求佛庇佑。自然无功而返。你之所拜。乃泥塑木雕。其焉可赐福?就是佛菩萨现身亲临。你之所拜也无非是“人”。何来神通法力?唯有懂得拜佛求福之理。方可蒙佛加被。所求遂愿。 进入佛寺。首先所见一般是弥勒菩萨。然后是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大伙礼拜之前。应知拜佛是什么、如何拜佛。 拜佛就是以佛为师。见贤思齐。 弥勒菩
佛教故事蛇女
萨满脸含笑笑天下、大肚能容容世间。我们拜他。就是要向他学习。扩充心量。无限包容。所谓量周沙界、心包太虚!量大福大。若能像弥勒菩萨心量广大。岂会求而不得?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观世间之音声寻声救苦。无量劫来无有停息。拜她。也是向她看齐。无私无畏。慈悲济世。如此。求男求女求眷属、求福求贵求长寿......自然美梦成真。 地藏菩萨。法界第一孝子。以法界众生为父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拜他。就是要打开心地宝藏。孝行天下。普度苍生。我等效法地藏。只要做到孝亲尊师。就是福报无边;若能孝顺众生。更是福与天齐。 释迦牟尼佛所在殿宇乃大雄宝殿。亦即佛陀本法界第一大英雄。弃国捐王。苦修得道。但为众生离苦得乐。真壮士、英雄。拜佛陀。要拜出我等英雄本色、壮士风采。舍离爱欲。一心为人! 阿弥陀佛。光明、智慧、长寿之化身。拜弥陀。要去除心中阴霾。恢复光明本性;去除愚痴蒙昧。恢复智慧本怀。 所以。菩萨说。求人不如求己。 一者所求要正当。损人败德之求。非但不能遂愿。还会招感报应。 二者所求要切实。脱离实际之求。亦为贪痴之欲。同样不可如意。 三者无需舍近求远。家中父母妻儿、单位领导同事、周围亲朋戚友乃至冤亲债主。都是诸佛。尽忠职守、演好角色、做好表率、化解怨结。定当福报增长、时时吉祥。 四者无需舍己求人。不求自己求他人。缺乏自信。枉失良机。求己就是以圣贤为师。忏摩以往。发愿当来。洗心易行。改往修来。所做至诚。亦无退屈。如此。俨然新佛出世。何愿不得;诸佛菩萨加持、天龙善神护佑。祥音不辍。前程光明!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444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拜自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拜自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