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窥基 (三车和尚 百本疏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玄奘」窥基 (三车和尚 百本疏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窥基 (三车和尚 百本疏主)
窥基 (三车和尚 百本疏主) --------------------------------------------------------------------------------高僧大德的故事 加入时间:2007-12-28 10:45:07 点击:444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长安慈恩寺里埋头译述。发誓要把蕴含至大至深智慧的佛法传遍中土。然而有一件事情始终让他牵挂。寺里的经籍箱堆箧叠。而人的肉身终归毁坏。唯有薪火相续。找到聪慧的后生。才能使弘扬佛法的事业不至一旦而废。可是。庙堂之上。庸器居多。难以为任。所以。他时常漫步长安街头。慧眼炯炯。 一天。他在闹市之间。看见一位魁梧少年。眉清目秀。安详而行。蓦然间若觉似曾相见。前缘有识。又回想起在印度计划回眼程时。曾在尼犍子占得一卦。说他东归必得哲嗣。便连忙打听这少年家世。原来是当朝开国公尉迟宗的公子。玄奘感叹道:“如此灵慧的孩子生在将门。不可思议!也是有缘。我的衣钵可以传下去了!”即刻前往国公府拜访。尉迟宗想知法师来意。虽然不忍骨肉分离。但想到一代高僧如此器重。也颇为得意。那时代。佛教不仅是清庙净僧的空寂之事。还是一种普遍的信仰。鲜活的事业。所以虽贵为国公。一见大法师钟器儿子。怎会不高兴呢?便答应了玄奘的要求。还说:“小儿是有些不同。他母亲见月轮入腹。就怀上他。从小就不爱耍枪弄棒。一读书就精神抖擞哩!只怕这孩子脾性倔强。难以教化。”玄奘双手合什。道:“窥基资质聪颖。终成大器。非您老生不出来。非小僧莫能赏识。”说罢拉起徒弟飘然而去。这年窥基年方十七。 窥基由贵族公子削发为僧。在当时非常轰动。长安一带的人都称他为“三车和尚”。相传他开始死活不肯出家。除非玄奘答应他三件事。即不戒女色。不戒荤腥。不戒美食。不料玄奘欣然应允。用三辆马车满载歌妓美食这些窥基享受惯了的东西。带着窥基回寺。据说玄奘想先把窥基领进佛门。然后再灌注佛家智慧。使之渐渐破除欲障。后来窥基被弟子们问及此事。淡淡一笑。说:“我九岁时就失去母亲。逐渐疏远世俗。再说。慈恩寺里恐怕也无处安放这三车东西吧?”于是弟子敛心。决意摒弃道听途说的虚妄。 窥基果然不负玄奘的期望。博闻强记。思辨锐利。人人叹服。过了几年。他奉诏跟从玄奘翻译佛典。玄奘一边译。窥基一边记。师徒俩相互析难解疑。在清寂的佛堂里度过了许多虔诚的日子。 一天清晨。长安城中另一座名刹。西明寺的大钟轰鸣。测法师要升座说法。钟声也惊动了师徒俩。听说测法师要讲解《唯识论》。不禁相视而笑。因为他们刚疏通这部珍贵的经典。待他们赶到西明寺道场。却发现测法师在莲花座上娓娓而谈。释义圆融。听众无不交口称赞。窥基十分羞愧。沾沾自喜之心顿时灰飞烟灭:“竟有人无师自通。其悟境实在高我一头。”当然他并不知道测法师曾经向慈恩寺译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5310.html
以上是关于「玄奘」窥基 (三车和尚 百本疏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玄奘」窥基 (三车和尚 百本疏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