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膏肓之病何来由 冤魂讨债暗做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晋景公」膏肓之病何来由 冤魂讨债暗做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膏肓之病何来由 冤魂讨债暗做祟
转载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已经是一句成语。然而它的来源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据《左传·成公十年》和《史记》晋世家、赵世家有关文字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十分怕人。 他梦见一个恶鬼向他报复、索命。这个恶鬼披头散发。那头发从头顶一直拖到地上。样子非常吓人。恶鬼不断地跳着脚、拍着胸膛。气愤地叫着:“你错杀了我的后代。使我断子绝孙。很不仁义、不道德!我已经请求上帝。得到他的允许。向你索命来了!拿命来!”恶鬼不依不饶。一路追赶着晋景公奔跑。晋景公关上一道道大门。恶鬼在后边就把一道道门砸开。沿途撞坏了宫殿的大门、二门。并且进入寝
佛教故事花卷
殿内
佛tt的佛教故事
室。把内室的门也弄坏了。晋景公吓得急出了一身冷汗。大叫一声从噩梦之中醒来。 晋景公立即召见著名的桑田巫。让他占梦。断吉凶。巫
评书佛教感应故事
这个行业在先秦时期是很显赫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一个“巫”字就是很明显的招牌。所以上至国家的战争、灾害、祭祀。下至平民百姓的婚丧嫁娶、治病寻物、动土解梦都要请巫师占卜。 桑田巫由于最灵验。且声名显赫就被晋景公召进宫。桑田巫经过龟占筮卜。得出结论:“赵氏孤儿的祖先为祟”。并且预言晋景公将为此而丧身。 “主君吃不上新的麦子面了!” 桑田巫的一个断语吓得晋景公魂不附体。成了挥之不去的魔咒。时刻困扰着晋景公。 原来二十多年以前。晋景公的先辈晋灵公昏庸无道。在宫里筑了一个高台。让人在上边用弹弓打人。以此取乐。他还经常滥杀无辜。谁提意见就杀谁。大臣赵盾几次进谏。不仅毫无作用。而且还险遭陷害。被迫出逃避难。在赵盾还没有走出晋国国境的时候。他的同族人赵穿杀了晋灵公。这件事经过晋成公。再到晋景公已经二十多年没人提起。也没有人怪罪了。可是新上任的司寇屠岸贾与赵氏有仇。他要借机报复赵氏、消灭赵氏。于是就召集人围攻、族灭赵氏。因为赵盾的后代
佛教关于三皈依的故事
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属于当朝国君晋景公的姑母。所以赵氏孤儿得以幸免于难。多年之后。晋景公做的这个噩梦就是因此而起。 为了“破解”这个噩梦。尽管晋景公恢复了赵氏孤儿的世卿地位和封地。但是桑田巫给他下的“死刑判决”却
佛教的厨师故事
难以更改。 晋景公并不愿甘心等死。听说秦国有一个名医叫“医缓”。善于诊病、疗疾。于是就派人到秦国请医缓来诊治。 秦国名医医缓还没有来到的时候。爱做梦的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有两个俗称“二竖”的小男孩在他的肚子里做祟。一个小男孩说:“听说秦国的医缓是一个名医。他带来了针药给晋景公治病。有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我们往哪里逃好呢?”另一个小孩说:“不用怕。我们在晋景公的肚子里。躲到心脏的脂膏下面。藏在横膈肓膜之间。在这‘膏肓’要害之地。再有名的医生也奈何不得我们。” 不久。秦国的名医医缓来到了晋国。他经过察色按脉。细心诊断。不住地摇头叹气。 晋景公焦急地问医缓:“寡人的病情怎么样?” 医缓说:“您的病在心脏的脂膏与肓膜之间。疾病处在这‘膏肓’要害之地。用艾灸灸不着。用针刺也刺不到。使用汤药治疗。也很难使药物到达这个地方。硬性治疗。不仅不容易奏效。而且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实在难以治疗。还是慢慢地注意生活调养吧。” 晋景公听过病情分析之后。很佩服医缓诊断的准确性。称赞医缓是难得的良医。他让属下给医缓置办了厚重的礼物。把医缓送回了秦国。 此后。晋景公遵照医缓的嘱咐。注意生活调养。慎起居。节饮食。远女色。日子一天天过去。身体也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化。慢慢地地里的麦子成熟了。 他对桑田巫的话既不敢不信。又不敢完全相信。因为天神与地神的安排他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只有通过巫神才能转达“天机”。 麦子收获之后。他吩咐御膳房赶紧磨面。准备尝新麦。这个过程对于晋景公来说。既刺激。又兴奋。晋景公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麦熟。就要吃到新麦子了! 晋景公想到这里不免兴奋异常。那么。桑田巫的话为什么失灵了呢?他是个大骗子?!他可吓得我不轻呀! 他敢骗我?!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一定要治桑田巫的欺君之罪。而且要让他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于是。晋景公一边传话。召桑田巫进宫。一边准备磨新麦子。要吃新麦子面做的食物。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桑田巫也来到了大堂。晋景公让桑田巫亲眼看到了已经做好的新麦子面。问他知罪不知?还有什么话可说? 桑田巫俯首听命。只好就死。 杀了桑田巫。晋景公心情陡然高涨。而且马上就要吃新麦子面了。他更是兴奋不已。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也真是无巧不成书。晋景公还没坐下。就感到腹部肠鸣不适。必须立即去厕所方便方便。 没想到。这一去就没有能走出来。晋景公一下死在了厕所里。 桑田巫的话应验了。 对于《左传》的这种记载。古人十分相信桑田巫的灵验。今天我们再看这则史料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新认识。 首先。“膏肓之疾”不是非常急迫的疾病。不属于急症。否则。就不会说“不食新矣”。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死。而且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进一步我们可以推断。“膏肓之疾”只是疾病的部位比较特殊。秦国的医缓不能治疗。或者他没有措施治疗。但不等于当时或者后世就没有措施治疗。 再进一步说。晋景公的前期生活调养是有效果的。“膏肓之疾”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也没有要了他的命。“带病生存”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情绪激动。愤怒、狂喜。其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使他旧有的疾病突然加重、爆发。从而导致他的暴死、猝亡。这与他不懂得养生、放任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很有关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说。晋景公之死今天仍然是生动的反面教材。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注意养生。特别不要忘记“带病生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破罐子熬过柏木桶”的例子是很多的。 也有人说。长寿的秘诀就是得一种慢性病。它能教会你善待生命。注意养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7338.html
以上是关于「晋景公」膏肓之病何来由 冤魂讨债暗做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晋景公」膏肓之病何来由 冤魂讨债暗做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