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印祖故事:化闻请藏助检阅,安单法雨理藏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印祖故事:化闻请藏助检阅,安单法雨理藏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化闻请藏助检阅,安单法雨理藏经
光绪十九年(1893年)。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到北京请大藏经。大藏经是朝廷组织刻印的。请大藏经也要向朝廷申请。经过皇帝批准颁赐。法雨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院。
佛教故事人和佛对话
明万历八年(1580年)。建“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郡守吴安国将其改额“海潮寺”。后几经兵火。寺院遭毁。至康熙二十六年(16
印度佛教和圣女的故事
87年)。别庵和尚前来住持。再度扩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御赐“天花法雨”匾额。遂改名为“法雨禅寺”。雍正九年(1731年)又进行大规模扩修。从此殿堂楼阁。规模宏伟。雕梁画栋。辉煌瑰丽。遂成东南名刹。 化闻和尚(1840—1897)名福悟。俗姓张。奉天(今沈阳市)铁岭人。家世贵族。幼年习儒。成年投僧忠亲王(僧格林沁)幕下。因功升监司。清光绪元年(18
佛教因果故事牛的复仇视频
75)航海到普陀礼大士。感宿因。依立山和尚出家于伴山庵。逾年。受具足戒于金山江天寺。七年。北游京都。钦命住持翠微山香界寺。十年。回山省师。继席法雨寺。 这次要请的就是《乾隆大藏经》。清雍正十二年(1734)在北京东安门外的贤良寺开始校勘大藏经文。设立藏经馆。自雍正十三年二月至乾隆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735—1738)刊竣。全藏收经724帙。有钦定入藏典籍54部1127卷。但删除《北藏》收录的32部316卷典籍。采用梨木经板。双面刻字。刊板79,036块。乾隆三十三至三十四年(1768—1769)曾先后奉旨撤毁《开元录略出》等四种和《楞严蒙抄》经板。合计800块。现存73,024块。是
智慧开悟的佛教感人故事
我国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副大藏经板。 名寺加上名僧。请大藏经当然顺利得到批准。不过经还要现印。并且需要细心的人去做检查核对的事情。但化闻和尚身边缺这样的人。他找到圆广寺的住持帮忙。圆广寺因为了解印光大师做事精细慎重。所以就把大师推荐给化闻和尚。经过一段时间。大藏经印好了。还要护送到普陀法雨寺。化闻和尚观察到印光大师道行超卓。就邀请大师一同护送藏经到法雨寺常住。这样大师就离开住了三年的圆广寺到了普陀山。化闻和尚知道大师文化功底和佛学功底都很深。所以就请大师安单于藏经楼。主理藏经。尊为法雨寺首座(首座是寺院四大般首之一。地位次于方丈。德业可做全寺僧众表率。类似现在某领域首席科学家的地位)。大师为什么一下子又能从普通僧人变成首座呢?这当然首先是大师的学问道德修持堪当此任。另一方面。跟时代背景也有关系。过去要想出家。必须朝廷组织考试合格。发给度牒。才能出家。到清世祖的时候。取消了考试发度牒
佛教故事片《出家》02
的制度。人们可以随意出家。这样时间久了。僧人素质越来越差。到清末的时候。一个寺院中出家人能识字的就没有几个。所以象印光大师这样的饱学之士。放到哪个寺院都是宝贝。 大师到法雨寺。环境非常好。二十年来。绝无人客过访。及信札往来诸纷扰。这为大师阅藏修行。成就道业提供非常好的环境条件。大师励志精修。寺众咸深钦佩。以至被称为全山模范僧。 《大藏经》是般若的丛林。真如的府库。一切世出世间诸法的渊海。大师住藏经楼几十年。当然有条件阅藏。有记载说大师三阅大藏。一部大藏阅一遍一般需要三年。不过大师自隐其德。并不承认自己阅过全藏。而以自己眼睛不好为借口说自己没有阅全藏。不过从大师后来教理的深广。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通达来看。肯定没少阅藏。大师读破大藏。完全了解佛所说种种法门的权实。从而抉择选择弘扬契理契机的净土法门。 法雨寺藏经楼藏有新、旧大藏经两部。大师一一进行校正。所有的错误都用朱书另注于旁。民国六年大师同乡王幼农居士到山拜访。曾计划请人抄出来。名叫《印光法师全藏校堪表》。但因事迁延未办。留下了遗憾。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797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印祖故事:化闻请藏助检阅,安单法雨理藏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印祖故事:化闻请藏助检阅,安单法雨理藏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