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只是一念之差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04 00:0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只是一念之差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只是一念之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只是一念之差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惊叹。有二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  龙宫的

佛教住山的故事

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的殊胜。才能得到这一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名为池名。因此人人都称它为阿耨达池。这宝池的周围是用七种宝贝庄严着

佛教故事广播

: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等。池水澄清。共有八种特色。即含有八种不同的糍味。池中并有七色的莲华。无论是什么人。能够有缘来到他这里饮到一掬池中的八功德水。便会知道宿命。”   佛陀率领了五百弟子。运用神足通。来到阿耨达龙宫。各各坐在莲华上。受龙王那美味的供养。受供完后。佛陀令五百上首弟子。各各自述其夙命中的事。于是大家便开始讲他们各自的往事。  在座的五百弟子中。有位是佛陀的堂弟迦耶尊者。他在莲华座上。述说他在多生前。所受的苦报的事实给大家听:  “我在多生以前。是一个卖香的人。那个时候。因为常常亲近大德;所以懂得一些佛理。知道礼敬三宝。知道勤修一切功德。当然也了解善恶的果报。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靠近圣道场

佛教里的违缘故事

地。因此就以卖香为业。贩卖各种名香。后来我的香很出名。无论多远

机智哲理佛教故事视频

的人。也跑来买我的香。所以我的生意非常好。虽然生活过得很安稳。但是世俗的气质。还不能完全断除。、我经不起外境的诱惑;因此犯罪了。  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少女来我的店里选购名香。这

佛教诗句故事

女孩子天生丽质。而且又穿着华丽的衣服。所以更觉得她活泼可爱。她是无心的。而我则在那淫念的作祟之下。伸出了那失礼的手。去握她那尊贵的手臂。当时她看我如此非礼。曾正颜厉色地表示。要我不可侵犯她。好在我有一念悔罪的心。赶紧把手缩回来。可是已经太迟了。就由于一时妄念的生起。罪业已经成立了。等到命终以后。即堕入烧手地狱受苦。  在烧手地狱受苦的当儿。也许是我在生之曰曾经听闻佛法。知道了忏悔。所以正在痛苦之时。我开始发愿忏悔。这以后火就熄灭了。地狱的苦报也尽了。从此就还生人间。虽然很庆幸地出生在人间。但右臂常常如同枯了的木一样。血气不能流通。每一动念。臂就疼痛。做一切事情都感到痛苦不便。我也曾请了许多名医来诊治。吃药和饮水。一点效果也没有。实在是太痛苦了。  这种苦痛经过了许多生世。到后来遇到佛陀在世。才去佛前求医。并出家做了沙门。证得了阿罗汉果。得到了清凉的灭度。得到了永恒的解脱。”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口不论是非。行不介入社会。身不沾恶缘。心不离弥陀;闻而未闻无烦恼。见而不见少是非。事事变化心无住。一心只求真智慧。上善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山在下。地在上。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947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只是一念之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只是一念之差;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1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