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救济乡里 后代显贵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03 00:0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救济乡里 后代显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救济乡里 后代显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救济乡里 后代显贵

明末的时候。桐城地方有一个张老员外。心存慈善。喜欢施舍。有一年。遇到荒收。米价上涨。一些狡猾奸诈的商人。看到这个情形。反而把米粮存积起来,不肯出售。于是。老百姓们没米吃。就起了大恐慌。政府官员向朝廷报告这个灾情。

老梁故事汇印度佛教

却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和拨粮。

张老员外看了这个情形。很是忧急。于是。他就把家里的存米半价出售。为的是让百姓们有米吃。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当然是快乐得不得了。但是。张老员外又想到一般贫苦的人。没有钱买米。仍然在挨饿。所以。他又办了一个施粥厂。受施的人隔天领餐券。统计了人数。煮着大量的粥。按照餐券发送。一日三餐。每餐白粥一大碗。咸菜一小碟。许多人空着肚子来。吃得饱饱的回去。大家都称颂张老员外是个活菩萨。而员外却很谦虚地说「荒年米价比较贵。半价出售是为了怕奸商乘机赚钱。害得大家没有米吃。至于施粥的费用也不多。只要大家都有饭吃。我就觉得很安慰了。」

张老员外不断地将米半价出售。又持续地施粥给穷人。家里的钱也渐渐用完了。但是。荒收的现象不可能马上平复。因此做善事当然不能半途中止。老员外心里十分焦急。他想「我这时候如果把救济的事业停止了。一般贫民就会有饿死的可能。那我当初的救济不就

舍离贪欲的佛教故事

等于白费了吗?救人必须救到底。现在我还有一部分家产。我应该把这些产业变卖了。继续救济乡里才是!」想定了主意。张老员外就去和夫人商量。他的夫人也是十分贤德的。听了他的话。非常赞成。并且说「积存产业给子孙。如果不是积德。万一子孙不成才、没出息。就算是金山银山也会用尽。如果积德给子孙。虽然没有留家产给他们。但是将来如果子孙好。还是会富裕起来的!田地房屋。就由你作主变卖。我也有许多珠宝首饰也一起卖了吧!」员外

佛教故事动漫大全视频

听了。一直称赞夫人。于是。两人卖了值钱的东西。继续做善事。直到饥荒的现象消除了。他们才停止。

张老员外过世后。到了第五代子孙张英。做到了宰相的职位。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继续着父亲的职位。以后的子孙。一代一代都有官职。家中也都有产业。这些都是员外救济乡里的人。所积的德啊!也是因

动物报恩佛教故事

为他的

佛教无量无边的故事

好心。才能让世代的子孙。享受祖先的福份。一代代都发达过好日子。

——摘自《孝悌百喻故事》

历史是一面镜子。爱护后代的父母们。好的教导是我们以仁心、善行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父母所积累的德行才是留给孩子可靠的财富。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2685.html

以上是关于救济乡里 后代显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救济乡里 后代显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08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