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郭子仪」历史上真实的善报故事:郭子仪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27 01:2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郭子仪」历史上真实的善报故事:郭子仪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郭子仪」历史上真实的善报故事:郭子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历史上真实的善报故事: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汉族。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

佛教故事杀妻

史。       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他从小爱读兵书。练武功。无论读书还是习武都刻苦认真。郭子仪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相貌秀杰。他不仅武艺高强、阵法娴熟。而且公正无私。不畏权贵。传说。他20岁时。在河东(今山西)服役。曾犯过军纪。按律处斩。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被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发现。    李白见他相貌非凡。凛然不惧的样子。甚感可惜。他认定此人将来一定会大有造化。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便以自己的官职担保。救下了这条年轻的性命。郭子仪果然不负所望。参加武举考试后。便获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职。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天宝八年(749年)便出任安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他已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这时由于唐玄宗专宠杨贵妃。不理朝政。政治十分腐败。他又在边镇设10个节度使共拥兵49万。而中央禁军不过12万人。节度使后来又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逐渐发展成割据势力。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丰功伟绩】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

藏传佛教巴丁拉姆的故事

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       【高尚品行】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

佛教童话故事插图

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

佛教故事龙树菩萨的故事

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事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       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福报绵长】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有一出戏《打金枝》。反映了他家兴旺热闹的场面。戏的故事是。郭子仪70大寿。全家的人全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儿子郭暧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儿子打了“金枝”以后。

邻居好好相处的佛教故事

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反面人物的下场】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和史思明。最终得到兵败被杀的命运。奇怪的是杀死他们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亲生的儿子——安庆绪和史朝义。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41038.html

以上是关于「郭子仪」历史上真实的善报故事:郭子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郭子仪」历史上真实的善报故事:郭子仪;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74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