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金刚经》持验录之:临终瑞相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金刚经」《金刚经》持验录之:临终瑞相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刚经》持验录之:临终瑞相
一 独目金刚尼
明朝万历年间。归德府城外。有一座水晶庵。庵内有位年老的比丘尼。因为以金刚经为常课。并且自幼失去一目。所以别人都尊称她为独目金刚尼。她天性淡泊。以粗米粗食度日。别人如有馈赠。她都分送给别人。
有一次。她讲经说法。善男信女环集于侧。一位士子问道:“金刚经何以有三十二分?”她答道:“一以贯之。不论儒家佛家。皆是如此。那里分得许多段落?”
她遂说偈:
“佛说金刚妙出群。一言了悟绝声闻。 有人解得金刚意。四八何须逐段分。”
一位和尚问道:“何以称为金刚?”她答道:“金刚是人人都有的。何须如此问?”
她又说偈:
“金刚果信是金刚。百炼千锤永不伤。 粉碎虚空些子在。只今惟见佛毫光。”
又有人间:“师父您通晓佛义。何以不现男身?”她答道:“形体有男女的分
她又说偈:
“男女何须辨假真。观音出现果何人? 皮囊脱尽浑无用。试问男身是女身?”
她的辩才无碍。随问随应。灵敏异常。远近来皈依她的人。不可胜数。
她活到七十多岁。往生之前且预先指示坐化的日期。鼻端有火。并说偈:
“荼毗一去永归空。着处寻空便不空。
我去我来仍是我。电光泡影一般同。”
说完偈。遂端坐瞑然而逝。这是河南一位祥光和尚亲眼所见。亲口告诉余居士的。
二 免堕犬身
宋朝苏州朱进士。平生只读儒家书籍。没有听闻佛法。有一天偶游虎丘山。听到佛印禅师讲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四句。心中非常惊喜。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于是就想参究全经意旨。
有一天午睡。梦见青衣人押着五个人。朱进士跟在后面。走了约二里路。来到一条大街。再进入巷内。有一青色布帘的人家。在厨房里置放一个木桶。桶内有汤。那五人都喝了。朱进士也想喝。青衣人大声阻止说:“听闻佛法的人不可以喝。”就惊觉苏醒。
朱进士信步走到大街。进入巷门。果然有一户人家与梦中所见完全一样。朱进士叩门进去。询问厨房可有发生什么事?
主人说:“厨房刚刚生下六只小狗。其中一只已经死了。”
朱进士吓得惊怖流汗地说:“如果没有听闻佛法。早已经堕入犬胎了。”
从此专心持诵金刚经。到了八十九岁八月十五日。邀集所有道友向他们告别。然后登上后园树枝上说偈:“八十九年朱公。两手擘破虚空。脚踏浮云粉碎。立化菩提树东”然后跃身而下。落地后马上化去。
语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朱进士聆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中叹未曾有。恰如经中所说:“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持经不但可以灭罪。而且由于种下般若种子。依此渐渐修行。到达因圆果满。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然失此人身。不仅受苦无穷。等到大业满时。又不知转生何趣!持经功德可转罪报而得佛果。金刚经实在殊胜无比。
三 天垂华盖
张元素。唐朝洛阳人。少年时持诵金刚经。
天授初年。任黄梅宰邑。家有厄难。常应念而消。到了七十岁。身体不适。忽见到空中垂下华盖。就洗澡沐浴与家人诀别。奄然而卒。
四 舌如金石
明朝相城地方。有位皮工。名叫严江。中年时辞去工作。到佛寺担斋饭。专心修持金刚经。并念阿弥陀佛。声不绝耳。
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断食一个月。平日只饮水数杯。向别人说:“我在某日某时去。”届时。他更衣沐浴后。跏趺坐化。焚化得到舍利子数合。舌头坚硬如同金石。用手敲它。铿锵有声。这是正德三年的事。
五 公卿富贵不能比
明朝天启初年。京师正阳门。有一位老军人。看守一间舡铺。鳏居无子。每年可领到十石米粮。他留存四石供日常食用。将剩余的六石变卖。购买薪柴蔬菜等。闲居无事。每天焚香诵金刚经。
当朝的宰相韩爌。每次身穿锦衣。乘坐大轿。前面有随从开道。浩浩荡荡的经过那儿时。一听到老军人的诵经声。往往慨叹说:“他要诵经很容易。而我却很难。我享受不到他这个福分。”
老军人后来活到七十三岁。无疾而终。虽是炎热的六月。尸体却毫不臭秽。更没有飞蝇聚集。京师里的贵人看了都惊奇赞叹。大家出钱为他择地安葬。
韩公素称贤能。他的话可说真实不虚。处于太平盛世。不求闻达。又能无事一身轻。得自由身。所得足够一身温饱。乃是人间仙福。更加持诵金刚经。修最上乘法。为出世正因。岂是一世的公卿富贵所能相比?
六 幢幡来迎
薛严。唐朝人。任忠州司马。平日蔬食长斋。每天念诵金刚经三十遍。
七十二岁临终时。看到幢幡华盖来迎接。他的妻子崔氏是御史安俨的姑姑。亲见薛严随着幢幡华盖。冉冉升天飞去。叫他都不应。全家都闻到异香。
七 般若一日之功
颜光裕。明朝人。世代以儒为业。有一天随同乡里的士绅耆宿。到金刚会听经。甚为惊叹敬服。极想参究金刚经的意旨。可是因为赴试未能如愿。
后来任职太和县。有一天生病。梦见两位青衣人把他拘进阴府。景象幽晦。森严凄惨。冥吏告诉冥王说:“光裕阳寿已尽。生前好杀。喜食牛犬之肉。罪业深重。”
这时。即有无数生灵前来索命。冥王将光裕判入镬汤油煎。牛头鬼卒用刀叉将光裕叉入滚沸的油鼎内。看到光裕全身覆盖着莲华。滚沸的油鼎。顿时冷却。
冥王合掌。命冥吏查看善恶簿。告诉光裕说:“你有持诵般若一日之功。才有这个金刚不坏之身。所以增延你的寿禄。希望你回去之后。多劝世人持诵。”
光裕已经死去七日。还阳后。每天课诵不停。并刻印金刚经六千卷施送。任官至大参。七十岁临终时。里巷的人都闻到异香。光裕再三嘱咐说:“你们务必广为流传下去。嘱咐世代的子孙。受持这卷最上乘的金刚经。”言毕而逝。这是光裕六十六代孙。伯廉博士亲口所说的。
八 鱼求报应
李元宗。宋朝荆州江陵县人。他的女儿十三岁时。梦见一位梵僧告诉她说:“你很有善根。何不持念金刚经呢?世间善男子。善女人。每天如果能够净心诵一卷。现世中可以增加福寿。享世寿百年。命终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可以直登涅槃彼岸;如果未达经意。死后阴府也不能拘录。可以投生富贵之家。享人间福报。”她深信此话。从此每天诵金刚经三卷。
芳龄二十四岁。仍不愿出嫁。后来罹患伤寒。过了三天才死。死后被打入冥府。冥王审问之后。知道她未尝造罪。看见她头顶上有佛相显现出祥光。于是就放她还阳。
临行时。冥王嘱咐她说:“你有般若功德。所以放你还阳。你的父亲所造的杀业极重。所以先减寿二纪。不久之后。就要追来对证。你的父亲常常把活鱼切脍。现在已有七千余尾来诉冤索命。你回去问你父亲。是不是晚上梦见自身落入网中。白天醒来就觉得头痛?这就是鱼求报应的缘故。”
她苏醒以后。遂将此事禀告父亲。元宗大惊。答说确有其事。心里非常害怕。就偕同女儿前往天宁寺忏悔。以斋饭供养一百位僧众。并且断除荤酒。亲手敬书金刚经四十九卷。
有一天晚上。元宗梦见数千青衣童子向他礼拜说:“我们被你所杀。已向冥府诉冤索命。现在蒙你写经的功德。藉此善力。已经超离苦趣。要投生善道去了。你我的仇冤已经化解。你因写经的功德。可以增寿。”
从此以后。元宗持诵金刚经更加虔诚。活到一百二十岁。无疾沐浴而逝。
九 预知终期
明朝朱文恪公国祚。万历年间任职编撰。天启年间拜大学士。自奉澹泊。每天必定持诵金刚经。他曾向儿子说:“我生平不计较荣枯。顺逆一如。这是我得金刚经中‘无我相、无人相’两句之力。”他又经常向邻里解说经中大意。
天启甲子年十月廿五日。预知终期。端坐而逝。死后鼻中玉筋双双下垂。历经数个时辰之久。
十 肉身不坏
唐吴氏。清朝济宁人。客居松江。性情本来很暴躁。不能容忍别人。四十三岁那年。开始持长斋。每天在小楼持诵金刚经。
六年以后。四十九岁时。忽然告诉别人说:“我某日要去了。经上说金刚不坏身。我去后可留身三年。才能证明经言不虚。”说罢而逝。
三年后起龛。身体果然没有腐坏。顶上头发长了半寸。提督梁公为之建庵供奉。
十一 不被冥司所管
明朝崇祯年间。嘉兴府角里街。有个名叫施峄阳的人。他和东塔寺有恒和尚私交很好。峄阳年已六十五岁。虽然体弱多病。每天仍跪诵金刚经数卷。
丙子年正月初八。诵经尚未完毕。忽然暴毙。三天后快要封棺时。忽又还魂说:“我以诵经的功德。不受冥吏所管。留在地藏菩萨处。菩萨以我诵经尚未完毕。特别放我回来补诵。但我气息奄奄。不能自诵。须请有恒和尚替代。别人代诵没有用。”
刚好有恒和尚因事外出。等了一天。有恒和尚回来以后。峄阳跪听有恒和尚补诵完毕。举手向他致谢。然后一笑化去。
十二 织经
钱永明。明朝绣水人。夫人张氏。信佛虔诚。每天纺纱织布时。持诵金刚经十遍。作为日常功课。
有一天。张氏在织布时。诵到“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时。忽然停止工作而合掌。她的儿子及媳妇觉得非常奇怪。叫她也不答应。走近一看已闭目坐逝。这是万历庚申七月四日的事。
十三 如愿延寿
何轸。唐朝人。娶妻刘氏。刘氏年仅二十六岁。他们夫妻恩爱。感情融治。育有一男一女。男的两周岁。女的仅一周岁。
有一天夜里。刘氏梦见自己到了冥司。冥吏判决她只能活到春天三月。醒来后屈指一数。仅存半年的寿命。为此忧惶不已。不停的哭泣。丈夫及家人都觉得奇怪。问她为何无缘无故的哭泣?
她含着眼泪说:“我梦到了冥司。冥吏判我仅存半年的寿命。我没有什么遗憾。最令我伤心哀痛的。就是从此这两个儿女。将失去依靠。我怎能放心得下?”丈夫及家人虽然心存疑虑。但亦爱莫能助。
隔了数天。刘氏忽然省悟。遂断除荤腥。延请画工绘制一幅佛菩萨的圣像。虔敬的礼拜供养。日夜在佛前持诵金刚经。每次诵毕。都回向祝愿说:“惟求诸佛菩萨慈悲。让我能增延世寿。若能活到四十五岁。将儿女抚养长大。并为他们完婚出嫁。那我死而无憾了。”
到了次年三月。竟安然无恙。于是更加精勤持诵。礼拜供养。
她三十八岁那年。为儿子完婚。四十三岁时。又将女儿出嫁。完成她多年的心愿。
太和四年冬天。恰好满四十五岁。她将多年积蓄资财全部舍入佛寺。为善已毕。告诉所有亲友说:“我的死期已至。”何轸以为她被鬼魅所缠。不肯置信。
那年的除夕。刘氏亲自延请高僧到家中。在三宝面前。授她八关斋戒。然后沐浴更衣。独居一室。跏趺而坐。高声诵念金刚经。诵毕。寂然无声。儿女及所有的亲属进去探视。看她已经坐化。面貌尚栩栩如生。顶上灼热烫手。远近见闻的人不论僧俗或善男信女。无不对她崇敬万分。赞叹稀有难得。很多人因此而皈依三宝。
她的丈夫何轸。依照僧礼予以安葬。塔在荆州城外北边。
十四 金刚般若波罗蜜
王德用。明朝绍兴天乐人。他的妻子陶氏不信佛法。
隆庆己巳年间。有一天。陶氏病危。看到鬼卒告诉她说:“你的阳寿已尽。生平不做善事。应当堕入恶道。”鬼卒的话刚刚说完。陶氏就看到地狱诸相现前。受刑的人不可胜数。各种惨状。使她悚然心惊。呼叫她的丈夫说:“地狱现前。你要想办法救救我。”
这时。陶氏忽然想起邻寺的长老每天诵经。而且依稀记得“金刚般若波罗蜜”七个字。于是猛力诵持。念了数千声。蓦然间。地狱景象就隐没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家人看到有五色光明从她口中吐出。陶氏闭目而逝。这时空中有声音说:“陶氏免堕地狱。已经往生善趣了。”
这件事很快地传扬开来。大家争相走告:“经题七字。得脱沉沦
十五 诵经不可怠慢
明朝嘉兴府。王载生居士幼年的时候。曾经看到报忠坊有位姓范的仆人。他肩膀担着菜走过市场。每次口中都喃喃有辞。并看到他每天早上起来。必定先在佛前焚香。跪诵金刚经数卷。然后外出工作。晚上必赴金明寺的佛殿。礼佛回向。
范姓仆人的生活勤俭。途中如果看到待杀的鱼禽等动物。他都出钱买去放生;遇有行乞或贫病的人。也都尽力的去帮助他们。
他的主人想
有一天。他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告诉大众说:“我过去生中因为诵金刚经怠慢。所以今世罚作奴隶。现在期限已满。要往善地受生了。”说完而逝。
十六 白鹅听经
明朝万历初年。侍中钟复秀、徐遵寿二人都住在京城罗家巷。那边有别院净室数间。二人联座持诵金刚经。
钟家饲养了两只白鹅。每当地们诵经念佛时。白鹅都昂起了头。好像在听经的样子。行为举止都跟随着木鱼声。
数年以后。两只白鹅同时面对经案立化。钟、徐二公将它们葬于净业寺的后面。称之为“听经鹅冢”。
十七 烦恼本无。我相谁恋
明朝万历年间。王方麓。金坛人。官至右都御史。病重弥留之际。神情非常烦躁。他的儿子肯堂见状。向他进言道:“您平日存养的功夫。此际正可得力。愿您澄心听孩儿诵念金刚经。”方麓点头答应。当肯堂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方麓微笑的说:“烦恼本无。我相谁恋?”遂合掌而逝。
古德有云:“至人念念定慧。临终安得而乱;凡人念念而散乱。临终安得而定。”方麓先生。修行多年。存养有素。病重弥留尚不能免于烦恼。然而一拨便转。其平日致力涵养由此可见。修行之事。既非一朝一夕可以有所成就。所以必须及时努力。我们应该切记:“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肯堂于父亲弥留之际。并未手忙脚乱。
俗情在亲人弥留时。往往嚎啕痛哭。不但对彼无益。反而有损。令人兴叹!此皆因未能深明佛法所致。肯堂洞明佛理。实堪为人子者所效法。
又宋朝欧阳文忠公临终时。召诸弟子前来。告诫他们说:“我年少时以文章成名于世。极力排斥佛教。近来研究佛法。颇能深入堂奥。正要勤修研究正法。不料时不我予。竟然抑郁而没。抱憾终身!你们要互相勉励。切勿蹈我覆辙。后悔莫及。”随即叫弟子到附近佛寺借华严经。文忠公亲诵八卷。安然坐逝。
十八 鸭葬婆
廖等观。任职善化知县时。县内有一位年老的妇人。每天持诵金刚经。白天在街上向人乞食。晚上住在山边。
有一次。好几天都不见她外出行乞。有一大群鸭子吱吱喳喳地聚集在她住的地方。人们急着前往观看。原来这位妇人已经抱经而化。很多的鸭子衔土来覆盖她的身体。大家称之为鸭葬婆。这件事记载在湖广通志上。
十九 端坐迁化
普光寺栖玄法师。自幼勤修苦行。经常讲诵金刚经。龙朔二年冬。他在寺内端坐迁化。神色俨然不动。这件事传闻于天子。天子非常嘉许他的成就。下诏表扬:“普光寺栖玄法师。德行高洁。道俗同钦。今既坐化。宜用三品官员之礼厚葬。并给鼓吹一部。”全城善男信女都聚集来观看这次盛况。
二十 跏趺坐化
明朝崇祯年间。谭工部贞默的母亲严太夫人。持家有法。督策诸子。明理尚义。虽是富贵中人。但仍布衣蔬食。不崇尚奢靡华丽。而且笃信佛法。朝暮礼诵金刚经及妙法莲华经。晚年时。更是每天持华严一卷。并为子媳讲解大意。
她生平很少患病。有一天偶得微疾。自知时至。这时正值壬申暑月。她更衣沐浴。礼拜诸佛并祝祷说:“我一生敬佛。果有佛缘。当令遗体气息不秽。”随着跏趺端坐。合掌而逝。
死后七天。颜面尚含笑如生。停尸后没有一只飞蝇。且有香气飘拂。所有吊奠的人。莫不赞叹她的成就及佛法的灵异。谭工部自己撰写了一篇传记。用来纪念他的母亲。
天下最珍贵的奇珍异宝。尚且有人视之为“身外之物”。惟有这数尺色躯。任何人无不刻意地加以修饰。晨夕濯水焚香。拌鲜花、戴金饰、穿锦衣。极尽所能来润饰这个色身。从来不觉得浪费或厌倦。如果这个色躯得以长留在世。庶几不负初心;可是一旦无常到来。顷刻间则臭秽不堪。岂不可悲可叹!
谭母临终时嘱咐的几句话。才是真正爱身的榜样。此不独闺阁女子应当奉行。即使是须眉丈夫。也宜顶礼效法。
二十一 现大人相
马其昶。字通白。安徽人。民初的文学大家。平生著述很多。起初仅研究儒学。不知佛法。近十余年来。才知道佛法的精深博大。以及佛法中许多不可思议的事迹。因此开始归向佛法。研习内典。他每天持诵金刚经。兼持佛号。发愿往生西方。
他的第三女儿名叫君干。人很聪明。通达文理。颇有古时才女的风范。深得其父宠爱。她肄业于上海务本女塾。对于提倡女学。不遗余力。曾受北洋大臣袁公之聘。在天津创设女子师范学校。后来为了增广见闻又游学日本。唯对佛法没有丝毫的信仰。
其后。她嫁给方时简。产后不慎得病。全身的痛楚难以忍受。通白看她痛苦的样子。不禁产生怜悯之心。于是对她念诵金刚经。她一听闻诵经的声音后。身心立刻觉得安乐。等到诵经的声音停止。她又感到浑身痛苦。通白于是为她彻夜念诵。
过了很久。君干突然起身端坐。并请父亲停止诵经。看她的样子好像已经痊愈。她说:“我对于金刚经所说的道理。已能完全领悟。如今我要现大人相。广说无生法。希望一切见闻的人都能同种善根。”
她又说因为家中过于狭窄。想要到医院静养。当时。通白与其女婿租屋居住在京师。住的不够宽敞幽雅。通白遂误以为她真的只是想换个环境而已。遂命女婿方时简送君干到德国医院。替她找一间幽雅宁静的病房。
抵达医院。俟一切安置妥当后。君干便叫她夫婿以及医院的人离开病房。然后她就合掌坐脱了。
我们观看君干坐脱的方法。对于生死之间。是何等的潇洒自如!这与庞居士的女儿灵照。以日蚀诓骗她的父亲离开。然后她登上父座。合掌坐化。两者临终的行仪又有什么区别呢?
通白有位门生。名叫李木公。素不信佛。听到通白说出此段因缘之后。全家皈依三宝。正如普门品所云:“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我们仔细思惟。马君干何尝不是为我们现身说法?
二十二 趺坐而逝
瑞雪崖。明朝黄严人。幼时受秋江湛公剃度。在新城山留庆院修行。持律严谨。他每天以持诵金刚经为常课。并且善于瑜珈。如遇道俗请他礼忏法事。他必定恭敬虔诚。对于他人的供养从不计较厚薄。就算毫无供养。也不在意。下次来邀请他。他仍然高兴地前去。丝毫不会现出不悦的样子。
洪武辛亥五月。正值夏天。他偶得微疾。沐浴更衣后。书偈趺坐而逝。荼毗时火星中迸发出微光。毫无烟气火焰。并获得很多舍利子。时年八十三。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43187.html
以上是关于「金刚经」《金刚经》持验录之:临终瑞相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刚经」《金刚经》持验录之:临终瑞相;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