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现果随录白话文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26 00: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现果随录白话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现果随录白话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现果随录白话文

现果随录白话文

灵隐罢翁晦山樵戒显笔记

凡夫白话译

赵志清挂冠修行先几免祸

朱纲魂游冥府论前世判事

隐圆师以礼忏放食消解夙冤

王建以误摄回生亲述冥事

周秀才以却暗中财立登科第

魏应之退念开斋卒致缢死

弱庵师误用阶石托颠僧传信

戴星归失口诵咒得免油锅

张迩求食荤感梦斋戒圆期

王指挥以恶性为蛇隔生余报

曹翰以屠城为猪遇缘得救

王郡丞赴任吴地为蛙伸冤

瘫子以礼拜观音病愈兴缘

徽商坚决进香竟免火难

尧峰僧窃韦天灯油立招谴责

孝廉袭慢地藏立死受报

甬城人以秽触塔庙立遭奇祸

杨君以错口救人致家温富

江北僧系恋遗财超荐得脱

沈文学以涂抹坛经招报剧苦

支庠友以误伤人命禄籍顿消

赵志清挂冠修行先几免祸

赵志清山东人。以孝廉选河间府赞皇县令。居官三年。廉明仁爱万民颂德。忽一日。至凌圣功太守处告退。太守问何故。赵曰。某以知宿世因缘故。不得不归。太守益□之。问宿世云何。

赵曰。某前生于某大法师会下。为听经学者。法师有定力能通。会余二十六岁以疾。临危师谓余曰。汝道力未坚。此去已入红福。以未曾修大福。亦不能登甲榜。仅一孝廉知县耳。然止许三年。若多一日。大祸即至矣。可急流勇退。入山修行。还得见我。言讫遂终。

自入出母胎。本性不迷。历历皆验。今三年既满。决意入山矣。太守勉白。直指公李灌溪住。不及放归。旋有刘姓者补其阙。未半月。贼至城大破。全家被害。

山东人赵志清。以孝廉被选为河间府赞皇县的县令。做官的三年期间。非常的清廉公正且仁民爱物。很得老百姓的爱戴。有一天。他忽然到太守凌圣功的家里请辞官位。太守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由于知道宿世因缘的缘故。不得不辞官归故里。太守更加好奇。问他宿世究竟有何因缘。

赵志清说。我前生是某大法师的弟子。在他座下听经修行。大法师有定力有神通。我二十六岁那年病得很重。临终之际。法师告诉我说:‘你的道力还不够坚固。这次死后就会堕入红尘。由于你未曾修大福业。所以也不会登科甲之榜。事业的颠峰最多就是以孝廉之名。当个县令。但最多也只能当三年。多当一天就会大祸临头。如果你能急流勇退。入山再来修行的话。或许还可以见到我。’师父把话说完之后。我就死了。

我死后。从进入母胎一直到出胎。神智一直都很清醒。没有迷失过。师父说的话也都一一应验。现在三年的任期到了。我决定要入山修行去了。太守勉励他一番之后。指定他暂住李灌溪那儿。没有马上放他走。不久之后。就有个姓刘的补了他的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有盗贼来破他所住的县城。结果全家都被杀死。

朱纲魂游冥府论前世判事

嘉定一老儒名朱纲。平生方正不苟。颇信佛老。忽一日。见二冥使来请。便相随前行。至一大宫殿。知为冥府。少倾阎君打鼓升殿。司门者报云。东昌府知府进。朱君听是知府。心遂不惊。

上至阶。阎君下座相揖。宾主坐定。阎君曰。公在任时。判许昌弑母一案。得无过当。

朱君一闻此言。前世境事。忽然现前。对曰。许昌实不曾弑母。毒杀其母者。恶妻也。许昌外归。一知消耗。即当黜妻首官正罪。方是孝子。乃以情爱难割。含糊隐忍。犹同枕席。是虽不亲弑母。而以春秋许世子不尝药。赵盾不越境例断之。是与于弑母之甚者也。断曰弑母。谁曰不宜。

阎君首肯曰。公言甚当。乃揖令下阶。敕引遍视地府。方送回阳。朱君由此长斋修行。杜绝世事。

嘉定县宿儒朱纲。平生为人非常正直。一点也不苟且。相信佛法及老庄之学。有一天。忽然有两个阴间的使者来请。他就随他们前往。到了地府的大宫殿。不久阎罗王就打鼓升殿。管大门进出的人报告阎王说。东昌府的知府进见。朱纲一听自己的身份是知府。心里就不再惊慌。

上了阶梯之后。阎王下座与他相揖让。然后宾主坐定。阎王问他说:‘你在东昌府任内。判许昌弑母这件案子。是否过份了些?’

朱纲一听到这话M前世的情境。忽然就现在眼前。他回答说。许昌确实不曾弑母。下毒杀他母亲的。是恶劣的妻子。不过许昌从外面回来。一听到这个消息恶耗。应当立即与妻子离婚。并到官府自首。以定妻子之罪。才是个孝子所应当做之事。结果他却以对妻子的情爱难割舍。而含糊隐藏忍耐。还与杀母之妻同床共枕。虽然他并未亲自弑母。然而以春秋所记载的许世之子不尝药。赵盾的亡不越境的例子来断案。那就更超过弑母之罪了。因此我判断他弑母。有谁能说不适宜。

阎王听后点头说:‘你说得非常适当。’于是两人相揖而别。阎王还令部属带朱纲到地府各处去参观之后。才送他回阳间。朱纲从此以后。长斋修行。不再过问世间之事。

隐圆师以礼忏放食消解夙冤

江北僧隐圆。参学天宁。某年六月暴亡。母在泰州。报到肤已黏席矣。将殓复苏。细言前世。曾作令某县。自侵库银。嫁祸库吏。复计杀之以灭口。吏恨极讼之阎君。追摄对理。

冥君劝库吏云。彼既出家为僧。汝决意报复。何如以法力超荐汝乎。隐圆承旨。遂立愿三年。日礼千佛忏。夜放蒙山。以释夙恨。吏首肯。遂得回生。

因乞一冥使引游地府。到一大会处。榜曰补经堂。中有数百僧道。乘光诵经。须臾复暗。隐圆问何处所。冥使曰。此阳间僧道。包揽施主藏经。虽得财而经未诵。故在此补也。

又问。倾刻即暗何也。答曰。以业力深厚。不许便使补完。故迟久光现。现而即收。使久处黑狱也。

隐圆回生三年酬愿毕。复参学灵隐焉。

隐圆是江北的僧人。他在天宁寺参学的时候。某年六月突然死亡。他的母亲在泰州。等把尸体运回家时。皮肤都已经黏在草席上了。将要入殓之时。隐圆却醒了过来。细述前生之事。他说。前世他曾是某县的县令。自己盗用了公款。却嫁祸于管库银的库吏。不仅如此。他还设计杀害库吏。以便灭口。库吏死了之后恨极了。于是就到阎王爷那儿去告状。因此把他的魂摄到阴间来相对理论。

阎王爷就劝库吏说:‘他都已经出家做和尚了。你决意要报复的话。不如叫他用法力超荐你。岂不是更好?’隐圆就顺著冥君的旨意。发愿三年。每天白天礼千佛忏。晚上放蒙山。以超度库吏。解除夙世之恨。库吏听后点头答应。于是隐圆得以回生人间。

回阳间之前。隐圆请求一位冥使带他游地府。他们到了一个大厅堂。扁额上写著补经堂三字。里面有几百位僧人及道士。他们趁著亮光在诵经。然而不一会儿。厅堂就暗了。隐圆问这是什么地方。冥使说。这些人在阳间时。是包揽施主诵经典做功德的僧人和道士。不过他们在拿了施主的钱财之后。却未如约诵经。因此在这儿补诵。

隐圆又问。为什么一下子就暗了呢?冥使回答说。因为他们业力深厚。所以不让他们一下子就补诵完。因此要隔很久之后。才会有须臾的光出现。光一现马上就收。要让他们长久待在黑暗的牢狱之中。

隐圆回到人间。三年之内把欠债还清之后。又到灵隐寺来参学。

王建以误摄回生亲述冥事

吴门王建。素行谨节。忽一日。无疾昼死。随青衣至冥府。阎君鞫勘。系是误摄。所应摄者。乃山东王建也。建由是得生。

出冥殿。见地狱黑焰蔽空。嗥叫声如雷吼。三老僧跏趺大树巅。每狱人痛声腾沸。以净水洒之。声即停寝。建近前询之。则观音普贤地藏三大士也。

建与报国茂林律师素相识。见亦在冥府。袈裟杖锡如平时。

住在吴门的王建。平素为人谨慎而有节守。有一天白天时。没有生病突然就死了。他的神识就随著穿青衣的人到了地府。阎王爷审问勘验之下。才知道捉错人。应该是捉山东的王建。于是吴门的王建得以重生。

出了地府的大殿。王建见到地狱冒出来的黑烟。把天空都遮蔽住了。号叫的声音如雷声之鸣吼。他又见到有三位老和尚。坐在大树的顶端。每当地狱的众生。痛苦的声音沸腾时。他们就向下洒净水。这时痛苦的声音就会止息。王建向前询问。才知道三位和尚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及地藏菩萨。

王建平常和报国寺的茂林律师认识。这次也见到他在地府中。和平常一样身披袈裟。手执锡杖。

周秀才以却暗中财立登科第

明中叶有周秀才讳某。素方正。家极贫。赁娄门韩家潭子屋一间。拆旧灶。灶底方砖下。得二元宝。妻大喜。周君曰。此不义财也。岂可得乎。

取笔书银面云。若是我的财。须是明白来。竟袖至胥门外。登渡船。掷之中流而返。

舟子亲见。立呼渔翁投之摸之。渔翁藏银别处。诈言不见。二人大哄。讼之太守。太守欲加刑。二人吐实。乃押渔翁。立取银至。见面有字。命贮库。

是秋乡试。周公竟中。旧例本府小鹿鸣宴。每举子有牌坊。银百金置面前。书字银二笏。恰在周君前。众共惊异。后成进士。

明朝中叶有位周秀才。人很刚正。家庭贫困至极。租住娄门韩家在潭子地方的一间屋子。有一天他们拆开旧的灶。结果在灶台的方砖下面。得到了两个元宝。他的妻子大喜过望。周秀才则说:‘这是不义之财。怎么能拿呢。’

于是他就拿笔在银子上写道:‘如果真是属于我的财宝。必须是明明白白获得的。’写完之后。他就把两个元宝放在衣袖内。到胥门外登上渡船。当船开到河中央时。他就把元宝掷到水中。然后回家。

船夫见到他这么做之后。就赶紧叫渔翁投网去捞摸。渔翁摸到元宝后。就藏了起来。骗船夫说没捞到。于是两人起了大争执。告到太守处。太守问他们不得要领。就说要用刑。两人才吐露实情。因此就押解渔翁到藏银的地方。把元宝拿出来。太守见到元宝上有字。就命令收进库房。

那年秋天乡试。周秀才榜上有名。按照惯例。当地的县府要举行小鹿鸣宴。每个举人的前面都有名牌。及银两百金。而那两个写了字的元宝。恰好就在周君的面前。众人得知原委。都很惊叹。周君后来又中了进士。

魏应之退念开斋卒致缢死

昆山魏应之。居真义镇。魏子韶族侄也。崇祯庚午春。与子韶同榻寝。忽梦中狂哭。大声念佛。子韶惊问故。应之曰。梦至冥府。见曹官抱生死簿至。余问我在簿否。官曰汝别在一簿。固索之。乃在缢死簿上。名下注云。三年后某日当自缢书寮。

余哭问曰。我何罪至此。官曰定业难逃。问何法可免。官曰。除非斋戒念佛。精进修行。庶或可免。

遂语子韶曰。侄从此一志修行矣。遂持长斋。晓夕念佛精进者八阅月。后文社友众咻曰。此梦耳。何为所惑乎。渐渐意改。遂开斋戒。

癸酉春。无故扃书斋门缢死。屈指旧梦。恰恰三年。

昆山人魏应之。居住在真义镇。是魏子韶的族侄。崇祯庚午年的春天。有一次和魏子韶同榻而眠。忽然他在梦中狂哭。并且还大声念佛。魏子韶很吃惊的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他说。我做梦到了冥府。看到曹官抱著生死簿来。我就问说我是否在簿子上。曹官说我在另外的簿子上。我硬是向曹官索来看。才知道自己在缢死簿上。我的名字下面注明说。三年之后某一天。在书房上吊。

我就哭著问。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要上吊呢?曹官说是定业难逃。我又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脱免?曹官说。斋戒念佛。精进修行。或者可以脱免。

于是魏应之就向魏子韶说。侄儿我从此以后要专心修行了。此后他就持长斋。早晚念佛十分精进。这样过了八个月之后。他文社的朋友就搅扰他说。这只是梦而已呀。干嘛被它吓到。于是渐渐的。他的心意就改变了。最后还开了斋戒。

到了癸酉年的春天。他忽然无缘无故的把书房门关上。就在里面上吊了。屈指算来。离他作梦那天。刚好是三年。

弱庵师误用阶石托颠僧传信

湖州白雀寺弱庵律师。嗣苏州报国茂林和尚。寺中建大悲殿少阶石。一施主潘姓者。捐二十金令完此公案。

师以东圊未成。众僧不便。权借阶石作窖。后施主来见问故。师曰吾已别作一好功德。再寻银完阶也。施主甚衔恨。后弱师迁化。

后一沙弥忽发颠。主事者以芒绳缚之。反锁一室。明晨沙弥忽逸出。人问谁为汝解缚关锁乎。颠僧曰。弱庵和尚也。众疑诞妄。

弱师旋附沙弥口曰。他非诞。实我也。因我误用大悲殿阶石作东净。冥府常以大石压我。苦楚不可说。汝辈徒众。速为我起石。净洗供起。集僧诵梵网经。吾苦

佛教故事里的经典语录

即脱矣。

徒辈曰。和尚何以附此沙弥乎。师曰。亏此沙弥已颠。头上无大光。吾得借彼传信。不然吾受苦无期也。

徒众如命起石。并集僧诵梵网经。师乃去。

湖州白雀寺的弱庵律师。是苏州报国寺茂林和尚的弟子。他建大悲殿时还差大悲殿阶石的钱。就可以完工了。于是有位姓潘的施主。就捐了二十金做大悲殿阶梯的功德。

弱庵律师觉得东边的厕所尚未完工。众僧不太方便。于是就把铺大悲殿阶石的钱。移去盖厕所。后来施主来寺。见到大悲殿阶石仍未完工。就问为什么缘故。弱庵律师说。我已经把你的钱。拿去另外做一件好功德了。我以后再想办法募化来完成大悲殿阶石。施主得知自己的钱拿去盖厕所。非常怨恨。弱庵律师后来也过世了。

后来。有一个沙弥忽然发颠。主事的人就用芒绳把他绑起来。反锁到一间房闲里。结果第二天早晨。大家都看到沙弥在外面游荡。有人问他说。谁替你解缚开锁的呢?颠沙弥说。是弱庵和尚。大家听了之后。都认为他说疯话。

不料弱庵律师却附身疯沙弥而开口说道。他没有乱讲。确实是我放他出来的。因为我误用了大悲殿阶石的钱去铺厕所。因此冥府常常用大石头压我。痛苦得无法形容。你们赶快替我把石头挖起来。把它洗干净供起来。然后集合所有的僧人。一起为我诵梵网经。这样我就不会再受苦。而得到解脱了。

大家就问他说。和尚为什么附身此沙弥呢?弱庵律师说。幸亏这个沙弥已经发颠了。所以头上没有了大光团。所以我才能够借著他的身体。来传达我的意思。不然的话。我还不知道要受苦到何时呢。

众人就照著弱庵律师所说去做。把石头挖起洗净。集合众僧诵梵网经。诵完经之后。弱庵律师才离去。

戴星归失口诵咒得免油锅

苏州孝廉戴星归讳吴悦。父宜甫。从兄务公石房。皆名士也。悦生而隽惠。父质其功名于无业泐大师。乩判曰。此子以工部终身。

及长。某年登贤书员。性痴狂。行多荡捡。大不利于乡党。吴中呼为戴痴。既而受害者众。罹其恶款。控之工部。工部鞠勘得实。加严刑。卒于狱。

忽本城某暴亡。家人以身暖。三日未殓。已而复苏。告家人曰。速买一舟。欲往嘉兴去。家人皆讶曰。人虽苏而语带邪。未为佳兆也。

某曰。吾并非邪。前在冥府。见一奇事。急欲往彼一勘验耳。家人问故。

某曰。吾在阎君处。见本城戴痴。适解至对簿。阎君见其恶款盛怒。立命付油锅。殿前平地上。即涌一油锅。狱卒叉戴痴下锅。戴厉声呼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一句。油锅迸散。复为平地。地上涌一莲华。

冥君谓狱卒曰。此人恶极。法当加刑。然再诵咒。刑复不成矣。须访一行恶之家。令他托生。自受报去。

狱吏奏。嘉兴一府吏姓某者。三世为恶。适打醮求子。冥君即敕。令去投胎。限某时日生。吾去彼正其时矣。

家人不得已。具舟持行。至嘉兴。果得其吏。适生子已三日。贺客填门。作汤饼会。与冥中限日。一一不爽。所言工部终身者。乃毙于工部以终其身也。

苏州孝廉戴星归的父亲及堂兄。都是有名的文人。他小时候才智过人而聪明。于是他父亲就请无业寺的泐大师。替他算一下将来的功名。劝大师给他父亲写了七个字:此子以工部终身。

戴星归长大之后。某一年中了乡试。他的个性非常邪恶狂妄。行为大多不守礼法。是家乡的一打大恶棍。当地的人都叫他戴痴。后来由于他造恶多端。许多人受害于他。于是就收集他的罪状。告到工部去。工部审问勘验得知实情后。就判他非常严厉的刑罚。于是他就死在监狱里。

和戴星归同住此城的某人。忽然暴亡。由于他的身体还温暖。因此家人不敢埋葬他。三天之后。这人醒了过来。告诉家人说。赶快去雇一艘船。我要去嘉兴。家人都很惊讶。纷纷说。人虽然醒过来了。讲话却邪怪得很。不是好预兆。

这人说。我并没有邪怪。实在是因为我在冥府。见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所以我急著想去察证看看。家人就问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怪事。

他说。我在阎罗王那儿。看到本城的戴痴。刚好被押解来审问。

佛教故事海南仙人掌

阎君一看到他所做的恶劣事迹。十分震怒。下令马上下油锅。于是冥王殿前的平地上。马上就涌出一口油锅。狱卒就用叉子把戴痴叉下油锅。不料戴痴才大声念了大悲咒的第一句。南无喝啰怛那多那啰夜耶。油锅马上就散破。殿前又恢复了平地。地上却涌出了一朵莲花。

冥君就告诉狱卒说。这个人罪大恶极。应当要加重刑罚的。不过如果他再诵咒的话。刑罚加不到他身上。因此必须要寻访一个做恶事的人家。让他去托生。然后自己去受果报。

狱吏回奏说。嘉兴有一个府吏。三世都为恶。现在正好在打醮求生儿子。冥君听了之后。马上下令戴痴去投胎。并限定必须在某日某时生。所以我现在急著要去嘉兴。因为日子很接近了。

家人听后不得已。就雇船带著此人去嘉兴。到了那儿。果然有所说的府吏。刚好儿子生下来三天了。正是宾客盈门。做汤饼会庆生儿子之时。那人问了小孩出生的时辰与日子。和冥府所言。完全一样。至于泐大师所写的以工部终身。就是说他死在工部以终其身的意思。

张迩求食荤感梦斋戒圆期

崇帧戊寅冬。余砚友张迩求讳立平。请三峰大树证和尚。于山北清凉庵起禅期。迎和尚进院毕。迩求回宅。偶食鸡子鲜鱼。是夜忽梦至庵门。见龙天八部。青发獠牙。种种异状。五十六神大队出门欲去。

迩求仓忙问曰。众菩萨何往。答曰。吾辈护道场神也。尔为斋主。回家食荤。吾等不愿护法。欲散去矣。迩求梦中叩首流血。苦陈忏悔。众神复进。迩求由是终三月期。坚持斋戒。

崇祯戊寅年的冬天。我的同学张迩求。请三峰大树寺的证和尚。在山北的清凉庵起禅期。他恭迎和尚进院完毕之后。就回家吃了鸡子及鲜鱼等荤食。当晚他梦见自己到了清凉庵的庵门。见到龙天八部。青发獠牙。及种种奇形怪状。而这五十六位天神。正列队走出庵门要离去。

张迩求一看到这种情形。就很仓促匆忙的问说。诸位菩萨要去那儿呀?他们回答说。我们是护持道场的护法神。而你是这一禅期的斋主。却回家吃荤。所以我们不愿意再护这次的法。准备走了。张迩求在梦中赶紧叩头忏悔。叩到头都流血了。又发誓绝不再犯。于是众护法神才又再进入庵门。张迩求此后的三个月之内。都严持斋戒。不敢再犯。

王指挥以恶性为蛇隔生余报

大仓卫指挥王二。初生下盆。即能言隔生事。言前生系山东某府大乡官公子。家累巨万。最好施予。广积善果。但性凶恶。捶杀僮婢无数。

死见阎君。罚于金陵聚宝门内城磡下为蛇。身既大而性不昏。厌恶欲寻死。乃夜以身横城门下。五更城启。为众车碾烂。

蛇魂复见阎君曰。汝蛇报未满。何得自寻死乎。当再为蛇。抵除夙业。余叩首哀吁。恳陈不愿。阎君曰。汝却作得有福。当受福报。惜以恶性定业未消。余又恳苦求免为蛇。阎君曰。也罢。只得带余报去。

乃命托生大仓卫为指挥。家亦豪富。但胸前有一蛇皮。斑剥腻滑。长七八寸。宽二寸。每至暑月。腥气逼人。满座掩鼻。时令家僮。以盆水频频揩拭。惭恨切齿。后兄死得袭职。州人称蛇皮王二焉。

大仓卫的指挥王二。刚生下盆的时候。就能够讲他隔生的事。他说他前世是山东某府大乡官的儿子。家里是巨万富豪。他很乐于布施。广积了甚多善果。但是他的性情凶暴。打死了很多男女仆人。

他死了之后。阎罗王就罚他在金陵聚宝门内的城磡下做蛇。他变成蟒蛇之后。身体十分巨大。但神智却很清醒。因此他十分厌恶自己的巨大蛇身。就想办法寻死。于是他就趁著黑夜。爬到城门下横卧。五更天城门一开。大蟒蛇就被进城的众车碾得稀烂。

蛇魂回到地府。阎君说。你蛇报还未满。怎么可以自己寻死。我要让你再投胎为蛇。以抵偿夙世的冤业。他就叩首哀求。再也不愿意当蛇。阎君说。你曾经布施培福。理当受福报。不过凶恶杀人之定业又未偿还。他又再度苦苦哀求。希望不要投胎为蛇。阎君考虑了一下说。好吧。那你就带著你的余报去受生好了。

于是阎君就让他投胎当大仓卫的指挥。指挥家亦是豪富。他生下来胸前有长七八寸。宽二寸的蛇皮。斑剥腻滑。每到夏天之时。就会腥臭异常。令所有接近他的人都要掩鼻而逃。他时常命令家僮用盆水不停的替他揩拭。因为此事。他又羞惭又怨恨。后来他哥哥去世之后。他就承袭了指挥的职位。同州的人都称他为蛇皮王二。

曹翰以屠城为猪遇缘得救

苏州刘锡玄字玉受号心城。庚戌进士。初为庐陵教授。应滇聘道过黔中回。泊舟邮亭。梦一长面伟人告曰。某朱将曹翰也。予在唐朝为商。过一寺。见一法师登高座。讲佛门四十二章经。余发心设斋一堂。随听经一座。以此善因。世为小吏。从不脱官。

至宋初。升为偏将军。名曹翰。征江州久不下。怒屠其城。自此以来。世世为猪。受人屠戮。今公泊舟处。乃吾死所。少顷第一受宰者。即我也。有缘相遇。愿垂哀救。

刘公蹶起。呼仆视船头。果屠门也。少顷门启。抬一猪出。号声动地。刘值买载回。放之阊门西园内。呼曹翰即应。公刊因缘遍布。兼载黔枝偶存集中。

苏州人刘锡玄于庚戌年中进士。本来在庐陵任教授之职。后来应云南之聘请前往任职。路过贵州。船就停在邮亭处过夜。他梦见一个长脸的高大汉子告诉他说。我原本姓朱。后来是将军曹翰。我在唐朝的时候是个商人。有一次经过一座寺庙。见到一位法师登高座讲佛教的四十二章经。我就发心设了一堂斋。并且听了一座经。就因为种了这个善因。于是世世都当个小官。

一直到宋朝初年。才升到当偏将军。叫做曹翰。我因为久攻不下江州。于是很愤怒。在破城之后。就下令屠城。从此以后。世世都投胎为猪。被人杀戮。现在你停船的地方。正是我要被屠杀之处。等一下第一个被

佛教劝善小故事

杀的。就是我。咱们有缘相遇。但愿你能哀怜救我一命。

刘公惊得坐了起来。赶忙呼叫仆人去看看船头是什么地方。回报果然是屠门。不久之后。屠户的门打开。抬了一头猪出来。这头猪号叫得惊天动地。于是刘公就用钱买了这头猪。并且把它载回去。在阎门的西园内放生。当有人叫它曹翰时。它还会应。刘公就把这件事的因缘写了下来。刊行流布。还录在他的黔枝偶存集中。

王郡丞赴任吴地为蛙伸冤

王公讳某。选苏州府同知。道经句容。将近丹阳。忽见群蛙数百。在公舆前叫噪跳掷。公停舆告曰。果有冤。指我处所。众蛙遂群集一处。

公命人掘。下得一死尸。口中塞一鞭。柄上有脚夫名。至丹阳。一询而获。立属县令拷问。乃一商买蛙放生露白。而被脚夫害也。立为抵命。吴人因呼公曰田鸡王焉。

王姓某人被选上当苏州府的同知。有一次。他路过丹阳附近的句容。忽然有几百只田鸡。在他的轿子前叫闹跳掷。他就停下轿子。告诉众田鸡说。如果真有冤屈的话。把地方指出来。众蛙听完话之后。果真群集到一处。

于是王公就叫人在众蛙集处向下挖。结果挖出了一具尸体。死者的口里塞著一根鞭子。鞭柄上有脚夫的名字。到了丹阳。一问就找到脚夫。王公立刻叫县令加以拷问。才知道原来有一个商人。买蛙放生。结果钱财露白。而被脚夫谋财害命。于是脚夫立即被处死。苏州的人因此而呼王公为田鸡王。

瘫子以礼拜观音病愈兴缘

杨州一瘫子泰兴人。病瘫数十年。一日捱到池头洗澡。摸著一磁观音像。遂供矮屋。每五更东隐庵打钟。即起礼拜。勤苦五年。

忽梦一老媪。以手按摩其体。呼令起来。答曰。吾瘫已久。何能起。媪曰。不妨。今能走矣。醒而立地。顿能步履。

东隐一僧为披剃。男女惊异。投金钱供养者。顷刻得五六十缗。江都令母氏。施以重赀。遂用建庵。日存济。今供像其中焉。伊目侍者与维杨众僧。亲见口述。

杨州有一个瘫子。是泰兴人。已经几十年不能走路。有一天。他捱到池头去洗澡。在水里他摸到一尊磁的观音像。就拿回自己的矮屋去供奉。每到五更天。东隐庵打钟时。瘫子就起来礼拜观音。如此恭敬礼拜了五年。

忽然有一天。他梦见一位老婆婆。用手按摩他的身体。然后就叫他起身。他回答说。我已经瘫了这么久。怎么可能起得来呢?老婆婆说。不碍事。你不仅能站起来。还能走路呢。瘫子醒过来后。果然能站起来。也能走路了。

东隐庵一位僧人就替瘫子剃发出家。杨州城的男男女女听闻此事。均甚讶异。供养他的金钱。一下子就有五六十串。江都令的母亲布施了很多的钱。于是就拿来盖了存济庵。那座观音像就供在那儿。我的侍者伊目及维杨地方的众僧。都亲自目睹此事。

徽商坚决进香竟免火难

明末一徽商姓汪。僦居昆山王澄老对门。持斋三载。拟至普陀进香。某年元旦。已往东门玉龙桥上船矣。

忽店旁起火。急报促回。汪君曰。吾斋三年方赴南海。岂以一店易吾志乎。纵被毁吾不归矣。竟扬帆而往。

香毕回昆。见四面店廛。及王氏阀阅大门都焚尽。汪店楼房独存。万人惊叹。此在昆目击。

明朝末年有位姓汪的安徽商人。在昆山地方王澄老的对门租屋而居。他持斋三年。准备到普陀山进香。某年的元旦。他起程上路。到东门的玉龙桥上船。

忽然他商店的旁边起火。有人紧急到桥头向他报告。敦促他回家。汪君说。我已经斋戒三年要赴南海朝礼观音。岂能够以一间店面就要我改变心意呢。就算店都被烧毁了。我也不回去。于是就搭船离去。

等到他进香完毕回到昆山。见到四边的店面及对门豪贵之家的王氏大门。全都被烧得一干二净。只有他姓汪的店面楼房得以独存。这是我在昆山亲眼目睹的。

尧峰僧窃韦天灯油立招谴责

顺治丁亥年。尧峰一行僧。夜窃韦驮前灯油。口出吴俗俚语云。莫管他娘。次日僧忽自反缚。跪韦天前呵云。前日在玄墓。偷吃一盘面。我姑宥汝。今又窃我灯油。且口出恶语。罪死不赦。

合院僧惊惧。代礼跪陈忏悔。乃曰。若非关圣垂慈解劝。立杵死。罚跪安香一炷。香将完。众扶腋上禅单。又呵臼。尚有香二寸在灰内。依旧反缚跪床上。众拣灰内。香果二寸。香毕乃放缚。

顺治丁亥年间。尧峰寺有一僧人。晚上偷窃韦驮护法神前面的灯油。嘴里还骂苏州人的俚语说:‘莫管他娘。’第二天这个僧人忽然被反绑起来。自己跪在韦天将军之前。被呵责说。前天你在玄墓。偷吃一盘面。我姑且原谅你。现在又偷窃我的灯油。且口里还出恶语。真是罪该死不可赦。

全院僧人都惊恐惧怕。代替此僧人跪地忏悔不已。韦驮才说。要不是关圣帝君慈悲。代为求请劝解。我立刻一杵把你打死。现在罚你跪香一炷。香快烧完时。众人扶此僧人到禅床上。韦驮又呵斥说。香尚未烧完。还有二寸在灰内。于是依旧使此僧人。反缚跪在床上。众人去检查香灰内。果然还有二寸香未烧完。直至香烧完之后。韦驮才放缚。

孝廉袭慢地藏立死受报

麻城二孝廉。一信佛一慢佛。同读书地藏殿。忽一亲戚馈狗肉至。信者麾令去曰。莫儿戏。慢者曰。大人不见小过。信者仓皇避至门外。

慢者反上佛座。欲夹肉戏献菩萨。才举箸空中。忽一推塌地。倒仆立死。少顷门外孝廉亦死。同至冥府。见慢者拷掠笞榜。百刑皆受。以颈阶枷。枷上火起。遍体烧烂。

冥君向信者曰。汝信心。不应来。令汝来者。证知被受苦。传示人世耳。敕令回阳。遂苏。

麻城有二个孝廉。一个信仰佛法。一个轻慢佛法。两人一同在地藏殿读书。忽然有一个亲戚。带狗肉来送给他们吃。信佛的一看。赶紧挥手叫他走说。切莫开这种玩笑。慢佛的说。大人不见小人过。信佛的孝廉很仓皇的避出地藏殿的门外。

慢佛的孝廉居然上到佛座上。要夹狗肉来戏献地藏菩萨。他才把筷子举到空中。就好像忽然被人一推。就倒到地上。立刻死亡。而在门外的孝廉。不久之后也死了。两人都到了冥府。而慢佛的被用种种酷刑来惩罚。他的颈子上戴著枷。枷上面起火燃烧。把他全身都烧烂了。

冥君就向信佛的孝廉说。你信佛。本来是不应该来这里的。现在让你来。是要让你证明他在这里受的苦。是要让你回去传告世间的人。于是冥君就叫他回阳。他就苏醒过来了。

甬城人以秽触塔庙立遭奇祸

天峰塔在宁波城中。某年九月。数俗子携酒肉。欢呼其上。一人即于塔户溲溺。时秋空正朗。忽霹雳击其人。堕塔死。杯盘壶□星飞。余人尽掷之塔下。塔随回禄。今复修整。

又四明尊者法智大师塔在延庆寺。众举子较艺寺中。一生就塔遗溺。旁有骇者曰。塔灵不可秽。生曰。僧去数百年。遗骨既朽。何灵之有。溺竟突发狂悸。引刀自杀。同伴掖之登舟。复没水死。

天峰塔在宁波城中。某年的九月。有几个凡夫俗子。带了酒肉。登到天峰塔上去喝酒吃肉。欢呼作乐。有一人竟然在塔门处小便。当时秋月正明朗。忽然来了一声霹雳。打中小便的人。那人立即堕塔而死。塔内装肉的盘子及装酒的壶及杯。满天乱飞。其他的人。也通通都被丢掷在塔下。不久之后。天峰塔就遭火灾。现在已经重新修整好了。

又有一次。一群举人到延庆寺较量文艺。有一个举人就到四明尊者法智大师的塔小便。旁边有人很惊骇的说。这个塔很灵验。不可以污秽呀。这举子说。这和尚都去了几百年了。留下来的骨头都朽了。那里有什么灵验。他小完便之后。突然发狂惊慌。要拿刀砍自己。同伴赶忙扶他上船离去。结果他还是掉在水里淹死了。

杨君以错口救人致家温富

苏州石湖民姓杨。初以赤贫为穿窬。知一老媪薄有所蓄。黑夜穿墙入房。见媪灯下操纺。乃匿床后伺之。忽见一青面鬼。数以圈套其顶。媪即停纺叹曰。何苦为人。不如吊死。遂起身寻绳。穿梁作圈。登机子上吊。鬼推倒机子。以双手掣坠其足。

盗狂骇。忘己是盗。大声高叫曰。速救人。媪有三子。齐排闼入。仓忙解救。母得不死。叩首谢盗曰。恩人恩人。然如此黑夜。君何自来乎。

盗闻言猛醒曰。阿呀阿呀。我实是反人也。因贫极为小盗。希图活命。适见青面鬼害汝令堂。不觉绝叫。乞赦我罪。放我去足矣。

三子曰。汝救我母命。是大恩人。必图报恩。乃留宿款待。天明以十金赠之。劝做好人。盗感悟改行。以金作本。经理贸易。致家千金。石湖称小殷户焉。

苏州石湖地方有位姓杨的居民。原本家里赤贫。以做小偷为业。他探知一老太太略有积蓄。因此有一天晚上。就准备到她家去偷窃。他入房之后。见到老太太在灯下纺织。于是他就躲在床后面等待机会。忽然他见到一个青面鬼。好几次拿圈套老太太的头项。这时老太太就停止纺织。叹一口气说。何苦做人呢。不如吊死算了。于是她就起身寻找绳子。把绳子穿过梁柱。做了一个圈套。然后登上纺织机去上吊。这时。鬼就把纺织机推倒。用双手拉坠她的脚。

小偷看得吓坏了。忘了自己是小愉。于是就高声大叫:‘快点救人呀。’老太太的三个儿子。一起推门而入。赶忙解救。他们的母亲因而得以不死。三个儿子向小偷叩头道谢说:‘恩人呀。天已经这么晚了。你是怎么进得来的呢?’

小偷听闻此言。突然醒了过来。回答说:‘阿呀阿呀。我实在是个坏人呀。因为家里太穷。所以当个小窃盗。只求糊口。刚好见到青面鬼要害你们的母亲。不禁叫了起来。求你们饶了我的罪。放我走就好了。’

三个儿子说:‘你救了我们老母之命。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一定报答你。’于是就留他住宿款待他。天亮离去时。还送十金给他。劝他好

自找苦吃的佛教故事

好做人。小偷因此感激悔悟。从此改行。以这十金当资本做贸易。结果赚取了千金。成为石湖地方的小康之家。

江北僧系恋遗财超荐得脱

泰州一僧号某。随侍三昧先老人有年。为某处地藏殿监院。性颇悭。不浪用一钱。

迁化后。每中夜人静。殿中两禅单僧。辄见监院现形。初为两单僧整鞋。面似愁苦。次登上佛坐。以手摸地藏华冠后。嬉笑而去。

众白先老人。老人曰。此业障必有遗物在华冠内。故系恋不舍也。令举梯上探。果有银八十金。立命修斋作追荐。法事讫。自此永不复现。

泰州某僧。当老师三昧老人的侍者多年。曾是某处地藏殿的监院。生性颇为吝啬。不浪费一文钱。

他死了之后。殿里面的僧人。常在夜深人静之际。看到他出现。他先替两边睡眠的僧人。整理他们的鞋子。似乎面带愁苦。接著。他就登上佛座。用手摸地藏菩萨的华冠之后。就欢天喜地的走了。

大家就去告诉三昧老人。老人说:‘这业障。一定有东西留在地藏菩萨的华冠内。因此而系恋不舍。’于是就叫人登梯子去探看看。果然有银元八十金。因此老人就叫大家替他修斋追荐。法事做完之后。他就不再现形了。

沈文学以涂抹坛经招报剧苦

江北沉生。幼厕黉宫。恃才妄作。读书箫寺中。见六祖坛经。妄举朱笔涂抹。回家暴亡。

示梦于父曰。告以涂抹坛经。现在地狱。身带火枷。苦楚难忍。父为我到寺读书处。寻出坛经。洗去涂痕。庶可脱苦。

父悲痛不胜。入寺搜访。果见原本。急洗去旧痕。并发心重刻一部流通。为子忏罪。

江北一位姓沈的年轻读书人。自恃才学。他在萧寺读书时。见到六祖坛经。就拿朱笔随意涂抹坛经文意。回家之后就突然暴毙。

他托梦给他父亲说。因为他涂抹六祖坛经。所以现在被罚进地狱。身上带著燃火的枷。苦楚难忍。因此他请父亲到萧寺他读书的地方。找出那本坛经出来。把涂抹的痕迹洗掉。他才能脱离苦海。

他的父亲悲痛不已。就赶紧入寺搜寻。果然见到原本。父亲急忙洗去涂抹的旧痕迹。并发愿重新刻印一部流通。以为亡儿忏罪。

支庠友以误伤人命禄籍顿消

嘉善庠友支某。向负才名。己酉夏。赴嘉兴科试。白日见一鬼入腹中。遂仆地。发北音索命。家僮急具舟载回。

请幽澜寺主人西莲师问曰。汝何方邪鬼。敢缠搅支相公耶。

鬼高声答曰。吾非邪鬼。因有宿仇。因缘已至。故来索报。

莲师诘其故。鬼云。吾于明初。在徐中山部下为副将。姓洪名洙。主将姚君。见吾妻汪氏色美。怀贪婪恶意。会某处贼叛。姚以老弱兵七百人。命余征讨。余力不支。余军覆没。姚收余妻。妻缢死。余衔此深仇。累世图报。

奈姚君末路。悔恨修行。次转生为高僧。次为大词林。三世复为戒行僧。四世为大富人。好施予。皆不能报。今第五世。当酉戌连捷。某年以舞弄刀笔。致伤余杭县鬻茶客四人。冥府已削去禄籍。故吾得来索命耳。

西莲师闻其言有序。遂开示曰。君言凿凿。定属不诬。但吾佛教中。有上妙经忏。可以为君解冤释结。超生善逝。何苦止图报复。雪一时之忿乎。

鬼戄然曰。若得如此甚善。但恐虚诳不实。如果起道场。吾即离支公。到中堂礼佛矣。

因征西莲师立券焚化。遂为起建法筵。支公霍然而醒。数日后。复仆地发北音。乃复请西莲师责让曰。君以超荐远去。何故复来。

鬼曰。吾承佛力。已得超生。断无反覆。今将来索命者。乃鬻茶客四人。非我也。恐师疑我无信。故来奉报耳。言毕遂去。

次支公病发。不信宿暴卒。

嘉善地方一位姓支的读书人。以才学出名。己酉年的夏天。到嘉兴参加科举的考试。有一天白天见到一个鬼。走进他的肚子里。他就倒在地上。他嘴里发出北方的口音。向自己索命。陪他去考试的家僮。赶紧雇船把他载回家去。

回家之后。家里就请幽澜寺的住持西莲法师来解救。西莲法师问鬼说:‘你是何方的邪鬼。居然敢来缠扰支相公呀?’

鬼高声回答说:‘我不是邪鬼。因为和他有宿世的冤仇。现在时节因缘到了。所以特别来索他的命。’

西莲法师就问原因。鬼说:

‘我在明朝初年。在徐中山的部门下当副将。姓洪名洙。主将姓姚。姓姚的见到我姓汪的妻子美丽。就起了坏心眼。当时刚好某处有贼兵叛乱。姚将就派了七百名老弱残兵。叫我带队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于是姚将就强收我的妻子。我

佛教故事大全真实故事文章

的妻子因而自缢。这个深仇大恨。我是一定要报的。

‘然而姚将不久之后。悔恨自己的罪恶而发心修行。结果转生成为高僧。接著又转生为大文豪。第三世又成为持戒的僧人。第四世变成乐善好施的大富人。使得我都无法报仇。现在这第五世。命中应当今年及明年都能上科榜的。但是由于他在某年。写诉讼状伤到了余杭县四位卖茶的。冥府就把他的禄位名籍削去。所以现在我能够来向他索命了。’

西莲法师听他讲得头头是道。于是就开示他说:‘你讲得有凭有据。相信不会是诬赖支相公。不过我们佛教里面。有无上微妙的诵经消忏之方法。可以替你解除宿世的冤业。转生到好的地方。何苦只想报复。雪一时的忿怒之情呢?’

鬼听了后。恭敬的说:‘如果能这样。那最好不过。但我怕你们骗我。要是现在就起道场。我马上就离开支公的身体。去中堂礼佛。’

于是鬼就要西莲法师把答应的事写下来。并焚化给他。做完法事后。支公就突然醒过来了。几天之后。支公又倒地。口里又发出北方的口音。于是家人又再请西莲法师来。西莲法师就责备鬼说:‘你已经获得超荐了。应该远去了。怎么又来了呢?’

鬼回答说:‘我已承佛力。获得超生。绝对不会不守信用。不过另有人要来索命。就是那四个卖茶的。我怕法师你怀疑我没有信用。所以特地来告诉你一声。’鬼讲完之后就走了。

不久。支公生病。不到一个晚上就死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4496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现果随录白话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现果随录白话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6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见闻录白话
下一篇:保富法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