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努力行善,扭转恶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读书」努力行善,扭转恶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努力行善,扭转恶运
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十八岁便考取秀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到了壮年。因为家境贫穷。而开馆教学生读书。与十几位同年进学的朋友。一齐创立「文昌社」。敬惜字纸、买物放生、戒邪淫杀生及各种口过。这样做了一年多。他前后考了七次试。都没有考上举人。 他生了五个儿子。四
居士大德讲佛教离奇故事
个生病夭折。第三儿子长得很清秀。而且聪明。左脚底有两颗痣。他们夫妇非常疼爱他。没想到:他八岁时在邻里游玩。失去踪迹。 俞先生生了四个女儿。只剩下一个。俞太太因为伤心过度。把双眼都哭瞎了。俞先生终年潦倒度日。生活非常贫困。 他心里想:「我平生并没有什么大过失。为什么却惨遭上天惩罚呢?」 过了四十岁以后。他每年除夕都用黄纸写上疏文。向灶神祈祷。请求代向天庭转达。这样经过了数年。也没有回报或反应。 到了四十七岁那一年的除夕夜。他跟哭瞎眼睛的妻子和一位女儿。围坐在凄凉的房屋中。满面愁容。对目相视。 这个时候。他忽然听到叩门的声音。俞先生拿着蜡烛。走去开门。看见一位头裹角巾(将四方巾折一角)、身穿黑衣的老丈。胡须及头发已经有一半变银白色了。老丈长揖就座。他说:「敝姓张。从远路而来。听说你家愁苦感叹。所以我特别来安慰你!」 俞先生觉得老丈与众不同。所以对他非常恭敬。俞先生说:「我平生读书积行。迄今尚未考取功名。不但无法保全妻子。而且三餐不继、衣物缺乏。我还曾经焚烧了好几张疏文给灶神…。」 说完。俞先生顺便叙述疏文的内容。 张老丈说:「我知道你家的事已经很久了!你的恶意太重。专务虚名。疏文中充满着怨恨。亵慢上帝。恐怕所受的罪罚不止这样!」 俞先生大吃一惊。说:「我听说:冥冥之中。鬼神必记录任何微小的善行。我发誓行善、遵守戒条已经相当久了。怎么全部属于虚名呢?」 张老丈回答:「例如就敬惜字纸这一项来说。你的朋友和学生经常用旧的书册字纸。来糊贴窗户和包裹物品。甚至还拿来擦拭桌面。你借口说。不要弄脏。而后立即焚化。你每天都看到这些现象。却不告诫或劝导他们。只是在路上。捡几张字纸回来焚化。好做给别人看。有什么益处呢? 文昌社每个月放生。你只是随着大家奔波。(只随喜而未尽力。不是真正的随喜)。因为别人而事情才能办成功。如果别人不做。你也不会主动去放生。其实。你的心中还没有萌起慈悲的心念。家中的厨房也常宰杀鱼虾和螃蟹等动物。难道它们就没有生命吗? 谈到言语的过失。你习惯强词夺理。说一些风凉和尖酸刻薄的话。使别人倾服。当你说出口时。你的心中也知道有损厚道。但是你习惯在朋友的谈笑声。随风毁谤和讥笑别人。而无法自制。你的话语已经触怒了鬼神。不知被记录多少过失。你还以简朴忠厚自居。这是欺骗自己或者欺骗上天呢? 你虽然没有做出邪淫的事情。但是你遇到别家漂亮的小姐。你一定仔细瞧看。你的心立即动摇。而不能驱除邪念。只是没有邪恶的因缘凑合而已。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你反省自己面对美色时。能像鲁国的男子(
佛教故事动画片
注)那样吗?你吹牛说终身无邪色。可以面对天地鬼神。真是胡说八道! 这些你发誓做到的戒条。尚且如此。何况其它呢?你每天所焚烧的疏文。我都转呈天庭。上帝派遣日游使者。考察你的善恶。发现你数年内没有一件可记录的善行。只是在你独居时。看见你的心中充满着贪爱、邪淫、嫉妒、急功好利、不公平、高傲而轻视他人、希求回报、报复旧仇的念头。这些不好的念头。都已经被日游神记录下来了。上天的责罚越来越严重。你逃避灾祸都来不及。怎么还在祈求福报呢?」 俞先生听了十分惊讶。惶恐地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说:「您既然知道我暗中所做那些事情。您一定是灶神。请您救救我吧!」 张老丈回答:「你读书明理。也应知道慕善为乐的道理。当你听到一句善言。心生激励劝勉;看见一桩善事时。非常兴高采烈。但是不久便忘记了。由于你的信根不深。没有恒心。所以平生的善言善行都是敷衍而随俗浮沈。何尝脚踏实地去做一件事情呢?你满腔恶意。起伏缠绵。还希望和责求上天给你美报。就好比种了遍地荆棘。却痴痴地等待稻米的丰收。那岂不是很荒谬吗? 从今以后。你应猛力摒除各种贪爱、邪淫、妄想等杂念。净化心念。时时存着善念。如果在能力范围内的善事。不希图回报。不务求名利。不论大小和难易。切切实实。耐心地做。如果力量做不到的善行。也要殷勤诚恳。充满着随喜的心
佛教全部故事
。使善意圆满。第一要有容忍心。第二要有恒久心。切不可怠惰。自欺欺人。这样日子久了。自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家事奉我非常虔诚。所以我才特别告诉你这些事。只要你赶快勉励修持善行。便可能挽回天意!」 老丈说完。立即进入俞家的内室。俞先生随后跟进去。到了灶旁。那位老丈忽然不见了。俞先生这时候才明白他就是司命的灶神。 俞先生因此焚香叩谢。并且在次日(即农历元旦)。拜祷天地。发誓痛改前非。实行善事。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净意道人」。以表示自己破除各种妄念和恶想的决心。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还是杂念纷飞。不是怀疑就是懒惰。悠悠过日。心念依旧浮沈不定。因此。他在家中厅堂所供奉的观音大士圣像前。叩头叩到流血。他虔诚地发出誓愿。愿善念永保清纯。精进行善。如果自己有丝毫放纵。永远堕入地狱。 每天清晨。他敬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一百声。祈求菩萨暗中相助。从此以后。每一句言语、每一个举动、每起一个心念。都觉得好像有鬼神在旁。不敢欺心放肆。凡是对别人有帮助、对动物有利益的事。不论事的大小、自己的忙闲、别人的知不知、自己能力够不够。他都欢欢喜喜地去做。有时还委曲自己。直到善事圆满成就才停止。他随缘方便。广积阴德。并且逢人就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因果报应的道理。化导他们。不厌不倦。 每到月底。他便合计自己一个月的行为和言语。在灶神的神位前。上疏禀告。这样持之以恒。行善成熟。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经过了三年以后。当时他已经五十岁了。这一年是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一五七四年)。宰相张江陵会试完毕后。拜访同乡的亲朋好友。想为自己的儿子寻找明师。许多人都推荐俞都先生。于是他便应聘来到京师。并且携带着家眷。宰相十分敬重俞先生的品德。帮他进入太学。 万历四年。俞先生在京师参加乡试。而考取功名。次年。他又高中进士。 有一天。他进入宫中。拜谒一位太监杨公公。杨公公命令五位义子出来拜见俞先生。那五位义子都是杨公公四处寻找。选做为后嗣。以娱乐自己老年的。其中有一位十六岁的义子。俞先生看起来。似曾相识。问他的籍贯。对方回答:「我是江西人。小时候误入粮船。我彷佛还记得我的姓名和乡里!」 俞先生十分惊讶。叫他脱
佛教经典佛陀十大弟子故事
去左脚的鞋子。发现了两颗痣。俞先生大叫:「你就是我第三个儿子!」 杨公公也颇讶异。询问原由后。立即将这位义子送还俞先生。并且随俞先生回寓所。 俞先生急忙跑去告诉俞夫人。俞夫人抚着儿子大哭一场。血泪迸流。十六岁的儿子也哭了。他手捧母亲的脸颊而舐着她的双眼。俞母双目突然恢复光明。俞先生悲喜交集。不愿意再当官。想回故乡。于是。便向宰相提出辞呈。宰相非常赞叹他的义行。临别赠送许多厚礼。让他回乡。 他回到家乡后。行善更加努力。他儿子娶得贤妻后。一连生了七个孩子。个个抚育长大成人。而且都继承了他的书香门第。 俞老先生把自己遇到灶神。并且实行改过的事情写成文章。以训诫子孙。 俞老先生身心安健。一直活到八十八岁。大家都认为这是实行善事、挽回定数的果报。 这一篇传记是俞老先生的同乡后学罗祯所写的。 (《袁氏训子四书详注》附录第五十九页至六十八页、《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感应篇汇编》第一卷第三十四页至三十七页) (注)鲁国的男子│《孔子家语》记载:鲁国有一位男子独自居住一间房屋。邻居有一位寡妇也独居另一间房屋。有一天夜晚。暴风雨来了。寡妇的屋子坏了。寻求庇护。鲁国的男子关着门而不接纳那位寡妇。鲁国的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同居住在一起!」 寡妇问:「你为什么不如柳下惠那样能坐怀不乱呢?」 鲁国男子答道:「柳下惠可以坐怀不乱。我却不行啊!我必须有自知之明。不可以勉强学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才能达到
佛教放血的真实故事
最好的成效。而又不抄袭他的行迹!」(《袁氏训子四书详注》附录第六十二页)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6279.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努力行善,扭转恶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努力行善,扭转恶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