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沙弥、菩萨的应化事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沙弥、菩萨的应化事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沙弥、菩萨的应化事迹
我们从佛经中。经常可以看到佛陀苦口婆心教导大家莫轻后学的教诲。说世间有四种事情 看似细微却是不可轻的:
一、小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曾经是一位佛教的大护法。经常设斋供僧。有一
小沙弥定住身后。慢慢地走到阿育王面前。 合十说:“大王!刚才这件事。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说得阿育王羞愧万分。连忙忏悔说:“唉。我的心不够光明虔诚。不该轻视小沙弥呀!”从此阿育王对一切出家众。不分老小贤愚。都一律恭敬而不起慢心了。
此外。“五台山文殊发塔”的传说。则是开示不厌烦每个众生。要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肚量。
在五台山台怀镇上有一座塔院寺。塔院内有一座巨大的白塔。乃印度阿育工时代所建八万四千个塔之一。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之舍利。同一寺内另有一座小塔叫“文殊发塔”。相传在很久以前。
文殊菩萨向待在地上吓得目瞪口呆的僧俗开示宣说了几段有关修平等心的偈文。便飞着离去了。发脾气的僧人见自己有眼无珠不识菩萨真面目。欲挖去自己的双目。众人劝说他倒不如建塔立碑以忏罪。他便建立了一个小石碑上面绘着贫妇飞升图。同时刻上文字。劝导世人要修平等心。不要像他那样有世俗的心态。而致当面错过恭敬菩萨的机会。
贫妇所供的头发被藏于文殊发塔内供奉。 这是一则著名的文殊菩萨应化事迹。也启发教导着我们遇到每一个众生都要把他当作佛一样看待。对前来提出要求的人不要闭门拒绝。这也由於文殊菩萨经常化身为凡夫混在众生队伍中。随缘化度的缘故。
摘自《台州佛教》2009年第6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638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沙弥、菩萨的应化事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沙弥、菩萨的应化事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