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20 00: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出言以善,慈悲待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任何一个人随意说过的话。都将产生不同的后果。激励他人的良言会为说话的人积德。伤

佛教故事无情的家人

害他人的恶语则会使说话的人得到恶报。造谣中伤他人的坏人自以为得计。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必有更大的报应等待着他。孙子也说过:“赠人以言。重如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认知外在世界的重要媒介。要想说得清楚、说得风趣。令闻者心开意解、清心悦耳。就必须出言以善、心怀慈悲。才能造福于众生。广结善缘。

人的口。就像锐利的刀剑。用它既能修行。也能积德。但是。

精简观音佛教故事在线听

口舌往往又是最容易造业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这样的人: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可惜用错了地方。说话尖酸刻薄。不给他人留丝毫余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谁得罪了他。他可

佛教经典20个小故事

要鼓起如簧之舌。喋喋不休。不遗余力地对人极尽冷嘲热讽、恶毒攻击。他会把别人

成语与佛教故事

几十年前的秘密或者隐私都抖落出来。让他人无一丝颜面。自尊心受伤。狼狈不堪。

释迦牟尼佛曾率领五百僧侣前往民风未化的迦师那国弘扬佛法。为引导有缘人。目犍连第一个来到了该国城中。当他目睹到迦国人某些荒诞不经的行为时。开口便以因果的道理直指民众的愚痴行为必然遭报受苦。迦国人听后难以接受。就怒气冲冲地将目犍连撵出了城外。致使他的迦国之行无功而返。后来佛陀派遣文殊师利菩萨前去迦师那国。文殊师利菩萨進入该国之后。并没有马上宣扬佛法。而先以称赞迦国人民是如何的勤奋、纯朴善良。温馨的劝善话语令迦国人欢欣喜悦。众人最后手持香花、佳肴、珍宝。至诚供养。文殊师利菩萨乃率领该国人民前往佛所。向释迦牟尼佛恭敬顶礼。并聆听佛陀

佛教神话故事大全

的心法。

博大的胸怀才能展现出宽容的风范。无私的心地才能发射出真诚与善良的光芒。觉者永恒的状态就是慈悲。因此。应该以慈悲之心劝善。出言以善才能广结善缘。看到别人的技能、知识、品德及善行。以真诚之心称赞、学习。可以去除自己的嫉妒、傲慢之心。也可以扩大自己的心量。人人出言以善。则能使社会真正回归到安定祥和的状态。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5463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出言以善,慈悲待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出言以善,慈悲待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01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