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鉴空—顿悟前身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17 02: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鉴空—顿悟前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鉴空—顿悟前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鉴空—顿悟前身

摘自《历代高僧传》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他虽然勤于学习。但却难以持久。到了壮年。他吟诗作文。自然朴实。不求靡丽。经常游历于吴、楚之间。已经四五年了。干谒显贵人家。所得到的赏赐相当菲薄。有时身边的钱多到数贯。他就莫名其妙地生起病来。总得把钱用完了病才好。

  宪宗元和初。鉴空游历重到浙江杭州。正好身无分文。就打算寄居于天竺寺。走到孤山寺西侧。饿得实在走不动。他看着西湖流水。泪流满面。悲吟数声。

  这时。有一位梵僧坐在湖边。看看鉴空。笑着说:“法师秀才。你旅游的滋味满足了吗?”

  鉴空说:“旅游的滋味是满足了。不过。我只是秀才。你却称呼我为”法师“。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梵僧说:“你不记得曾经在洛阳同德寺讲《法华经》吗?”

  鉴空大惑不解地说:“我从出生至今。已四十五岁了。成天盘桓于吴、楚之间。从来没有到过京口。何况前往洛阳呢?”

  梵僧说:“你恐怕是被饥火所烧。想不起往日的事情了。”说完。从布袋中掏出一颗枣子。如拳头。递给鉴空。说:“这是我国的特产。吃了它。智慧高明的古人可以知晓过去未来的事情。智慧平常的有也可以知晓前生之事。”

佛教与皇室爱情故事

  鉴空正饿得上火呢。连忙接过大枣。张口就吃。吃完。又喝了几口泉水。只见他忽然伸伸懒腰。呻吟几声。靠在路边石头上就睡着了。顷刻间。他翻然大悟。想起当年自己在同德寺讲经的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佛教故事大全女娲

  醒身以后。鉴空涕泣不已。问梵僧道:“震和尚现在在哪里?”

  “他专精未至。又到四川当和尚去了。现在已经跟你无缘了。”

  

佛教故事鬼屋

“神大人现在在哪里?”

  “前愿未满。尚在修行。”

  “那么。悟法师现在在哪里?”

  “你还记得他在香山石像前戏发大愿吗?当时他说:‘若不证无上菩提。必愿为赳赳贵臣。’最近听说他已得任大将军了。当时咱们五人萍水相逢。只有我得到解脱。也只有你沦为饥寒交迫的文士。”

  鉴空哭着说:“我四十多年来。每天只吃一顿饭。三十多年来。每天都穿同一件粗布短衫。浮俗之事。绝断根源

佛教故事威仪视频

。没想到当年修行不终。落到如此饥寒交迫的地步!”

  梵僧说:“当时在狮子座上广说异端。使学空之人心生疑惑。戒珠曾缺。膻气微存。这样要使自己的声音浑厚。发响清亮。那是做不到的。形体伛偻。影子必然弯曲。这正是报应所致。”

  “那么。现在怎么办呢?”鉴空愁眉苦脸地问道。

  “今生的事。我是毫无办法的了。来生的事。倒可以警醒你。”说着。梵僧从布袋里取出一面镜子。两面都晶莹彻亮。对鉴空说:“要知贵贱之分。修短之期。佛法兴替。吾道盛衰。请看一看镜子。”

  鉴空接过镜子。看了良久。然后递给梵僧说:“报应之事。荣枯之理。我已经都知晓了。”

  梵僧把镜子收入布袋中。携着鉴空。并肩而行。走了十几步。梵僧忽然不见了。

  这天晚上。鉴空借宿于灵隐寺。就在寺中剃发出家。受具足戒。后来周游名山。苦节愈高。

  文宗大和元年。鉴空游至洛阳。在龙门天竺寺遇河东人柳珵。亲口向他讲述了自己邂逅梵僧的故事。柳珵听了这个故事。觉得事不寻常。很是奇特。

  鉴空又说:“我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出家修行也已三十二年。今后持钵乞食。还有九年在世。我舍世以后。佛法不是要衰微了吗?”

佛教故事孩子前世是个小狗

  柳珵想问个究竟。可是鉴空却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索求笔砚。题数行字于藏经楼北墙上。掉头而去。

  他提的谶语是:“兴一沙衰恒河沙。兔而罝。犬而拿。牛虎相交与角牙。宝檀终不灭其华。”“罝”(jū)是网的意思。

  谶语应验在会昌年间毁灭佛教之事。当时武宗勒令僧尼还俗。共计二十万七千多人。拆毁寺庙四万七千多所。所以说“兴一沙衰恒河沙”。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6326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鉴空—顿悟前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鉴空—顿悟前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77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