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孔子」子欲养而亲不待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17 02: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孔子」子欲养而亲不待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孔子」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子欲养而亲不待

【白话易解】: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走半路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

佛教经典故事歌曲大全

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道:「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听了孔夫子的教导。从这以后。学生们告辞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母的达到了十三个之

佛教因果故事金色比丘

多。

【原文】: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

  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车。进而问曰:「子。何人也?」

  对曰:「吾。丘吾子也。」

  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

  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

  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

  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因为求学离家在外。之后又因为工作。又或因为成家、养育子女种种原因。无法抽空回乡看望父母时。却忘了。父母已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

似乎。人生总也有忙不完的事。在一推再推之后。能奉养父母的时间。也随之流逝。丘吾子的悲伤。谁能真正体会到呢?少年离家。可至年老回来时。一踏进家门。却再也见不到父母了!错过了奉养父母的机会。是人生多大的遗憾。逝去后。怎么能追得回来呢?

《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当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不便。此时。正是需要我们在身边照顾的时候。记得有一位女士。因远嫁外地很少回

佛教雷音寺的故事

家。有一次她回家时。却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一看才知道。原来。母亲因为年纪大了。无法弯下腰来剪自己的脚指甲。使得指甲长得太长而嵌入肉里。造成流血、流脓。当女儿看到母亲这双受伤的脚时。不禁难过得哭了。母亲多么需要她的照顾啊!于是从此。她每周都会回来看望母亲一次。为母亲泡脚、剪脚指甲。

在我们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照顾才能长大;可当父母年老需要我们照

听佛教故事音频

顾时

命中注定的佛教故事

。我们能否也陪在他们身边。像当初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帮他们穿衣。给他们盖被子。为他们剪指甲。挽着他们一起散步……

时光易逝。在我们还有机会尽孝时。莫要再等待。丘吾子的遗憾警示我们:行孝不能等!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63304.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孔子」子欲养而亲不待;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77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