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荣辱不惊的老子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15 00:1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荣辱不惊的老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荣辱不惊的老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子。在古圣先贤之中。他也是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从混乱的人间体悟出来的。他生活于混乱的社会。所以他能体会许多人生险恶的世态。而他又能从中透悟真理。这才是真正大澈大悟的圣人。

老子日常生

简单的佛教经典故事

活的待人接物。无不具有教学的风范。比如有一位自认广闻博学的士成绮。他经常听别人赞叹老子具有超然高尚的智慧。心想:难道还有人比我聪明、比我更有智慧?但是。大家对老子的评价那么高。因此。他就登门拜访老子。

当他来到老子的住处。一见老子。他就说道:「我经常听人称赞你是大智慧的圣人。所以。不畏路远。迢迢地到此拜访。但是。我见到的和听到的却不一样。走进你的住处。我觉得好像进入老鼠洞一样。满地丢弃的蔬菜。一片杂乱。你不懂得调理生活环境。枉费我不远千里迢迢来此。而你竟然是这么糟的人!」

老子听了像木鸡一样。毫无反应。来访者骂完了返身就走。但是。他一直回想。心里觉得很奇怪──我对着人人称为圣人的老子破口大骂。把他比成老鼠。把他的住处比成老鼠洞。他一句话也答不出来。我应该颇有胜利之感才对。但为何我心里有失落感?不觉得自己赢过他。这是什么道理?

当天晚上。他一夜失眠。隔天一早又去拜访老子。老子的表情和昨天一样。并无愠怒之色。也没有排斥他的表情。

来访者坐在老子面。前问

佛教自编自医故事

道:「昨天我说了很多无礼的话。但是你一点儿也不生气。我自以为胜利了。可是心里却若有所失。这是什么道理?」

老子这时才开口说:「真正体会人生之理的人。他把一切生物平等看待。不管是牛、是马、是狗、是猫。或者是老鼠。这和人有多大差异呢?所以。不管你把我比成什么。我都不觉得是侮辱。因为生命之体是平等的呀!」

士成绮听了顿有所悟。他赶紧把坐椅移到一旁。不和老子对坐。他觉得老子太伟大了。而自己忽然变得卑小幼稚。因此。他不敢正视老子的眼神。所以把椅子移向旁边。

他又继续请教说:「要如何才能真正体悟真理?」老子回答说:「你昨天来时摆着架势。两眼露出凶光。好像要和人家打架一样。由此可知你的心气浮动。要知道。自以为很了不起、傲视他人。只喜欢与辩论。则其心念必然不得自

佛教高僧除妖故事

在。人人都有纯真的本性。但性一乱、处处要向他人挑战。则心中已有自性之贼。最好你回家之后把心静一静。然后把自性之贼抓出来。再好好培养你的无求无怨的善念。恢复纯真的本性时。所谓的马、牛、猴、狗、猫……都是平等的。一切浑然忘我。体悟无我的境界。则能和大自然融合成一体。」

这是古来受人所崇拜的大哲学家──老子的故事。他出生于浊世。所以能够透悟人性的道

十个佛教经典故事

理。但是。现代人。人人丰

佛教的债务故事

衣足食。却也浑浑然若有所失。因为。很多人迷失本性、无法真正寻回自己的良知。故浑然忘我自我。这不是破我执、体悟圣人之境的超然忘我。两种境界完全不同。

学佛便是要学得破我执、灭我相。才能达到自然忘我的境界。才能和宇宙的真我融和。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7/7086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荣辱不惊的老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荣辱不惊的老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50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