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贫生童子供佛斋僧后财富源源不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贫生童子供佛斋僧后财富源源不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贫生童子供佛斋僧后财富源源不绝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父亲出海经商。遇难死于海上。他们家里。仅靠他的母亲做苦工并向邻里亲戚们借钱维持生活。因为他家太穷了。所以大家都叫他贫生童子。
贫生童子渐渐长大了。并且也学会了好多谋生的本领。有一天他偶尔跟着他的同学们到佛陀的竹林精舍去玩。竹林精舍的门前廊下。画着很多各式不同的画。同学们
那个出家人。非常和气。非常详细地。将那些画的意思。向他讲了一遍。这在贫生童子听来。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那些画里面。画着天、人、地狱、鬼、畜生的种种形态。有的使人害怕。有的使人恐怖。有的使人喜欢。有的使人向往。同时。贫生童子在那个出家人的讲述之中。知道了无论是谁。如果不能修道了生死的话。生生世世。永远都在天上、人间、地狱、鬼、畜生之
“我想生天。怎么样才能使我生天呢?”贫生童子问那个出家人。
“哦!很好。太好了。你想生天吗?”那个出家人向他浅浅地一笑。并且恳切地告诉贫生童子说:“如果你能出家受戒和持戒的话。一定可以生天的;如果努力修行。还能够了生脱死呢!”
贫生童子想了一阵。他觉得家中还有年老的母亲。出家实在不忍心。于是接着再问:“我不能出家。除了出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生天呢?”
“那么。你就受五戒。做一个在家佛弟子吧!”
“什么是五戒呢?”
“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
“噢!那太多了。恐怕我还是无法做到。除了这些。还有另外的方法能使我生天吗?”
那个出家人看看贫生童子。心里想:世间上的众生。根机的差别太多了。这个孩子。也许现在的机缘尚未到达最高的阶段。还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接引他吧!于是便对贫生童子说:“如果你能供养佛陀及此间的出家僧众。这一
“供佛斋僧?那要多少钱呢?”贫生童子虽然很穷。但他以为这倒不妨可以试试的。
“我们竹林精舍的出家人很多。通常为我们办一餐供养。要花费五百个金钱哩!”
“好的。我就这样做吧!”五百个金钱。对贫生童子来说。几乎是一桩梦想不到的事。他家里穷得连一日三餐都不易维持。那里去找五百金钱呢?可是他的信心
贫生童子回家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并且也告诉了他的母亲。他说他从明天开始。去帮有钱人家做苦工。一直做到足够五百金钱的工资时。他就拿去供佛斋僧。他的母亲非常慈祥。但却也不以为然地说:
“供养佛陀及出家的僧众。实在是一桩好事。然而像你这样小小的年纪。谁会要你做苦工呢?”
贫生童子虽然自知年纪小。但他相信为了供佛斋僧。一定会使他达成目的的。于是。一天、二天、三天....好几天过去了。他天天到街上去找工作做。天天总是失望地走回家。最后看到一个大富人家为了起造房屋。要雇大批的工人。他便自动地走了过去。
“去去去!小孩子。你能做什么!”那个富翁也是不要他。
“难道说你们是先付工钱后做工的吗?”贫生童子也生气了。
“那倒不是的。”富翁回答。
“既然不是。能不能先让我做一天试试。如果满意的话。就给我工钱。否则你就不要给我工钱。明天我也不来了。”
“你不要钱。我也不放心让你做。你会糟蹋了我的材料。不过。看你小小年纪。可怜巴巴地。就让你做一天试试罢!”
富翁终于对贫生童子开恩了。但是一天的工做完之后。竟然大大地出乎富翁的意料之外。不但贫生童子善于做工。并且比其他的工人做得又快又好;尤其他能讲故事。边做边讲故事。其他的工人为了要听他讲故事。就不得不跟他一同工作。一同进行。因此工作一天下来。同样多的工人。要比以往的工作成绩。多出一倍以上。
因此。那个富翁笑咧着嘴。对贫生童子和蔼地说:“好孩子。你真会做。明天一定还要来呦!一直到工作全部做完。你才能够不来。否则的话。我就不付你的工钱。
“好的。工钱留到最后一齐算好了。”其实这也正是贫生童子求之不得的事啊!
做了许多时日之后。这一富翁家的工作做完了。结算工资。共计四百五十个金钱。距离五百个金钱。尚差五十个。对着这笔工资。他非常伤心。伤心得哭泣起来。因为他想:“除此之外。又从何处再赚五十个金钱的工资呢?”但他这一哭泣。引起了富翁的怀疑:“小孩子。我没有因为你年纪小而欺侮你呀!你的工资是一分一厘照算的呀!难道你以为四百五十个金钱还不够吗?”
“不是的。我相信你是最最善良的大富长者。你不会欺侮我。但我为了供养佛陀及竹林精舍的出家僧众。做了这么久。还差五十个金钱。这叫我怎么办呢?”贫生童子说出了他的心愿之后。竟然大大地感动了那个大富翁。他想:“我这样富有。也不曾想到供佛斋僧。这个穷苦的孩子竟会以做苦工的代价。用来供佛斋僧。”因此他就慨然地说:“孩子!你不用哭泣了。我给你补足五百个金钱就是了。”
这是一个好办法。好消息。但这对于贫生童子。仍然不能释然于怀。他不知道加上了别人的五十个金钱。是否还能生天?他去问佛。佛说:“孩子。你会生天的。当你最初发心要供佛斋僧的时候。就已决定你将生天了。”
贫生童子。把这事情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很高兴。但也很难过。因为他太穷了。如要供佛斋僧。竹林精舍那么多的出家人。全部来应供。叫他们坐在那里呢?没有像样的客厅。也没有足够的桌子椅子。还有煮饭的灶。煮菜的锅。盛饭的桶。装菜的盘。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办法把这桩供佛斋僧的大事情做好。
贫生童子急中生智。他做苦工的东家。不是刚刚造了新的房屋吗?这桩大事。如能借在富翁富里做。那就太好了。
当然。能有佛陀光临。为自家的新房子光照一次。实是难能可贵的事。那个富翁也就欣然接受了贫生童子的要求。
先一天。贫生童子便去竹林精舍。顶礼佛足。请求佛陀慈悲哀愍。第二天上午。到那富翁的家里。接受他自己的供养。佛陀默默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贫生童子。在那富翁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进进出出地忙碌着。富翁的全家乃至每一个奴婢。也都忙碌着。汲水的汲水。劈柴的劈柴。洗菜的洗菜。煮饭的煮饭。配菜的配菜。烹调的烹调。有的扫地。有的洒水。有的摆席位。有的盖席布。有的布置室内。有的整饰道路。大家都在准备着迎接佛陀以及佛陀的诸大弟子的光临。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贫生童子又去竹林精舍。再度请佛及僧。赴斋应供。
终于。佛陀带着一大队威仪整齐的出家僧众。一个个披着袈裟。捧着钵。端庄。安详。肃穆。严整。缓缓地。飘飘然地。走进了屋子。坐定了座位。供养也就跟着开始了。但是。神迹也出现了──贫生童子。亲自端着上妙的饮食。一次又一次地给僧众们来回地加添。桶里的饮食。却始终不见少去。一直等到所有的僧众。全部吃饱了。他所预备的饮食。还是跟先前一样多。
饭后。佛陀为贫生童子说法开示之后。便与诸大弟子们又回到竹林精舍去了。但是。留下
其实。佛陀显示这个神迹。是有原因的。
当天。正有一大队五百个贩宝的商客。从远处来到王舍城。那天适逢城中的节日。所有的饮食店。全部停业休假。五百个商客。找遍了王舍城。也无法求得饮食。最后听说贫生童子供佛斋僧之后。尚有大批的剩余饮食。他们便来要求贫生童子。供给他们。并愿给钱。照价收买。贫生童子为了供佛斋僧而办饮食。自是不肯收钱。但当五百个商人吃饱之后。商人的首领为了感念贫生童子施养之恩。便问贫生童子是谁家的孩子。殊不知。询问之下。贫生童子的父亲。竟是这个商人首领的老朋友。贫生童子也正是这个商人首领所要寻访的对象。因为贫生童子的父亲。有一大笔遗产。托请这个商人首领交给贫生童子哩!
不但付给了遗产。并且还由商人首领带头。五百个商人。各各拿出一件珍宝。赠送贫生童子。表示敬意。顷刻之间。贫生童子的面前。便已经堆满了一大堆的宝物。然而。这使贫生童子更加惶恐了。他说:“我是为求生天而办饮食的。我又不是为了赚钱而办饮食。我怎么能够接受这些宝物呢?”
商人首领无法可想。只好叫他去请示了佛陀之后再说。
佛陀的回答。也教贫生童子安心收下这些宝物。并且还说:“这是你供佛斋僧的现在果报。以后生天的果报。尚待你死了以后去享受哩!”
因此。贫生童子。在半日之间。便成了王舍城中的第一大富翁。正好当时城里的第一长者去世了。贫生童子便被全城的人民。选举为王舍城的第一长者。
贫生童子的名气渐渐大起来了。他的财富和有关他的事迹。也被当时的国王知道了。国王非常钦佩他。所以要他去做大臣。先前雇他做苦工的那个富翁。也把女儿嫁给贫生童子做夫人了。
从此。贫生童子的福报。一天天地大起来。财富源源不绝而来;在他家里。一切的珍珠宝物。亦会自然而生。他有多少财富。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因他善于生福生财。所以大家不再叫他贫生童子。而改称为善生长者了。
这就是佛经中有名的善生长者的少年的生活。后来皈依了三宝。受了五戒。并且证得了圣果。成为佛陀时代有名而且标准的护法居士。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7/7185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贫生童子供佛斋僧后财富源源不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贫生童子供佛斋僧后财富源源不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