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受戒之人得天神护佑鬼神不敢侵犯与持戒升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受戒之人得天神护佑鬼神不敢侵犯与持戒升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受戒之人得天神护佑鬼神不敢侵犯与持戒升天
受戒之人得天神护佑鬼神不敢侵犯
----《戒消灾经》的一个故事
天色已晚。灯光下。来客端正而年轻的面庞透露着远行的疲惫。主人关切地询问陌生人:「年轻人啊。怎么会大老远来到这里?」
来客回答:「我是舍卫国人。在我们的城内。不论男女老幼。都尊奉佛法。持守五戒、广行十善。然而。我在一次拜访昔日同窗的因缘下。无法婉拒对方家人殷勤劝酒。于是喝酒破戒。父母知道我毁犯佛戒。又违逆两位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所以。把我赶出家门……。我能在这里借宿一宿吗?」
主人欣然同意。来客也就住了下来。
事实上。这户人家并不寻常。 好客的主人长久以来事奉三位鬼神。经年累月。散尽家财不说。家中更疾病死丧不断。
鬼神为报答主人的恩德。遂盗取国库里的稀珍宝物。搬运到庭院里。归主人享用。
收留来客的这一晚。 主人正忙着打点饭食祭拜鬼神。以表示谢意。
这些事。来客自然是毫不知情。
夜半时分。月亮高悬天际。鬼神依约来接受祭祀。 还没踏入大门。一见来客正在客房中休息。就惊慌失措狂奔而去。
「各位大神。您们请留步!怎么转身就走?」主人又是跪拜又是追赶。气喘吁吁的问道。
谁知。鬼神们也上气不接下气。惊恐的回答:「你贵客光临。我们哪能越雷池一步?」 说完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亮了。一边用早斋。主人一边将昨夜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来客。想知道鬼神畏惧来客的原因。
来客笑答:「我虽然破酒戒。尚守其它四戒。天神卫护。自然鬼神不敢有所侵犯!」
主人闻言。立刻请问三皈五戒的含义。来客欢喜地为他一一说明。并告诉主人。舍卫国中有佛住世。可以前去亲近供养并求受三皈五戒。
于是。主人收拾行李。当天就动身启程。这一路走来实在不轻松。眼见天色不早。但一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不远处孤伶伶的一户人家。主人决定叩门请求收容。
门咦地一声打开了。是一名貌美少妇。妇人一开口便拒绝:「我的丈夫是噉人鬼。这里很危险的。你快点走吧!」
但主人已别无选择了。便说: 「我受了三皈五戒。没什么好害怕的!」便硬是住了下来。
少妇确实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她本是良家妇女。却被噉人鬼强制虏到此处。结为夫妇。
但是。这天。噉人鬼丈夫竟一夜未归。少妇甚是意外。但也不便多说。次日。默默送主人出门。
主人环顾四周。大惊失色: 一地尽是碎散的尸骨!而且。处处可见啃食过的痕迹!
「真是后悔啊!」假如留在家里。过豊衣足食的太平日子。根本不会遇上这种恐怖的怪事。
但是。被少
念头一动。主人又开口要求再留宿一晚……
少妇喃喃说道:「也许真如你说的。受了三皈五戒就有善神守护。昨晚真是幸运。但是你必定逃不过今夜。我丈夫就要回来了。你还是赶快走吧!」
主人不但不相信少妇的警告。连佛、三皈、五戒都置之脑后。然而。护戒善神也在主人心起恶念这当下一个接一个离去。一但失去戒神的卫护。噉人鬼立刻冲
千钧一发之际。少妇将主人藏到一口大瓮里。狼狈步入家门的噉人鬼。敏锐地嗅出满室新鲜的人肉味。立刻问道:「妳哪来的人肉
少妇故作镇静。缓缓回答道:「我足不出户。哪来什么人肉?你昨晚怎么没回来?去哪儿了?」
「妳还问?就是因为妳留佛弟子过夜。护戒神把我赶到四十里外的地方。都是妳害的!」鬼嘟哝着抱怨起来。
躲在瓮中的主人听到这里。已经六神无主。浑身发抖。把三皈五戒忘得一乾二净。
少妇也不反驳。再度开口: 「那就算是如此。你怎么空手而还?」
「被戒神驱赶。又露宿荒郊野外。受这么大的刺激。心神不宁。哪来多余的精力去找人肉?」鬼觉得少妇不体贴。开始生闷气。
少妇不理会鬼的情绪。试探性地问:「什么是佛戒啊?」
「妳别再问东问西。我饿死了。赶快把人肉端上来再说!这佛戒是无上真实正的戒。我哪敢随便说?」
「你说说看嘛!说完我就把肉送上来。」禁不起少妇再三央求。鬼便将五戒一一说出。一曰慈仁不杀。二曰清信不盗。三曰守贞不淫。四曰口无妄言。五曰孝顺不醉。
噉人鬼每诵一戒。聪明的少妇和瓮中的主人就诚心受持一戒。等鬼诵完。二人均已正心皈命三宝、信受五戒了。
天帝释知道二人真心向佛。马上派遣五十名善神保护他们。这样一来。鬼马上又疾走他方。转眼不见踪影。
二人明白逃过劫难。决定一起动身前往舍卫国觐见佛陀;在路上。遇到四百九十八位旅人。彼此打过招呼之后。方知一行人刚从佛身旁离开。
「佛说的经教。我们实在听不懂。只好各自回家。你们呢?」
二人把上述奇遇详加敍述之后。强调鬼神对戒行清高的人十分敬畏。众旅人聆听完。心开意解。决定一起回去觐见佛陀。于是。这五百人。见佛、听法、出家。漏尽意销。同证阿罗汉果。
持戒升天
佛陀时代。波罗脂国有二个比丘。
一日。听说佛陀在舍卫国大开法筵。演说妙法
二人便相约一同前去听佛陀开示法要。
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二人便向舍卫国出发了。
烈日下。
二人挥汗如雨的低头疾行。走着走着。
觉得口干舌躁。但一路上却没有半点水源。
二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走……
正当二人走得筋疲力竭。
突然。眼前一亮!
一口井就在前面不远处!
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
此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
而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于井边。
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
“你不也是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
这位比丘答道:
“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即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
“您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连佛都见不到。更别说听经闻法了!”
比丘听完。不为所动的说:
“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苟活!”
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
但由于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后立即生到天道。
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
佛为他说法。便得到了法眼净。
喝了水的比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直到隔日才来到佛所。
一见佛陀。立刻五体投地的至诚礼拜。
佛陀以神通智慧力得知先前发生的事。他询问道:
“比丘!你从何处来?有没有同伴随行?”
比丘即一五一十的把路上发生的事禀告佛陀。佛即呵斥说:
“你这个愚痴的人!你虽然现在眼睛见到了佛。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见到佛。那位持戒而
佛陀更进一步说:
“如果有比丘放逸懈怠。虽与我同住在一起。也能常常见到我。但我却不曾见这样的比丘;若有比丘离我数千里。能精进用功、不放逸。虽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遥。而这样的比丘却能常常见到佛。而佛也常常得见比丘。”
比丘听完佛的教导。若有所悟。羞愧地顶礼而退。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7/72272.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受戒之人得天神护佑鬼神不敢侵犯与持戒升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受戒之人得天神护佑鬼神不敢侵犯与持戒升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