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亮起一盏心灯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13 00:1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亮起一盏心灯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亮起一盏心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亮起一盏心灯

亮起一盏心灯[摘编]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间。都过了一生。金钱。有得有失;权位。有得有失;爱情。有得有失。有时此间得。彼间失;有时此时得。彼时失。有的人得而复失。有的人失而复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过了一生。

看淡功名。看轻富贵。看小世界。古代的庄子曾把宰相职位形容为一只腐臭的老鼠。释迦牟尼佛抛弃王位。脱掉纨素之服。换成棉布僧衣。舍弃金玉之宝。托钵四处化缘。我们不得不相信他们视功名富贵如尘土。把大千世界放在眼前用显微镜审视的空阔心境。

有人认为这种身心背离的现象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他们没有认清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求。不知道自己到底过怎样的生活。于是。只能漫地无目的的追求别人认为好的东西。追求不到时。总是觉得老天对待自己不公平。不满意。追求到看似很好的东西时。也未必感到幸福。因为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有一个故事:在一条河的两岸。此岸住着凡夫。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们看到僧人们每天诵经撞钟。无烦无恼。十分羡慕;僧人们看到凡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无虑。也十分向往。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终于有一天。凡夫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的日子。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们发现。原来僧人并不好当。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聊、无趣、无味。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的生活。成了凡夫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在这个故事里。僧人和凡夫们之所以见异思迁。是因为没有搞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所以他们老是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当他们找到看似很好的生活时。得到的却是更大的不满意。

有个寓言故事。一只公鸡在原野上寻找食物。它找到了一颗珍珠。却生气地说“我要这个硬邦邦。圆溜溜的东西有什么用啊。宁愿要一粒玉米”。是珍珠不好吗?不是!而是珍珠不是公鸡要的东西。

幸福的人生不在于追求什么。也不在于你采取怎样的方式。只需要亮 起一盏心灯。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知道自己真正的方向所在。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与真理。难遭难遇。人生中有太多的问题。唯有在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的故事

佛法中才能寻得究竟的答案。建立起对生命

多宝佛的佛教故事图片

的信心;有了信心。生命中的难题便

佛教武梁皇的故事

能迎刃而解。当找到了生命的活水源泉──这一念心。感恩。才不会是触境而生;而是自自然然地存在于一切的时

佛教阿罗汉故事

间、空间。无论处于顺、逆境中。始终都能不动不摇。这个世界才是最究竟的人生。需要每一个人投注善念、净念、正念来共创人间净土。即使无法马上做到圆满。也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善念开始;亮起一盏心灯。光明、积极、乐观的思想。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感恩心;也唯有在自己的佛性、觉性上去启发。这才是最究竟的人生。然后用佛陀的教义在日常生活中对照、检点自己的思想、言、行。这样来修习佛法。现生才有望到达极乐的彼岸。诚望大家共勉。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三集

请求;师兄给传播一下; 净土修行必读第三集书内容: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就在生活与工作

盲龟浮木佛教故事

中:多数博文带有《佛教小故事》,让更多的师兄们能够看到此书.功德无量.阿弥陀佛!!。下载:网址: http://shouningsi.fjsy.net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7/7357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亮起一盏心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亮起一盏心灯;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29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