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犍连」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目犍连」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
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名曰增长的大国王统率军队杀尽整个释迦族人,阿难尊者的妹妹夫妇亦未幸免,唯留两个孤儿流落于迦毗罗卫城的街头。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时,从舍卫城来的一位施主认出是自己朋
两个孤儿四处访寻,终于找到自己的舅舅阿难尊者。尊者问知来自迦毗罗卫城的外甥在父母被杀后四处流浪,因闻自己在舍卫城故特意前来投靠。阿难心里忧愁,诸比丘问道:“尊者为何心事重重?”尊者说:“我妹妹的两个孤儿特来投靠于我,但我是一个苦行僧,无有资生之源,他们又不能享用三宝财物。不抚养不行,若抚养又很困难,不知该怎么办。”诸比丘说:“尊者,好好地照顾他们吧。世尊讲过,如果对僧众做利益事,可以对其布施,因果上也应理。可以让两个孩子常为僧众洗钵、洗水果、供花等,做这样的事是可以开许的。”如此阿难尊者摄受了两个可怜的孤儿。【师言:像一般的小孩子或居士,若经常为僧众做事,僧众的财物同样可以享用。所以,本院每次供斋开许居士们享用,在此有教证的依据。以后供斋时,希望居士们尽量去挑水、扫地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因果方面比较如法。】平时比丘把剩下的一些饭菜布施给两个孤儿,但不足以充饥,后来阿难尊者把自己化缘所得之一钵饭食分一半给他们食用,自己仅食用半钵,日久尊者法体日趋衰弱,世尊得知后问余比丘其中缘故,诸比丘如实禀白事情原委。世尊问阿难:“你收养的两个孤儿是否要出家?”阿难白佛言:“世尊,两个孤儿要出家。”世尊说:“阿难,两个孩子若出家则可享用僧财,没出家前,为僧众做些供花果等事,也可以享用僧众的财产。”世尊开许后,他俩的生活得到改善。又过了一段时间,世尊问阿难:“你的两个外甥为何还未出家?”阿难说:“世尊,您早已规定未满十五岁不能出家,两个孩子现在未满十五,没能出家。”世尊又问:“两个孩子能否在僧众晒粮时驱赶乌鸦?如果能做驱乌之事则可出家。”“足以能做驱乌之事。”“若能驱乌,七岁则可出家。”世尊如此开许,他俩都出了家,生活也很好,但很懒惰,白天乐于嬉戏,晚上长时睡眠,一点不闻思修行。
目犍连见这两个孩子放逸睡眠度日,对阿难说:“两个孩子这样虚度光阴很可惜,应该严加管教。”阿难说:“两个孩子一点也
一日目犍连尊者带着两个孩子外出玩耍时,以神变幻现一个异常恐怖的地狱,并发出各种巨响。尊者故意问这两个孩子:“听!这是什么声音?”“我们也不知道,真令人
几日后目犍连尊者拟带两个孩子去外面花园游玩,两个孩子不敢去,尊者说:“今天我们不去地狱,到另一悦意之处游玩。”两个孩子跟着目犍连尊者出游到尊者幻化的美妙天堂,听到天子天女快乐度日的音乐和掌声时,目犍连尊者遣两个孩子去看究竟。他们看到很多全身以天界珠宝装饰的天子和天女在尽情享受,心生羡慕,后见有两个为很多天女围绕着演奏各种乐器、供养各种鲜花的狮子座,便问道:“为何这两个狮子座上没有天子?”众天女告曰:“现在人间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不精进闻思修行却享用僧众的财产,故会堕入地狱受苦报,又因他们害怕堕地狱而精进修行的功德于未来世会转生天界。两个狮子座是为他们准备的。”两个孩子闻此非常高兴,心想如果现在精进修行,以后还是可以转生天界。他们欢天喜地地跑回来将实情一一禀告尊者。尊者慈悲地说:“你们已经亲睹善恶趣的苦乐,一定要精进修行啊!”
此后两个孩子修持佛法特别精进,终于发现无论生于地狱、饿鬼、旁生、人、阿修罗或天人中,皆没有任何安乐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轮回犹如火宅,悉是痛苦本性,真正生起了出离心,【师言:对于出家人,出离心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刚出家时是否具有出离心有两个观点:一种说出家时必须要有出离心,否则是不得戒体的;另一种说法是,只要能够发起出离心,暂时有没有是无所谓的。但从《百业经》的内容来看,刚刚出家的时候不一定有很勇猛的出离心,但佛陀已经开许他们出家了。所以,在出家以后才生起出离心也可以得到戒体。】更加精进修持,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们的功德。得果后二人经常以神变到各处采集水果、鲜花等来供养僧众。僧众甚感稀有,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有年长比丘们见两个年仅七岁的小孩子皆已得到如是的功德和境界,而头发都已变三次的人却仍无甚证悟,若还不精进努力那真是很惭愧!【译者:这里“头发变了三次”大概是指人小的时候头发是红色的,青壮年时是黑色的,等到年迈的时候头发是白色的。】于是也开始精进努力,很多比丘都证得了罗汉果位。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两个孩子往昔以何业而今七岁便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佛告诸比丘:“这是他们前世的发愿力所致。【师言:从《百业经》的开头到结尾都说明了发愿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一定要发清净的善愿,切不要发下恶愿。】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迦叶佛率众比丘出游鹿野苑,在花园里嬉戏游玩的五百青年人远见如来出游盛况时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觉得如来出世的机会很难得而欲发心出家,但有人说现在风华正茂之时应尽情享乐,等到年老时再出家,【师言:如今社会上的人多数认为年青的时候舍不得出家,等我老了的时候再出家,或者等到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妥当再出家等等,这是完全不对的。要出家就应马上出家,不要左顾右盼犹豫不决,不要询问别人。】【译者:自从讲了《百业经》后,我们汉族弟子中已有一百多个人立即出家了,现在都精进修学成为真实的佛弟子。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觉得这个选择很不错,大家应随喜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8/78714.html
以上是关于「目犍连」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目犍连」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