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三、与乐 脱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三、与乐 脱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三、与乐 脱险
脱险
●贵州修文县白水洞。出产水银。有工人千余人。山岩下有居民数百户人家。洞前二里。有溪流。一天忽然来了一位美妇人。在溪流中沐浴。当地居民都从家中跑出去观看。众人刚靠近溪边。山岩突然轰然倒塌。房屋被埋。再看沐浴的美妇。竟已杳无踪影。才悟到是菩萨大士化身拯救众人。《异谈可信录》
●宋时。有人进山取铜矿。挖矿洞。深不可测。山将崩。忽然有一女人。提篮盛着金鱼一尾来卖。坑中人争相出来观看。山崩塌后。卖鱼的女人不知所踪。当地人才知是菩萨示现。《广信府志》
●晋时。山东东平人毕览。跟随慕容垂北征。兵败被俘。毕览单马逃窜。入山迷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半夜。见一僧人。穿着法服、持锡杖。告示路径。才得平安到家。《冥祥记》
●唐时。成珪跳水。遇到木头。得以脱难。后来。潜伏在芦苇荡中。江边猛兽往来。虽然都看见了他。但竟然不伤害他。《集异记》
●唐时。僧人道因。前往洛中。当时。法网严峻。僧人如果没有徒伴。不许游方。于是。道因虔诵观音圣号。忽有一位白头僧人。请他一起走。当到达铜街金地目的地时。白头僧人忽然不见了。《高僧传三集》
●元时。扬州人陈公。是淳皇后的父亲。宋末。陈跟从张世杰军队。崖山兵败后。栖身海岛。断了粮食。同伴准备去髑髅(音独楼。骷髅)山吃死马肉充饥续命。陈公梦见白衣人。劝诫他切勿去吃死马。还说:“夜里有船到。可搭载。”醒来后。他便不去吃马肉。到晚上。又梦见紫衣人叫他起来:“船到了。”陈公惊起。则已经在元帅某的船上了。大概是因陈公过去所事统领。投降于元将。因可怜他而搭载他吧。后来。陈公回到扬州。生下二女。其中的陈季。就是淳皇后。《明史稿·外戚传》
●婺(音务)州(今浙江金华)的陈彦山。梦到有人告诉他:“我是你的先祖。你将有粉身碎骨的大祸。应当赶紧持诵《观音救苦经》。并刊印行世。方可免劫难。”彦山第二天早晨就跪祷大士像前。专诵不懈。一天。坐家中。听到敲门声。非常急厉。急忙出去开门察看。忽然。大风拔起树木。树压屋塌。彦山得以免去灾厄。《感应记略》
●河西的吴士启。一生诵《观音经》。去世后。经书藏在楼上。家中孙辈登楼嬉戏。往往失足。但虽堕楼。却安然无恙。问小孩们原因。小孩说看见白衣老妇从空中抱住他们。才醒悟是菩萨救护。于是全家礼诵。至今书香不绝。《观音经近征》
●隋时。达摩笈多。路经沙漠。水草都没有。同伴相顾。性命难保。翻山找水。找不到。于是专念观音咒。夜雨忽然降下。身心充悦。《高僧传二集》
●宋时。僧人求那跋陀罗。渡海来中国。中途淡水已用尽。全船人忧惶。跋陀说:“我们可同心并力。念诵观世音菩萨。”便密诵咒。诚恳礼忏。不久。天上密云降雨。一船人得救。《高僧传初集》
●唐时。崔善冲在巂(音西)州(今昆明南)做官时。当地有人造反。崔善冲等二十余人。连夜奔逃。想投奔昆明。但天昏黑不识路。于是专诚念《心经》。不久。看见炬火在前。跟随它走。得以到达昆明。《报应记》
●晋时。李儒俊。镇守虎牢关。被魏军围困。夜晚。儒俊越城逃出。见魏军士兵纵横并卧。儒俊一心念观
●清时。钱塘的陶之楷。因遭难。但不忍离开先祖。于是躲藏在坟堂。他发愿持斋三年。每天念诵《普门品》。又念观音圣号。游兵搜寻。都不能找到他。
●晋时。比丘尼令宗。高平人。遇乱。被贼所驱赶。诵《普门品》。拔去眉毛。称有恶病在身。被放过。到冀州。又被贼逐。登上枯树。专诚念观音。追捕她的人只往前看。始终不抬头仰视。于是得以逃脱。《比丘尼传》
●晋时。僧人释开达。到甘肃一带采集甘草。被羌人抓住。关在栅栏中。先被关在栅栏中的。已有十余人。羌人日夜杀人烹煮。到仅剩开达一人。第二天将杀他
●裴安起。南下回家。到河边。贼骑追到。急忙念观音菩萨。忽见一头白狼。立即抱住。狼一跳。就过了河对岸。得以脱难。《观音玄义疏记》
●晋时。潘道秀。从军北征。战争失利。一心念观世音菩萨。梦中常常看见菩萨就在自己前后。后来南逃。迷失道路。在穷山中。空中忽然看见菩萨真容。就像当时流行的形像。指示他回家的路。道秀对菩萨作礼。就不见了。很快找到归路。回到家中。《冥祥记》
●刘宋时。邢怀明。跟从朱循北伐。被俘。趁机一起南逃。夜行昼伏。因怕追捕。派人前去侦查动静。几天后。人才回。那人惊说:“以前遥见火光很明亮。所以来投奔。为什么到了这里。却反而变暗了?”原来。怀明经常顶戴《观音经》。念诵不停。众人都信这本经书的神力。于是得以脱身。《法苑珠林》
●明时。沈文崧(音松)。曾任山东沾化县宰。有同时做官的某人。父母年老、没有儿子。即将奉命差往西藏。沈文崧慨然代替他前往西藏。跋涉险阻。三年才归来。听说此事的人。都赞叹文崧高义。他的随仆夏祥。最为忠厚。一天大雾。走到陡坡。下有深涧万丈。两位仆从落下深涧。沈文崧马足也被陷。忽然。仰见云雾中观音大士手持青莲。为沈指路。很快就到达平地。文崧哀痛丧失了二位仆从。天将黑时。忽然听到人语声。急忙呼喊。原来是夏
●玄奘(音藏)。行走在八百余里流沙(沙漠)中。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妖魅举火。灿若繁星。都无所惧。但断水五天。濒临死亡。不能行走。卧在沙中。默念观音。祝愿祈祷:“玄奘此行。专为无上道心正法而来。菩萨慈念众生。救苦为务。怎不知我苦恼呢?”夜半。忽然有凉风吹身。冷快如浇寒水。使玄奘能睁开眼睛。马也能起来行走。进发。马忽然跑上岔路。人控制不住。很快看见青草数亩。又有一个水池。水甘洌澄澈。下马饮水。身命重得保全。心想这个地方。应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菩萨慈悲示现的。《唐三藏传》
●唐时。宋衎(音坎)。搭乘他人船只。到浙江三门。遇风。船翻落水。摸到一束竹篙。得以登岸。到一卖茶老妇的茅舍投宿。晒篙时。发现篙中藏有《金刚经》。老妇说:“你妻子从你出门后。礼经诚切。所以能救你。”回家后问妻子。果然是妻礼诵的经书。于是。他包了茶叶、绢布作礼物。去酬谢河滨的老妇。到那里一看。根本就没有茅舍。当地人说:“这里水无涯际。哪里有茶庵?”他才想到老妇是菩萨化身。《报应记》
●隋时。那连提梨耶舍(即高僧“尊称大师”)。途中遇到山贼。专念观音咒。山贼竟然对面也看不见他。后来。在翻译佛经的空闲。经常讲说神咒。功德最多。《高僧传二集》
●唐时。僧人智显。途中遇到突厥人。十多人都被抓去。智显却隐身不现。突厥人看不见他。有人问他。他说:“我念观音菩萨。不会遇到贼。”《高僧传二集》
●晋时。僧人释法智。出家前。曾因持菩萨圣号。免遭火灾。不久参加军队。又陷敌军包围。他隐身在沟边荆棘丛中。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隔沟人远远呼唤后面的军人。指令要杀他。敌军搜索却无所见。于是得以免难。后出家为僧。《冥祥记》
●
●刘宋时。僧人道冏。进霍山采钟乳石。进入洞穴数里之深。跨木渡水。三人被淹死。火炬也没有了。道冏过去一直念诵《妙法莲华经》。便只有依靠此经。心中又观想观音菩萨。一会儿。见一光亮。像萤火虫。他跟着走。便得以走出洞穴。后来。又与同学四人踏冰渡河。冰面破陷。三人淹死。道冏在冰面下。归诚念观音菩萨。觉得脚下好像有东西支撑。又看见光明在前。跟随光明。得到岸边。《高僧传初集》
●明示。福建人雷法振。以烧炭为业。家里有一段鸭栏木。纹理精细。他想雕刻成观音菩萨像。但未能实施。一天。他进山烧炭。榛莽丛中。突有一头老虎出来攻击他。忽然。一位风姿绰约的妇人。对老虎呵叱。老虎慑伏。对妇人叩头退走。法振拜问妇人姓名。妇人说:“我是你家鸭栏木。”说完就不见了。法振感悟是菩萨救他。选择吉日。雕刻圣像。终身持斋顶礼。《南海慈航》
●徐义。是苻秦(后秦)的尚书官。后来被慕容永抓获。念观音菩萨得以脱难。夜里逃出。隐藏在丛草中。追骑火炬。星星点点。竟然没有人能看见他。《冥祥记》
●河南荥阳的毛德祖。偷逃投奔江南。遭遇敌骑追到。德祖伏在路边的蓬蒿中。半身露在外面。心想必死。一心念观音菩萨。不久。天上云起。下起雨来。德祖得免于难。《辨正论》
●僧人释超达。博学多识。元魏时。朝廷禁止图谶(音趁)。有人诬告超达。超达被收进监狱。车轮套在颈上。超达专念观音菩萨。夜里忽不见了车轮。守卫都睡了。因而逃出。双脚因长时间被困。行走困难。天亮时。追骑四出。超达伏在草中。追骑把草都践踏烂了。始终没有看见超达。超达偷偷察看。看见追兵脸上竟然都蒙着牛皮。把眼睛遮住了。他因而得以逃脱。《高僧传初集》
●唐时。徐善才。被杀而复生。并得到羊裘、桃枣。免受饥渴。走了五十里路。停下稍息。跏趺诵念菩萨。不觉坐着睡着了。半夜四更。忽然醒来。一头大青狼在面前蹲着。用嘴巴顶善才的鼻子。善才一看。又闭目祈请:“如果大青狼是我的仇家。就吃掉我以偿还宿殃;若是大士显灵。祈愿救弟子得平安。”念完。睁开眼睛。已不见狼踪。《法苑珠林》
●刘宋时。车子(人名)遭遇庐陵王“青泥之难”。陷身贼营。母亲在家中的佛像前。点燃七灯。精诚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愿儿子归来。一年多以后。车子夜晚奔逃。迷失方向。经常看见火光七段在前方远处。怀疑是村落。便望火而走。终不能到达。这样连续七个晚上。不觉竟到了家里。看见母亲还伏在佛前请愿。七灯交辉。《宣验记》
●贵州修文县山岩崩塌时。有一位赵二。身陷崩岩之中。所幸正在空隙处。得以不死。过了三年。有人到塌陷处采药。听到石隙中有呼救声。于是协力救出。赵二自述:“山崩时。不省人事。后来苏醒。见四围都是石头。没法出去。而且饥饿难受。突然有只白鼠。伏在身旁。长一尺余。目光如电。照见石上有字。仔细一看。是《观音经》。白鼠舐字。作吞咽状。我也跟着仿效它舐字。饥饿顿时减轻。后来。每舐一字。就可果腹多日。至今。经上的字。舐咽将完。只剩余数行了。”众人看石头上。根本没有字。也没有什么白鼠。送赵二回到家里。取出原来所诵的《观音经》打开一看。经书仅存最后数行字。就像他自己在石罅中所看见的经文。《异谈可信录》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8/79513.html
以上是关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三、与乐 脱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三、与乐 脱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