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婆罗门寻子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婆罗门」婆罗门寻子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婆罗门寻子记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年迈得子。对于这位独生子。婆罗门甚是爱怜。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心希望聪慧的儿子继承家业。光宗耀祖。可惜好景不常。这孩子在七岁时因病骤逝。老婆罗门伤心欲绝。连续数日都伏在孩子的尸身上痛哭。最后因难以承受而晕厥。当苏醒时。亲友们都劝他要将独子安葬。但老婆罗门万般不舍。亲友们只好不顾他的阻止。合力将往生的独子埋于城外。
昼夜思念爱子的婆罗门。一日突然心生一计,‘我这样哭泣流泪也无法唤回孩子的生命呀!不如趁现在前往阎罗王所。向阎罗王乞回儿子的性命吧!’心意已决的婆罗门不顾亲人的劝阻。斋戒沐浴后就动身前往狱所。
婆罗门一路上马不停蹄。拚命赶路。逢人便问如何才能到达狱所。行经数千里路之后。来到一座深山中。好不容易遇到一群梵志。婆罗门赶忙趋前问道:‘各位耆德啊!您们可知如何到达狱所吗?我的儿子聪明伶俐。不幸却在几天前被病魔夺走了生命。我希望能赶到阎王所。向阎王乞回儿命。’梵志们听到他的要求。悲愍地回答:‘大德呀!阎王狱所不是活着的人所能到达的地方。不过。如果您
历经千辛万苦后。老婆罗门终于如愿抵达目的地。阎王被老婆罗门的诚心所感动。便要守门人带婆罗门入城。一见到阎王。婆罗门立即跪下。叩头如捣。涕泪悲泣地哀求阎王:‘阎王!我年迈得子。本来希望此孩儿能继承家业。无奈他才年满七岁便因病往生。恳求大王。发慈悲心。把儿子还给我吧!’阎王听了婆罗门的要求。含笑指着东边说:‘你的儿子现在在东园玩耍。如果他愿意。你就可以带他回去!’婆罗门听后欣喜至极。立刻直朝东园奔去。
东园里花果茂盛。流泉潺潺。孩童的嬉笑声此起彼落。婆罗门抵达东园。一眼就看见
满怀悲痛的老婆罗门。心想:曾听人说佛陀有大智慧。无事不知晓。相信他必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于是他继续动身前往舍卫城的祇园精舍。到了精舍。婆罗门恭敬地顶礼佛陀后问说:‘世尊!我在阎王的狱所见到我已死去的儿子。我原本满心欢喜地希望带孩子回家。没想到儿子恩断义绝。非但说他自己只是寄住我家。还诃斥我为愚痴老翁。佛陀啊!究竟是什么原因。竟使我儿子不顾父子之情呢?’
佛陀听完老婆罗门的陈述后。开示道:‘你真的是愚迷无知啊!一个人来到世上。只是暂时的因缘聚合。故有夫妻、父子之名。这样的关系就如同寄居一处的旅人们般。不久便会离散。展开各自的旅程。众生因为迷惑。将非我当做我。将非我拥有。妄认为我所拥有。因而沉沦于永无止尽的生死轮回当中。始终无法认清真实的自己!而有智慧的人能够灭除恩爱的欲求。精进修行。达到生死永脱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自在。’婆罗门听了佛陀的开示。顿时心开意解。即请求佛陀允许他出家修行。佛陀慈悲答应。才说完‘善来比丘’。婆罗门的须发立刻自然落下。身上的衣服也化成袈裟。成为一位威仪具足的比丘。这位比丘专注思惟佛陀的开示。不一会儿即断除所有烦恼。成就阿罗汉的果位。
省思
一般人认为深情历久不渝。然而到了生死交关之时。却又只能各自高飞。不明白真理的人在当中沉陷、无奈、伤感。为情所缚。无法自拔。但明白真理的人就能透达幻灭的真相。‘如人随路行。中道暂相逢。须臾各分析。乖理本自然。合会暂成亲。随缘理自分。深达亲假合。不应生忧悲。’了知无常。则能舍去对情爱的贪着。时时刻刻善护念自己的本心本性。最终必能得到究竟解脱的安乐。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8/80666.html
以上是关于「婆罗门」婆罗门寻子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婆罗门」婆罗门寻子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