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因梦而建的白马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白马寺」因梦而建的白马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因梦而建的白马寺
传说。东汉水平七年的一天夜晚。正在洛阳皇城南宫里熟睡的汉明帝刘庄。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一个身高一丈六尺的金色巨人。披着日月光辉。在他的宫殿上空环绕飞行。刘庄一下子吓醒了。他非常迷信鬼神。不知这梦是凶是吉。于是便召集群臣问梦。大臣们听了刘庄的叙述。个个哑口无言。答对不上。这时候。有个
傅毅说。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神州山川震动。江河泛滥。当天夜里。西方的天空上又出现了五彩云霓。昭王见了十分惊慌。以为是天降灾难。可是。太史苏由却从容不迫地说:“这种迹像。都是西方诞生大圣人的征兆。据臣占卜。这位大圣所倡导的佛教。要过一千年之后。方能传入我国。”屈指算来。如今离那时不多不少恰恰一千年了。陛下昨夜梦中所见的“金人”。应是当年西方天竺国(即古印度)的得道者。号曰“佛——此梦正是佛法东传我国的先兆!
听了傅毅这番高谈阔论。汉明帝不仅深信不疑。事后。还特地派遣郎中蔡愔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十二人。前往西方寻求佛法。
蔡愔、秦景一行拜别刘庄。离开洛阳。踏上了西行的漫长道路。他们一路上穿过一望无际的沙漠。踏越荒无人烟的戈壁。餐风饮露。艰难跋涉。一年后。终于来到了大月氏国(今中亚阿富汗一带)。这里佛寺林立。宝塔到处可见。佛教早已广泛传播。于是。他们便停止西进。开始在那里搜集佛教经籍和佛的画像。在大月氏逗留期间。他们又结识了两位正在当地传道的天竺僧人:竺法兰和摄摩腾。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之后。蔡愔等人就邀请两
永平九年。蔡惰、秦景一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回到了京城洛阳。汉明帝刘庄十分高兴。在南宫殿堂接见了两位天竺僧人。并向他们询问了佛法要旨以及流传情况。接见以后。又特意将他们安排在鸿胪寺(当时的外交官署)住。专门从事梵文佛经的翻译工作。
第二年。刘庄又根据他们二人的建议。在洛阳雍门(洛阳西门有三。中为雍门)外三里。御道北面。按照古天竺的建筑样式。起造僧院。两年后。僧院建成。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从那时起。原来用作官署之称的“寺”(如鸿胪寺、大理寺等)。也就开始成为一般僧院的泛称了。
蔡惜等人取回的佛经。名叫《四十二章经》。也就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的第一部经卷。刘庄十分珍惜这些经卷。把它们存放在兰台石室(犹如现在的国家图书馆、档案馆)中。带回来的那些佛像。刘庄又拿去张挂在显节陵(为刘庄生前建成的寿陵)中的殿堂上。
竺法兰和摄摩腾搬进了白马寺的清凉台上。常年在那里翻译佛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现在。白马寺山门里边的东西两侧。有两座馒头般的青冢。就是两位天竺僧人长眠的地方。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8/81861.html
以上是关于「白马寺」因梦而建的白马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白马寺」因梦而建的白马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