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历史」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
美国学者房龙。专门写过一本《宽容》。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读了几篇文章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
韩信为平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齐王。衣锦还乡时。并未忘记当年那个逼他钻裤裆的人。但并没有要对方的脑袋。而是任他作尉官。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他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平民。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了出来。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等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
人与人相处。难免发生种种摩擦。甚至剧烈的冲突。世间欺软怕硬、畏强凌弱者多矣。无权无势者。往往容易遭到此类势利小人的无端侮辱。原来位尊权重而后失势之人。难免“虎落平阳被犬欺”。即使是有权有势之人。也可能会遭到位卑于己者有意无意的顶撞冒犯。处于弱势者。受辱无力反击。忍气吞声。大多是出于无奈。或是像韩信那样出于长远的考虑。谈不上什么宽容。有些受辱者的命运。后来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反过来处于强势。有了报复的能力。甚至可以置其人于死地。手握权力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冒犯自己的人进行报复……从他们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还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宽容大度。不但利人。而且利己。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好事。若利用权力。对冒犯自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8/82684.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