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童女」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慈童女缘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30 02:1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童女」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慈童女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童女」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慈童女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慈童女缘

(杂宝藏经卷第一)慈童女缘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

佛教讲述中国文明的故事

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获罪无量。诸位比丘说:世尊啊。这罪福报应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位长者的孩子叫慈童女。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钱财也花费尽了。于是他出卖劳力打柴为生。一天得到两个钱。全部交给母亲。后来赚的多了点。每天得到四钱。也同样供养母亲。这样又渐渐增长。每天得到八钱。供养母亲。这样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情。远近都来买柴。获利转多。每天得到十六钱。都供养给母亲。大家见到他聪明又有福德。就劝他说:你父亲在的时候常入海采集宝藏。你为什么不也入海寻宝呢?慈童女听后就问母亲。我父亲在的时候常做什么行业呢?母亲告诉他:你父亲在的时候。经常入海寻宝。慈童女向母亲说;我的父亲能够入海寻宝。那我为什么不能入海寻宝呢?母亲当然不愿这个孝顺仁慈的孩子离去。但是却开玩笑说:你也可以去。得到母亲的允诺。慈童女便打定主意。寻找旅伴。郑重向母亲告辞。母亲说道: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除非我死了。怎么能放你走呢?慈童女回答说:如果当初您不允许的话。我自然不敢打这个主意。但是母亲已经准许了我。为什么又阻拦呢?当然要立信而行。不可能再留在这里。母亲见到孩子意志坚决。于是抱住他的脚痛哭。说道:你除非等到我死了。怎么能现在离去呢?但是慈童女掰开母亲的手。拔出脚。扯断了母亲数十根头发。母亲害怕孩子获不孝之报。于是放他离去。同商贾伙伴。入海寻宝。寻到宝岛。取得宝物。与同伴返回。返回的道路有两种。一是水道。二是陆路。众人都说从陆路走。当时的国家法度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有盗贼来抢劫。抓获商主。那么商人的货物都归盗贼。如果没有抓住商主。那么商主索要时要把财物归还。所以慈

佛教故事修罗

童女总是和同伴分开宿营。其它商人起的早。会提醒叫他。一次夜间大风。商人早起。忘了叫他。这样慈童女就丢失了同伴。也不认识路。见到有一座山。于是遍登至山顶。远远看到有一座琉璃色的城池。因为饥渴困乏。于是慈童女快速向城中进发。这时城中有四名玉女。手中持如意宝珠。歌舞弹唱。前来迎接。留慈童女在城中生活。经过四万岁。享受无尽快乐。后来自然生出厌离心。便想离去。诸名玉女都说道:阎浮提人。反复无常。和我们共同生活了四万岁。却说走就走。慈童女不理会她们的言语。前行见到一座玻璃城。有八名玉女前来迎接。与其在城中欢愉度日。过了八万岁。慈童女再次厌离舍去。这一次又到了一座白银城。有十六名玉女。持如意珠。前来迎接。十六万岁。享受快乐。之后慈童女又弃之离去。到达黄金城。与三十二名玉女快乐享受了三十二万

佛教故事三味水忏

岁。再次想要离去。诸玉女对他说:你从前所住都是很好的处所。但是从此出去。便没有好的住处了。慈童女听了这话认为是诸女想挽留他。故此找这样的借口。如果继续前行一定有更好的地方。于是离开黄金城。远远的看到一座铁城。心中不觉奇怪。于是想。外面虽然是铁。里面想必极好。继续前进。也没有玉女来迎。又想:看来此

佛教故事安心

城中一定十分快乐。所以没有空来欢迎我。于是前行。进入铁城。城门有一个头戴火轮的人。把此火轮放到慈童女的头上。便自己出去了。慈童女问旁边的狱卒说:我头顶的火轮什么时候可以摘下来呢?回答他说:世间有人。造作同你一样的罪福。。入海采宝。经历各城。时间也一样。然后才能代替你。这个铁轮始终不会坠落到地上。慈童女说:我做了什么福。造了什么罪?回答说:你在阎浮提以两钱供养母亲。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四名玉女。四万岁中享受快乐。因为四钱供母。所以得玻璃城。八如意珠。八名玉女。八万岁中享受快乐。如此类推。得福增倍。但是因为你不顺母意。扯断母发。所以得到铁轮的果报。必定有人代替你。才可以解脱此苦。慈童女又问:这狱中有和我这样受罪苦报的吗?狱卒回答:有啊。数不清呢。听了这话。慈童女暗自思忖:我决对不能免除此苦报。愿一切应当受苦者的罪报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令我代受吧。刚有此念。铁轮坠地。慈童女问狱卒:你不是说此轮不会坠地。现在怎么落到地上了呢?狱卒十分生气。以铁叉重击慈童女头。把他打死了。命终后慈童女生都率陀天。其实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比丘们当知。如果对于父母做了少许不善。一定得大苦报。能少作供养。获福无量。我们

佛教经典故事大全大慈大悲

应当尽心奉养父母。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95553.html

以上是关于「童女」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慈童女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童女」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慈童女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97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