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秀才」“呆子”中秀才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30 01:2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秀才」“呆子”中秀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秀才」“呆子”中秀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呆子”中秀才

“呆子”中秀才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平时没有什么故事书、小说之类的东西可供消遣。茶余饭后就常听老人讲故事。祖父在年幼时上过两年私塾。后因生活所迫参加农业劳动。学业中断了。纵然如此。在当时的乡下人看来却已是很了不起了。因为若非家中稍有余资。子弟绝无入学识字的机会。祖父有机会识得些许文字。加之记忆力又很好。生活经历又较一般人丰富曲折。所以很会讲故事。我在童年时就常听他讲故事。好多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经很模糊了。但其中一节关于“呆子中秀才“的故事却印象颇深。今天特意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则故事发生在前清时期。主人公是距我们村东八里的王汉庄人氏。其姓名已不可考。我们且称他为“呆子”。此人生性愚鲁。但因家境殷实且为独子。父母溺爱有加。年纪虽已经很长了。并没有像平常农家子弟那样从事农业劳动。而是仍混迹于私塾坊中。与年纪小自己很多的小学童整天嬉戏玩耍。至于学业却是糟糕得一塌糊涂。先生为此深感不安。多次致意其家人与其空耗钱粮。不如令其归家习一技之长。以便作将来安身立命之资。其父不以为意。先生只好作罢。任其在塾中厮混。 某年。阳高县中令治下学童应秀才试。先生嘱诸学童回家告与父母。若家中财力允许将于某月某日赴阳高县城考试。呆子见先生不嘱自己一言。急问先生: “老师。前几番考试您老说我学业不成不能应考。现在我已读了这许多时的书。本次秀才总能稳稳到手。先生为何不将我带去。让我也显显手段。中个秀才回来。从今后也好让父母在众乡邻面前扬眉吐气地做人。” 先生略一思忖。道:“你既有此一说。我也就不再瞒你。你的才资不足以承圣人之言。在塾中厮混至今日全赖父母之赐。不如就此辍学回家。学一技之长。将来也好奉养父母。” 愚生听先生此言。又思及平日里众学童、乡邻的戏弄。反道越要下定决心去考个秀才。先生此番若再不带我去。我就回家禀明父母一个人去。于是拿定主意回到家中向父母言明。却不料父母也不许去。呆子见此情景不觉呆性大发。在家中厮闹不休。父母对此愚儿溺爱有加。岂忍心让他这样的作践自己。于是就打点行装。多给盘缠。千叮咛万嘱咐。无论中与不中都要早日归家。 此时先生与塾中众学童早已上路。呆子于是一人在后急追。一路行来却未见众人的影子。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呆子错过了宿头心中不觉慌乱。因为那时入夜常有凶猛野兽出没。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又往前赶了一阵。隐隐看见前方灯火隐现。走近才发现是十余人家的一个小村庄。乡民

佛教故事龙女转男身

大多已睡下。只有一户人家点着灯火。于是呆子壮着胆子去敲门。敲了许久主人才出来开门。呆子上前说道: “大哥啊。我是川下王汉庄的学童。今天去阳高城考试。第一次出门不懂打尖住店的事情。能否在你家里借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决不给你多添麻烦。” 那开门的汉子踌躇了好一阵子。说了些家中有大事不便留客的话。呆子一再央求。只住一晚决不添任何麻烦。请大哥行个方便。汉子过意不去。嘱咐他只可住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向人说起。呆子于是欢天喜地地进了屋。打开行李就睡下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外边有扣门声。说话声。女子、小儿的啜泣、讨价还价声。心中虽好奇。但主人嘱咐却也不敢违拗。只好闭眼假寐。 只听得有人说“三更半夜”“怎么办”“哪里找”之类的话。过不多时。声音小了许多。过了一会儿。听到有脚步声在他的卧室门口停了下来。似乎是踌躇了一番。“当当当”的响起了敲门声: “赶考的先生。打扰了!请起来说话!”呆子听得东家的声音。不敢怠慢。连忙答道: “主人莫急。说话就起来。请稍等!”虽满腹狐疑。却不敢出言相问。不一会儿。收拾停当。开门请主人进屋。 “先生打扰了。”主人说。“我有一事相求。望先生相助!” “好说。好说。但说无妨。” “深更半夜打扰先生。请先生多多包涵。先生且随我来!” 呆子随着主人来到堂屋。却见有许多人:正中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围坐了三五个男子。此刻目光都齐刷刷的射向了他;门口一位满面戚容的青年妇人与几个孩子偎在一起。并没有抬头;男主人到了这里只是靠墙角蹲了下去。把玩着旱烟斗闷不作声。呆子见这阵势也不敢随便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八仙桌上一个中人模样的人说道:“先生来了。我们就立约吧!先生请来这里坐!”说话间。众人为呆子挪出了一个好位子。呆子稀里胡涂坐在位子上。也不知立什么约。众人这时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有人把一支秃头毛笔塞到他手里。 这时中人又转向主人。道:“某某。你可想好了吗?今日一旦约成。你的老婆孩子从此就再也不随你姓了!” 听到此处。呆子方知是写卖妻儿的契约。心中大惊!心中暗暗忖道:“破人夫妻。拆散骨肉是大损阴德的事情。我一个清白人岂可助纣为虐。写这等肮脏契子!”可转念以一想:“若不写这一纸契约。主人定不依我。到时要赶我出去。这黑天半夜、野兽出没。我到哪里安身。” 呆子这里正胡思乱想。那厢主人家却说道:“只管让先生写来。我甘心将妻子、儿女折与某人抵赌债……”言下却已是呜呜咽咽。言语不成样子了。那边的妻儿早已抱作一团。嚎啕不已。这时灯火黯然。悲声一片。睹之者无不悲伤垂泪。 呆子这里又想:“真是太可怜了!主家好赌破家虽然可恨。可这索债的人也太可恨。将他妻儿这样生生夺去。心肠也太狠毒了些!我不如问问他。欠下多少赌债。” “大家不要着急。此事需慎重。我且问问各位。主家欠钱几许?” 其中一人答银钱多少多少。 呆子又问道:“若主家将这许多银两填还。是不是妻儿可保齐全。” “那是自然!这天下有欠债还钱的道理。如今他拿不出钱来才将妻儿来抵债。若是能将银钱拿来。我等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只是怕他今日拿不出钱来。妻儿只能随我等去了。” “我看今日之事不至于如此。诸位请稍候。” 只见呆子折回卧房。将一个包袱拿来。自顾自的打开。只因他

佛教佛菩萨成道故事

心思简单。见事情不堪。只想着帮人家保全妻儿。将父母交代的财不可露白的嘱咐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从中取出银两。交与索债之人。债主见此光景。也不好再相逼迫。与中人悻悻而去。 主人一家得此意外周济。自是千恩成谢。呆子

老梁讲说佛教故事

在钱

佛教故事传说中的仙女

财上从不在意。平空折去这许多钱财也不民为意。只是觉得一路辛劳。又折腾这半宿。困倦难当。也不懂得与人客套。回到卧房倒头便睡。 睡去不知多久。在迷蒙间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推门进来。呆子忙起身让坐。老者自叙是此家翁。特来谢先生今日义举。全我家儿孙之德。又说已身曾于何年何月中秀才。当时试卷尚在。请先生斧正。说完将一篇麻纸书就的文章放于呆子的枕侧。倏然不见了。呆子不觉一惊。睁开眼睛四外看去。才知道是一场梦。这时天已蒙蒙亮了。呆子惦记老者放在枕边的那

佛教故事佛说一切皆是因果

张卷子。扭头去找时哪里有卷子的影子。心中不免有些难过。暗道自己想秀才的功名快入魔怔了。又想到自己平时在书坊之中种种境况。想来这秀才恐是无望了。 正胡思乱想。却听得头顶上的天棚哗啦啦一阵乱想。似有耗子在上边作祟。掉下些许尘土在头脸了。呆子暗叫“倒霉”。还没等他爬起来拂去。一件更大的什物忽忽悠悠地从天棚上掉了下来。落在他的枕边。原来是天棚年久失修。不知是何时糊上去补窟窿的一张麻纸脱落了下来。呆子拿起来准备随手丢掉。猛然发现上边写满了蝇头小楷。不觉多看了几眼。呆子虽然平时呆头呆脑。可在塾中日久。还是识得不少字。赫然发现这是一张秀才考试的卷子。虽然年深日久污秽不堪。呆子却象发现了宝贝一样高兴。又想起梦中老者叮嘱当“牢牢记在心间”的话。越发宝贝地不得了。于是仔细在身边藏好。准备记熟了去应考。 不多时天色大亮。呆子起来洗漱完毕。主人一家早就预备下了可口早饭。呆子昨日赶路辛苦。加之半宿忙乱。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肚了。也不和主人家客气端起饭碗吃了个肚子溜圆。用罢早饭。和主人闲聊。问起家里老人时却说已过世多年。生前是个秀才。在乡里很受众人拥戴。呆子心里越发的惊异。 饭后不顾主人一家殷情挽留。执意去阳高城寻找众师友。盘旋了几日。到了考期进场应考。发现正是当日从天棚落下的题目。呆子早已记得烂熟。下笔如有神助。到了发榜之日。同去的一干人众。偏偏只有呆子一人考中。众人都沉诧异。呆子才同众人说起当日之事。 呆子因有全人夫妻、儿女。延其子嗣的功德。以下下之质得中秀才。不能不说是上天福善祸淫的具体体现。我们现代人自认为比古人聪明。如果学一学呆子的“呆气”。没准也会时来运转。得到从天上掉下的一个大馅饼。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96747.html

以上是关于「秀才」“呆子”中秀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秀才」“呆子”中秀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94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